夜色渐深,药圃里的虫鸣此起彼伏,像在唱一首春夜的歌谣。林辰站在窗前,看着暖棚里透出的灯光,那里的新苗在静静生长,盐坊的蒸汽炉还在工作,发出轻微的嗡鸣。他知道,惊蛰的雷声不仅叫醒了虫子,也叫醒了万物生长的热情——就像这雨后的新苗,这忙碌的盐坊,这往来的订单,还有每个人心里的期盼,都在诉说着: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只要肯付出,就有收获;日子是向前的,只要肯琢磨,就有奔头。
窗外的月光洒下来,给药圃镀上了层银辉,新苗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摇晃,像在跳一支生长的舞。
春分这天,白天和黑夜一般长,太阳不偏不倚地挂在天上,把药圃照得亮亮堂堂。新抽的紫苏叶绿得发亮,紫茎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一串串紫玛瑙;五指毛桃的叶片舒展开来,五瓣分开,真像人的手指,毛茸茸的,摸上去有点扎手。林辰坐在药铺的竹椅上,手里捧着杯新沏的龙井,茶烟袅袅,混着药香,让人心里熨帖。
“林先生,苏州府的‘惊蛰面脂’卖断货了!”阿芷举着封信跑进来,信纸都被她捏皱了,脸上却笑开了花,“晚晴师傅说,那些小姐们为了抢最后几盒,差点在铺子里吵起来,还说要预订‘春分面脂’,指定要用咱们新收的薄荷和金银花。”
“这可真是好事,”林辰接过信,晚晴的字迹里都透着高兴,说要派阿莲再来一趟,专门学做薄荷膏的法子,“让青禾准备准备,把薄荷蒸馏取露的法子教给她,这手艺藏不住,也不用藏。”
青禾正在厨房做新的面脂,瓷碗里的膏体白白嫩嫩,散发着淡淡的金银花香气。“我早就备好料了,”她笑着说,“薄荷刚收了一茬,蒸馏出的露水晶莹剔透,用来做面脂,清凉解暑,夏天用正好。”她给阿芷和阿芸各抹了点在手背,“你们试试,滑溜溜的,比城里的香膏滋润多了。”
阿芸抬手闻了闻,香气清清爽爽,眼睛一亮:“我要学这个!回去教给苏州府的伙计们,让他们也能做,省得总麻烦咱们寄。”
盐坊的太阳能加热池做好了,黑铁皮的池子架在高高的木架上,在正午的太阳下晒得发烫,卤水在里面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赵平拿着温度计,大声报着数:“四十五度!比炭火加热差不了多少!”他朝阿木竖起大拇指,“你这黑铁皮选得好,吸热快,省老鼻子炭火了!”
阿木叉着腰,得意地晃着脑袋:“那是,我特意选了最厚的铁皮,还刷了层黑油漆,就是为了吸热。王师傅要是看到这个,保准又要夸咱们会琢磨。”他指着结晶池里渐渐凝结的盐粒,“这太阳晒出来的盐,带着点甜味,比蒸汽炉煮的还鲜。”
柳轻烟带着孩子们在药圃里种新的薄荷,孩子们手里拿着小铲子,挖着小小的坑,把薄荷苗放进去,再填上土,动作笨拙却认真。“春分种薄荷,夏至能采收,”柳轻烟给孩子们示范着浇水,“水要浇在根上,别浇在叶子上,不然容易烂。”
红丫种得最用心,她的薄荷苗是特意选的最壮的一株,浇完水还在旁边插了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香香”,歪歪扭扭的字,透着股认真劲儿:“我要让‘香香’长得高高的,秋天收了叶子,给张婆婆做薄荷枕,让她睡得香。”
苏文轩和老药农在品新茶,龙井的清香混着药圃的气息,格外提神。“这茶配咱们的紫苏糕正好,”苏文轩拿起块糕,放在嘴里慢慢嚼着,“清甘解腻,是春日里最好的搭配。”他翻看着《炮制要诀》,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这薄荷的炮制法,阴干比晒干好,能保留更多挥发油,药效更足。”
老药农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们这儿的法子精细,不像咱们北方,晒干了就行。回去我也学着阴干,让咱们的薄荷药效再提一提。”
傍晚时分,阿莲带着苏州府的伙计来了,还带来了新做的“桃花酥”,用桃花和面粉做的,酥得掉渣,甜中带着点花香。“晚晴师傅说,这是谢礼,”阿莲把点心分给众人,“感谢林先生和青禾姐一直惦记着苏州府的生意,还特意让我学薄荷膏的做法。”
青禾拉着阿莲进了厨房,手把手地教她蒸馏薄荷露:“先把薄荷叶洗干净,沥干水,放进蒸馏器里,加水没过叶子,大火烧开,再小火蒸馏,出来的露水就是精华……”阿莲听得认真,手里的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连蒸馏的火候都标得清清楚楚。
林辰和赵平在查看新订的药材订单,杭州府的吴掌柜要了一千斤白术,说是要做“白术丸”,给城里的大户人家调理身体;高邮湖的王师傅则要了些紫苏籽,说要试着榨油,给盐坊的工人做护腰膏。“这订单越来越多了,”赵平摸着后脑勺笑,“看来咱们的药材名气越来越大了。”
“名气大了,更要把好关,”林辰指着库房里的药材,“每一批都要仔细挑,不能有一点坏的,砸了招牌可就麻烦了。”
晚饭时,药铺里的灯亮得像白天,餐桌上摆满了南北的吃食,有苏州的桃花酥,北方的黄芪炖鸡,还有本地的紫苏叶包饭。阿莲说起苏州府的趣事,说药妆铺的伙计们为了学做面脂,夜里还在偷偷练习;老药农则讲着北方的春耕,说地里的麦子已经齐腰高,就等着灌浆。
窗外的月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带着股温柔的暖意。林辰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明白,春分的意义不只是昼夜均分,更是南北交融、情谊相通的时刻——就像这桌上的吃食,这往来的订单,这互相学习的技艺,都在诉说着:好东西要分享,好法子要流传,日子才能像这春分的阳光,不偏不倚,温暖明亮,在岁月里慢慢铺展,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