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丫剥开糖纸,含在嘴里,甜得眯起眼睛:“谢谢林先生!柳老师说,等雪下大了,就带我们去药圃看哪些草药冬天也常绿,说那是‘岁寒三友’之外的‘药中君子’。”
“是呢,”柳轻烟走过来,手里拿着件厚棉袄给红丫披上,“像艾叶、石菖蒲,冬天也绿油油的,能散寒祛湿。等雪积厚了,咱们就去观察。”她看向林辰,“我让孩子们画了‘冬日药草图’,等晾干了贴在学堂墙上,你帮着看看对不对?”
“好啊,”林辰点头,“晚点我去学堂看。”
赵平扛着袋盐回来,满头大汗:“盐铺的张掌柜说咱们要的粗盐到了,特意留了最干净的,腌菜腌肉都够了。”他把盐袋放在墙角,拍了拍手上的灰,“对了,王师傅的徒弟说想学熬皮冻,青禾姐要不要教教他们?”
“教啊,有啥不能教的,”青禾正把最后一块肉挂好,拍了拍手,“让他们过来吧,熬皮冻关键在火候,得小火慢熬,熬到筷子能挑起丝才行。”
王师傅的两个徒弟很快就来了,手里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青禾说的步骤:“猪皮要先焯水去毛,然后切细条,加水没过一指,放姜片和陈皮……”青禾一边说,一边往锅里扔猪皮,沸水咕嘟咕嘟响,泛起白沫。
苏文轩和王师傅坐在药铺里的火炉边,就着炭火烤栗子。栗子是前阵子收的,埋在沙子里存着,现在烤着吃,又面又甜。“明年的药材种子差不多都备齐了,”苏文轩剥着栗子壳,“就等开春育苗。我看你那暖棚弄得不错,到时候可以先试种一批南方的草药,看看成活率。”
王师傅点头,往炉子里添了块炭:“我打算回去后也弄个暖棚,不光种药,还能育苗。咱们这南北的法子换着用,肯定能成。”他拿起颗栗子扔给林辰,“你那‘三淋三晒’的制盐法,我让徒弟记了详细的笔记,回去就按这个改,保准比以前出盐多。”
林辰接住栗子,剥开来递了一半给旁边的红丫:“其实各地的法子都有长处,咱们互相学着,日子就能越过越顺。”
傍晚时,雪下大了,不再是细碎的雪粒,而是大片的雪花,飘飘扬扬的。屋檐下的腊肉、鸡鸭上落了层白,像盖了层薄棉絮。厨房里,皮冻已经熬好了,青禾把它倒进方盘里,等着凉了凝固。案板上摆着切好的腌菜,翠绿中带点紫(那是加了紫苏的缘故),看着就有胃口。
“开饭啦!”青禾擦着手喊。大家围坐在火炉边,中间摆着盆热腾腾的羊肉炖萝卜,旁边是刚炒的腌菜,还有碗凉拌的嫩豆腐。阿木舀了勺羊肉汤,吸溜着说:“这汤里加了当归和生姜,暖身得很,喝了晚上睡觉都不冷!”
红丫捧着碗汤,小口小口地喝,小脸喝得红扑扑的。柳轻烟给她夹了块萝卜:“慢点喝,小心烫。”
外面的雪还在下,盖住了药圃,盖住了盐坊,盖住了屋顶,整个村子白茫茫一片。屋里的火炉烧得旺,映着每个人的笑脸,药香、肉香、菜香混在一起,成了小雪这天最暖的滋味。林辰看着窗外的雪,心里想着,这冬日的藏,都是为了来年的生,就像这腌在缸里的菜、挂在檐下的肉,还有暖棚里等着发芽的种子,都在悄悄积蓄着力量,等春天一到,就会迸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