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832章 秋雨织离愁,心意藏笺中

第832章 秋雨织离愁,心意藏笺中(1 / 2)

处暑一过,天就像被泼了盆凉水,骤然凉了下来。清晨的露水凝在药铺的窗棂上,晶莹剔透,太阳出来后化成水珠,顺着木缝往下滴,在窗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青禾正用抹布擦柜台,指尖触到微凉的木头,忍不住往手上哈了口气。

“青禾姐姐,我给你带了热豆浆。”阿木背着书包跑进来,书包上还沾着草叶——他刚从后山割草回来。豆浆装在粗瓷碗里,冒着热气,上面浮着层薄薄的豆皮,是李婶家新磨的。

青禾接过碗,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口,笑着说:“谢谢你,阿木。”她最近在跟着苏文轩学配膏方,常常忙到忘了吃饭,阿木总会变着法子给她带些热乎的吃食,有时是红薯,有时是菜团子,今天是豆浆。

阿木挠着头笑了,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往青禾手上瞟。她的手指纤细,指尖因为抓草药沾了些淡青色的痕迹,却显得格外好看。他从书包里掏出个用竹篾编的小盒子,递过去:“这个给你,装银针用,比上次的篮子小,能揣在兜里。”

盒子编得精巧,上面还刻着朵小小的兰花,是青禾最喜欢的花。青禾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铺着柔软的棉絮,正好能放下晚晴给她的那套银针。“真好看,”她轻声说,“谢谢你。”

“不客气。”阿木红着脸,转身想走,却被晚晴拦住了。

“阿木弟弟,跑这么快干啥?”晚晴手里拿着件刚缝好的布衫,靛蓝色的粗布,针脚却细密,“给你做的,天凉了,穿上暖和。”她这些日子跟着村里的媳妇们学做针线活,手艺竟比江南的绣娘还扎实些。

阿木接过布衫,脸更红了,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晚晴姐姐。”他偷偷看了眼青禾,见她正低头摩挲着竹盒,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似的甜。

苏文轩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封书信,眉头微微蹙着。“苏州府来的信,”他把信递给青禾,“你爹娘说,家里的药铺缺人,想让你回去帮忙。”

青禾接过信,手指有些发颤,拆开一看,果然是爹娘的字迹,说她离家已有半年,家里的生意忙不过来,让她务必在秋收前回去。她看着信,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眼眶微微发红。

“要回去吗?”晚晴凑过来看,语气里带着不舍,“我还想跟你一起编完那本《南北草药图谱》呢。”

青禾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信纸,指节都泛了白。她来村里这半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张婆婆的唠叨,李婶的热饭,阿木笨拙的关心,还有苏文轩温和的教导,都让她舍不得离开。可爹娘的话,她又不能不听。

阿木站在一旁,听到“回去”两个字,心里猛地一沉,像被秋雨浇透了似的凉。他张了张嘴,想问“还回来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看着青禾泛红的眼眶,心里急得像猫抓。

苏文轩看出了她的为难,轻声说:“若是放心不下家里,就回去看看。这里的药铺永远给你留着位置,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

青禾抬起头,眼里含着泪,点了点头:“我……我回去帮爹娘打理一阵子,等忙完了就回来。”她说着,目光不自觉地扫过阿木,见他低着头,肩膀微微垮着,心里更不是滋味。

消息传到村里,张婆婆当天就杀了只老母鸡,炖了锅鸡汤,非要让青禾喝:“补补身子,路上才有力气。”李婶则连夜给她缝了床新被褥,说“江南的被子薄,北方的棉花暖,带着路上盖”。

阿木却像丢了魂似的,好几天都没往药铺跑。青禾心里空落落的,编图谱时总走神,绣帕子也绣错了好几针。晚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拉着她往阿木家的方向走:“走,我带你去找他,有些话不说清楚,难道要带着遗憾走?”

阿木正在家里编竹筐,看到青禾来了,手里的篾条“啪”地掉在地上,慌忙站起身,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青禾姐姐……你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