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433章 梦回术室识针石,谷中妙手续生机

第433章 梦回术室识针石,谷中妙手续生机(2 / 2)

“脓出来了!”沈念惊喜地喊道,赶紧用消毒布巾擦拭。

林辰没有停手,银匕微微倾斜,小心地将深部的脓液引流出来,直到流出的液体变成淡红色。然后,他取来秦伯留下的“九一丹”——一种由熟石膏和升丹配成的药粉,轻轻撒在伤口上,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最后用布带包扎好。

“这‘九一丹’能化腐生肌,凡士林能防止伤口粘连,”林辰擦了擦汗,“每天换一次药,三天后就能好转。”

牧民看着孩子渐渐平稳的呼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多谢林先生救命!您真是活菩萨!”

林辰扶起他:“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这银针、这药粉,还有你们送来的及时。”他看向沈念,“把刚才的步骤记下来,画成图,以后遇到类似的肠痈,就按这个法子来。”

沈念立刻拿出纸笔,连银匕的角度、划口的长度都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画了个小护士模样的人举着消毒布巾,逗得周鹤叔直笑。

阿默看着林辰,眼神复杂:“你这法子……以前没见过,既不是纯用针,也不是纯用药,倒像是……”

“像是把针和刀合在一起?”林辰接过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该这么做。就像《药宗针经》说的‘针为笔,刀为墨,穴位为纸,治病为文’,工具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的村民都知道百草谷的林先生能用“银匕开脓”治肠痈,比喝药、扎针都快。没过几天,就有个妇人捂着肚子来找林辰,说自己肚子疼了半个月,吃了无数汤药都没用,听说了孩子的事,特意来试试。

林辰检查后,发现她的情况比孩子轻,只是肠痈初期,还没化脓。“你这不用开匕,”他笑着说,“扎几针,喝几副汤药就行。”

他在妇人的阑尾穴、天枢穴、足三里各扎了一针,又开了张方子: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三钱,大黄一钱,水煎服。“这方子叫‘五味消毒饮’,能清热解毒,配上针刺,三天就好。”

妇人半信半疑地走了,三天后果然来道谢,说肚子不疼了,还能下地干活了。

沈念把这两个案例整理成“肠痈诊治篇”,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开匕排脓法”,适合重症;一幅是“针药并用法”,适合轻症。图的最后,他学着林辰的语气写了句:“治病如治水,堵则溃,疏则通,或用针疏导,或用匕引流,因势而为。”

林辰看着图,突然想起梦里的手术器械——那些手术刀、止血钳,不就是更精细的“银匕”吗?那些输液管,不就是更通畅的“疏导工具”吗?原来无论在哪个世界,医者面对疾病的思路,都是相通的。

周鹤叔翻出一本破旧的《外科精要》,上面记载着用“刀针”治疗疮痈的方法,与林辰的“银匕开脓”颇有相似之处:“看来老祖宗早就试过这种法子,只是后来渐渐失传了。你这是把失传的手艺捡起来了。”

“或许不是捡起来,是想起来了,”林辰摩挲着《外科精要》的封面,“就像药心佩里的秘密,总在不经意间浮现。”

傍晚的药圃,夕阳给紫苏叶镀上了层金边。林辰坐在田埂上,护心剑放在旁边,剑鞘上的“药石九式”在余晖里闪着光。阿默走过来,递给他个布包,里面是修复好的归一剑,剑穗的珍珠比以前更亮。

“影夫人派人来说,影阁在西域的据点被人端了,”阿默坐在他身边,“动手的是个独眼剑客,用的剑法很像雷大叔的‘药石九式’。”

林辰眼睛一亮:“是雷大叔?”

“不清楚,但据说那人临走前留了句话,”阿默顿了顿,“‘告诉林小子,护心剑不仅能护人,还能剖开迷障’。”

护心剑能剖开迷障?林辰握住剑柄,突然想起梦里的手术刀——那把刀既能切开病灶,也能让人看清内部的症结。难道护心剑的“护心”,不仅是守护,还有“洞察”之意?

他拔出护心剑,剑刃映着晚霞,突然觉得那些困扰自己的身世谜团、影阁阴谋,或许就像肠痈的脓块,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口”,就能一一解开。

沈念抱着雪团跑过来,手里的药草图又添了新内容——“外科器具图”,上面画着银匕、消毒布巾、凡士林纱布,旁边写着“林辰哥的新工具”。

“林辰哥,周鹤叔说晚饭吃黄精粥,加了新采的蒲公英,可香了!”少年的声音像风铃一样清脆。

林辰看着他冻得通红的鼻尖,突然觉得,比起那些沉重的秘密,眼前的粥香、药圃、笑脸,才是更值得守护的“药心”。他收起护心剑,跟着沈念往暖房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药圃的绿浪交织在一起。

梦里的手术灯灭了,但百草谷的月光亮了。林辰知道,无论是用针、用药,还是用剑、用匕,只要那颗想救人的心还在,他就能在这个世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但有护心剑的锋芒,有药草的清香,有身边人的陪伴,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