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 第148章 南征唐羌,北伐鲜卑

第148章 南征唐羌,北伐鲜卑(1 / 2)

时间很快就过了半月,九月中旬的凉州,秋风渐起,田地里的麦浪翻滚着金黄,凉州百姓都在为秋收做着准备,镰刀挥舞的声响与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田野间;各城的手工坊里,陶工们正忙着烧制新一批青瓷,织工们手中的丝线翻飞,赶制着销往西域的丝绸;新成立的 “丝路商署” 更是紧锣密鼓,高长恭与袁崇焕正清点第一批商队物资,数十辆马车装满茶叶、瓷器,只待三日后启程前往龟兹。陈宇此刻正在黑楼十二层,怀里抱着裹着薄绒襁褓的陈念凉,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自南北大军开拔后,花木兰便一头扎进了训练场,誓要把这一年多因怀孕、生子落下的训练补回来。陈宇劝过几次,可花木兰总是执拗地说:“我虽是凉州主母,却也是夫君麾下将领,怎能落其他将军太多?” 陈宇拗不过她,只能接过带孩子的任务,连自己的训练都暂且搁置。不过他倒也不甚在意,自从系统解锁 “击杀敌对武将增加武力” 的功能后,他对日常训练便放松了些,如今武力值已达 87 点,比花木兰还高出 5 点,这也是花木兰拼力训练的原因之一。回想当初刚到凉州西平郡时,花木兰与他对战游刃有余,如今再想胜过他,怕是难了。

“咿呀 ——” 陈念凉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抓住陈宇垂落的衣襟,小脑袋蹭了蹭他的胸膛。陈宇笑着捏了捏女儿的脸颊,刚要再逗她,便见纪纲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叠文书。

“主公,岳帅传来军情。” 纪纲躬身行礼,声音放得极轻,“北征大军已抵达鲜卑弹汗山附近,正与袁氏三兄弟、蹋顿交涉。于谦先生在信中说,他们计划先与袁氏、蹋顿结盟,共同对抗轲比能与步度根。我方承诺提供袁氏最紧缺的粮草,待平定鲜卑后,还会出兵协助袁氏袭扰曹操的河北四州边境,助他们有望匡扶袁氏。”

陈宇抱着陈念凉起身,走到窗边的案前,示意纪纲将文书放下,目光扫过信上内容,点了点头:“这个安排不错。袁氏兄弟加蹋顿,约莫有七八万兵马,虽说我们有震天雷不惧,但结盟能大大减轻我军压力,不过是多承担些粮草消耗罢了。更重要的是,等平定鲜卑后,有袁氏兄弟在辽西、辽东边境牵制曹操的河北大营,对我们后续图谋中原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又道,“让管仲先生加大对北征军的粮草供应,优先从西海、西平两郡的粮仓调拨,务必保障前线不缺粮草。”

“属下遵令。” 纪纲躬身应下,又拿起另一封文书,“霍去病将军那边也有消息,南征大军已抵达临洮谷,正在扩宽道路以便粮草通行。霍将军在信中提道,蒯义先生改良后的震天雷效果显着,只用了两枚,便炸开了原本闭塞的通道;恰巧当日有悉羌的探子前来探查,见此情景吓得屁滚尿流,此后再不敢靠近我军营地。”

“哈哈哈,震天雷的威慑力果然管用。” 陈宇忍不住笑出声,怀里的陈念凉似是被笑声吸引,也跟着 “咿呀” 附和。“有这东西在,那些蛮夷连抵抗的心思都要少几分。让霍将军注意,震天雷虽好用,却需严加看管,绝不能落入西山八国手中。另外,临洮谷地势复杂,让他多派斥候探查,谨防敌军设伏。”

“属下明白。” 纪纲应道,随即翻开第三份文书,“还有一事,各州郡举荐贤才的考核已近尾声。管仲先生亲自把关,筛选出二十余位可用之才,其中有几位颇为出色,比如麴氏举荐的麴文,精通律法,考核时对新地治理的见解深得管仲先生认可;还有甄家的甄明,对农事极为熟悉,能准确说出三种高原耐寒作物的耕种之法。管仲先生已将他们派往姑臧城县衙,在甄逸手下协助处理政务,先让他们熟悉流程,日后再派往新占之地。”

“哦?甄逸倒得了个得力助手。” 陈宇挑了挑眉,想起此前甄宓的模样,心中微动,又问,“那有没有滥竽充数的?”

纪纲脸上多了几分无奈:“确实有几位世家子弟,仗着家族声望想来混吃等死。比如金城苏氏举荐的苏明,考核时连基本的赋税章程都答不上来,还说‘只需靠家族荫蔽,何须学这些琐事’;还有西平赵氏的赵宇,面试时竟直言‘只想谋个清闲官职,不愿去偏远之地’。管仲先生已将这些人剔除,还特意告知其家族,若再举荐无才之人,日后凉州官场便不再接纳该族子弟。”

陈宇闻言,脸色微沉:“做得好。凉州选才,只看能力不看家世,若让这些纨绔子弟混入官场,只会败坏吏治。你让纪纲转告管仲先生,后续人才选拔需更严格,既要给世家子弟机会,更要给寒门贤才出路,不可偏颇。”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陈念凉,小家伙已有些困意,眼皮耷拉着,便轻轻拍着她的背,语气缓和了些,“这些好苗子,让甄逸多费心教导,日后都是治理凉州的栋梁。”

纪纲一一记下,又道:“‘丝路商署’那边,高长恭与袁崇焕已筹备妥当,第一批商队明日便出发,带去的青瓷、丝绸皆是改良后的佳品,预计能在西域卖出好价钱。另外,项羽将军与薛仁贵将军招募新兵的事宜也颇有成效,半月内已招募到三万青壮,正在天水城进行基础训练,薛将军说,这批新兵底子不错,稍加打磨便能编入军中,填补南北大军出征后的兵力空缺。”

“很好。” 陈宇欣慰点头,新兵与商署的进展都在预期之内,凉州的根基正一步步稳固。他刚要再说些什么,怀里的陈念凉突然 “哇” 地哭了起来,许是困极了。陈宇连忙抱着女儿轻轻摇晃,低声哄着,待她哭声渐歇,才对纪纲道:“还有其他事吗?”

纪纲犹豫了一下,拿出最后一份密报:“主公,最后是中原那边有动静。曹操亲率三十万大军进攻荆州,荆州牧刘表数天前病逝,其子刘琮懦弱,在蔡瑁的教唆下已暗中向曹操献城。刘备驻守新野、樊城,诸葛亮率军对抗曹操先锋,接连打了两场小胜,可刘备因‘不愿趁乱夺同宗之地’,不肯听诸葛亮建议拿下荆州,如今只能率领不到三万兵马,护送新野十几万百姓撤往江夏。另外,益州刘璋派遣的廖化和三万大军也随着刘备一同前往江夏。”

“刘表病逝,刘琮献城…… ” 陈宇眉头微蹙,指尖轻轻敲击案几,语气中满是惋惜,“刘备这假仁义,终究误了自己,也可惜了诸葛亮的心血。诸葛亮处处为他谋划,连夺荆州的时机都已算好,他却因虚名错失良机;更可笑的是,张飞、关羽这两个兄弟,还对诸葛亮颇多微词,真不知刘备是怎么想的。”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远方,似是能穿透山河看到中原局势:“不过能退往江夏也算不错,江夏是刘表长子刘琦的地盘,更是荆州九郡的钱粮重地,有诸葛亮在,定能把那些粮草转化成对抗曹操的战力。只是带着十几万百姓撤退,行军速度太慢,曹操必然会派轻骑追击,长坂坡怕是要成险地。”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历史上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张飞当阳桥断后喝退曹军的画面,眼中闪过一丝向往,随即又恢复冷静,“纪纲,让镇抚司加强对中原的探查,尤其是长坂坡一带的动静。如今凉州绝不能掺和中原争斗,一旦我们有动作,曹操定会放弃南下,转头攻打凉州,我们现在的重心,还在鲜卑与西山八国。”

“属下明白。” 纪纲躬身应道,见陈宇已低头轻轻拍着陈念凉的背,小家伙呼吸渐渐平稳,显然已熟睡,便悄悄退了出去,将指令一一传达。

黑楼十二层内,只剩下陈宇与熟睡的女儿。他抱着陈念凉坐在窗边,望着远处凉州城的秋色,心中不断推演着未来的局势走向:如今的中原,大部分走向虽与记忆中的三国相似,可进程更快,也因自己的出现多了些变数。但只要曹操赤壁之战的结局不变,刘备能借孙权之力站稳脚跟,再联姻借荆州入蜀川,三国雏形一旦成型,自己便不用再被四国鼎立的系统任务的掣肘,到时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开启属于自己的王图霸业。

“念儿,等爹爹平定了北方与西南,定让你看到一个更强大的凉州,一个没有战乱的天下。” 陈宇低头,在女儿额间轻轻印下一个吻,窗外的秋风卷起几片落叶,带着对未来的期许,飘向远方。

时间悄然间又过了数月,凉州已入寒冬,鹅毛大雪接连下了三日,将姑臧城的屋顶、田野都裹上一层厚白。城外的官道上,百姓推着装满粮草、棉衣的木车,正朝着东西两个方向行进 —— 这些物资将送往鲜卑草原与西山高原,支援南北两支远征的大军。黑楼十二层的窗边,陈宇正抱着已经能发出清晰笑声的陈念凉,看着窗外的雪景,花木兰站在一旁,手中捧着刚送来的军情文书,神色间满是振奋。

“夫君,北征军与南征军都传来大捷!” 花木兰将文书递到陈宇手中,语气难掩喜悦,“岳帅那边,已率军攻入鲜卑中部的弹汗山腹地,拿下了鲜卑囤积粮草的重镇‘赤崖城’!”

陈宇接过文书,快速浏览着岳飞与于谦联名发来的战报:自两个月前与袁氏兄弟、蹋顿达成盟约后,北征军便以 “粮草支援” 为契机,与袁氏兵马组成联军,对轲比能、步度根的部落发起猛攻。岳家军的铁骑配上震天雷的威慑,先是在弹汗山北麓击溃轲比能的三万骑兵,随后趁势追击,一举攻破鲜卑中部重镇赤崖城,这座城池背靠雪山,是鲜卑储存冬粮的核心之地,拿下此城后,轲比能与步度根的部落瞬间陷入粮草短缺的困境,只能节节败退,如今已退守到鲜卑西部的荒漠边缘,再也无力组织反击。

“袁氏兄弟与蹋顿那边,反应如何?” 陈宇放下文书,伸手逗了逗怀里的陈念凉,小家伙正伸手去抓窗外飘落的雪花,咯咯直笑。

“岳帅在信中说,袁氏兄弟与蹋顿多次亲眼见岳家军作战,尤其是看到震天雷炸开轲比能的防御工事时,更是震惊不已。” 花木兰继续说道,“袁谭私下对岳帅说,‘此前只知凉州军善战,今日方知何为天下劲旅’,如今他们对‘匡扶袁氏’越发有信心,已主动提出愿率部驻守赤崖城,协助我军防备轲比能反扑。”

陈宇微微点头:“他们有这份心思便好,只要能牵制住鲜卑残余势力,我们便有时间安定新占之地。” 他想起文书中提到的高士廉,又道,“高先生在赤崖城的治理进展如何?”

“高先生已从凉州抽调两千百姓与百名工匠前往赤崖城,如今正组织鲜卑牧民修缮房屋、开垦冻土,还开设了粥棚,给无家可归的鲜卑人分发粮草。” 花木兰笑着补充,“岳帅说,如今鲜卑草原大雪封路,轲比能想反扑也难,正好是安定民心的好时候,不少原本依附轲比能的小部落,见凉州军不屠城、还送粮草,已主动派人前来联络,愿意归降。”

正说着,纪纲捧着另一封文书走进来,脸上带着同样的喜色:“主公,霍将军的南征军传来大捷!悉羌与逋租羌已被平定,清远羌首领笼官甲更是亲自率部归降!”

陈宇连忙接过文书,只见霍去病在信中写道:南征军初入西山高原时,确实因高原气候与稀薄空气遭遇困境,每日都有士兵出现头晕、畏寒的症状,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但随着士兵逐渐适应,加上蒯义改良的震天雷发挥威力,战局瞬间扭转,先是在临洮谷南麓与悉羌首领赤辞的兵马相遇,两枚震天雷炸开悉羌的防御阵型,凉州军趁势冲锋,不到一个时辰便击溃悉羌主力,活捉赤辞,俘虏两千余兵马;随后转向逋租羌的领地,首领卜楼莫虽率部拼死抵抗,甚至在山谷中设下埋伏,但霍去病早派陈庆之率轻骑探查清楚,先用震天雷轰塌山谷两侧的掩体,再率军四面合围,卜楼莫见大势已去,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如今赤辞与卜楼莫已被押回侯府,关押在黑楼地下囚室。” 纪纲补充道,“况钟先生已在悉羌、逋租羌的领地开设粮仓,给部落百姓分发过冬的粮草与棉衣。消息传开后,清远羌首领笼官甲亲自带着五千一百名百姓、两千五百名兵马前来归降,还带来了部落储存的三千匹战马,说愿世代归附凉州。”

“好!好一个霍去病!” 陈宇忍不住拍了下手,怀里的陈念凉似是被动静吸引,伸出小手抓住他的手指,咿呀着像是在附和。“震天雷的威慑、况先生的治理,双管齐下,才能让这些部落真心归降。” 他顿了顿,又道,“让管仲先生再调拨一批粮草与棉衣送往西山高原,清远羌刚归降,需让他们感受到凉州的诚意;另外,给去病传信,让他趁大雪封山之际,好好整顿兵马,安抚归降的部落,待明年开春,再逐步收服剩余的几个部落。”

“属下遵令。” 纪纲躬身应下,又递上一份文书,“还有一事,项羽将军与薛仁贵将军招募的三万新兵已训练完毕,如今正驻守在天水城与酒泉边境,可随时支援南北大军;丝路商署的第一批商队也已从龟兹返回,带回了西域的玉石、香料与一万匹战马,足够补充我军的战马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