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诸葛亮出山(2 / 2)

诸葛亮心中一暖,紧紧握住黄月英的手:“多谢夫人体谅。”

这时,姜维突然站起身,双手握拳,眼神中满是急切,对着诸葛亮拱手行礼:“老师,您要去辅佐刘备?那靖安侯怎么办?您先前不是答应过学生过段时间便陪我去凉州看看吗?您还说让我带您见一见那位能让凉州四年大变的侯主!”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稚嫩,却满是认真。自去年从天水来到隆中,姜维便不止一次和诸葛亮说起凉州的仁政、陈宇的远见,甚至还曾拿出陈宇改良的农具图纸给诸葛亮看,让诸葛亮对凉州生出不少好感与向往。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他伸手拍了拍姜维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坚定:“伯约,我不会失信于你。我辅佐刘备,是为了匡扶汉室,并非为了逐鹿天下。一旦打败曹操,让汉室有了立足根基,我便会立刻返回隆中,到那时,我再陪你去凉州如何?”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知你聪慧,我对凉州也多有向往,陈宇的仁政确实难得,可眼下汉室倾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若不先除此大患,天下百姓只会更苦。你若不放心,便随我一同前往新野。”

姜维却摇了摇头,眉头紧紧皱起,追问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那老师,刘备将来会与凉州为敌吗?若有朝一日,刘备站在凉州的对立面,要与靖安侯兵戎相见,老师是帮刘备,还是帮凉州?”

这话一出,诸葛亮猛地愣住了,刘备要取荆州、益州,而凉州陈宇的势力也在扩张,未来两人未必不会有冲突。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沉重,却异常坚定:“我帮天下。若刘备为了私欲与凉州为敌,不顾百姓死活,我便会劝他;若他不听,我便会离开他。我所求的,从来不是帮某个人争天下,而是帮天下百姓求一个太平。”

姜维闻言,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突然笑了起来,对着诸葛亮拱手道:“那学生就不随老师前往新野了。学生年纪太小,学识也不够,跟着老师不仅帮不上忙,还得让老师分心照顾,反倒成了累赘。我便留在隆中,陪着师娘,等老师回来!”

诸葛亮看着他眼中的通透,欣慰地点了点头:“好,那你便留在隆中。长则十年,短则五年,我定能匡扶汉室,返回隆中与你们团聚。伯约,你记住,若隆中有变,或是遇到危险,你便可带着师娘返回凉州,你一定要照顾好师娘,莫要让我担心。”

姜维郑重地挺直身子,双手抱拳,语气坚定:“放心吧老师!我一定会照顾好师娘,等您回来!”

黄月英见状,走上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笑着说道:“好啦,时辰不早了,既然决定今日启程,就得抓紧收拾行囊。我去给你收拾衣物和书籍,晚食咱们来不及吃了,我装些干粮和肉脯,夫君路上也能垫垫肚子。”

说罢,她拉着诸葛亮往房间走去,留下姜维站在原地。待两人的身影刚消失在走廊尽头,后院墙角的隐秘处便悄然出现两道黑衣身影,身形挺拔,气息隐匿,正是凉州镇抚司派来暗中保护姜维的暗卫。

姜维站在原地,头也没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把老师出山辅佐刘备的消息立刻传回凉州,禀报靖安侯。另外,从你们之中分出五十人,暗中跟随老师,保护他的安全,不用让他发现。”话音落下,两道黑衣身影微微颔首,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如同鬼魅般悄然退去,仿佛从未出现过。姜维望着两人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既盼着老师能实现匡扶汉室的心愿,也担心老师会卷入刘备与凉州的纷争,只能用这样的方式,为老师多添一份保障。

不多时,诸葛亮在黄月英的帮忙下便收拾好了行囊,一个不算太大的布包里,装着他常用的书籍、几件换洗衣物,还有黄月英特意准备的草药。

三人一同走出后院,刘备、关羽、张飞早已在门外等候。刘备见诸葛亮背着行囊,身边跟着黄月英与姜维,便知他们已做好准备。诸葛亮上前一步,将黄月英介绍给刘备三人:“主公,这是内子黄月英。伯约则会留在隆中,帮我照顾内子。”

刘备连忙对着黄月英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见过夫人。多谢伯约公子替先生照拂家事。”

黄月英微微颔首,没有多言,只将一个装着干粮的布包递给诸葛亮:“记得按时吃饭,家里有我和伯约,你放心。”

诸葛亮接过布包,紧紧攥在手中,对黄月英道:“夫人,我走之后,你多保重。伯约,照顾好师娘。”

黄月英点了点头,眼中虽有不舍,却强忍着没让泪水落下,只轻声道:“夫君一路保重,我在隆中候你归来。”

姜维也再次郑重颔首:“老师放心,我定会护好师娘!”

诸葛亮深深看了两人一眼,将不舍埋在心底,随即转身对着刘备道:“主公,我们可以启程了。”

刘备点了点头,一行人朝着新野的方向而去。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斜斜映在山道上,与漫天霞光交织在一起。黄月英与姜维站在草庐门口,望着那几道渐渐远去的背影,直到身影彻底消失在山道拐角,再也看不见,黄月英才轻轻拉了拉姜维的衣袖,两人缓缓转身,回了草庐。而山道尽头,诸葛亮与刘备等人的身影早已融入暮色,一场足以改变汉末格局的风云,也自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就在草庐不远处的山崖旁,却另有一番景象。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老者盘腿而坐,发丝与胡须皆已花白,却面色红润,眼神清亮,周身透着一股仙风道骨的气韵。他身前的石桌上,摆着一套古朴的茶具,沸水正从陶壶中缓缓流出,氤氲的水汽带着茶香飘散开来。老者对面,坐着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书生,眉目清秀,正捧着茶盏,目光望向诸葛亮等人离去的方向。

待刘备一行人彻底消失在视野中,年轻书生才放下茶盏,对着老者拱手道:“水镜先生,孔明先生十五年静观天下,对各路诸侯皆不屑一顾,今日终于得遇明主,走出深山辅佐刘备,想必日后定能大展宏图。”

被称作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却缓缓摇了摇头,端起茶盏的手顿在半空,眼中满是惋惜,轻声叹道:“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啊。惜哉,惜哉!”

年轻书生闻言,不由得一愣,脸上的欣喜渐渐褪去,疑惑地问道:“先生为何如此说?刘备乃汉室宗亲,心怀仁德,又对孔明先生言听计从,怎会‘不得其时’?”

司马徽拿起茶筅,轻轻搅动着碗中的茶汤,语气平淡却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当今天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四州,兵马数十万,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大势已成,这是其一;凉州陈宇虽不显山不露水,却在短短四年间平定凉州八郡,以仁政安民心,以铁血固边防,麾下更有项羽、岳飞等盖世猛将,刘伯温、管仲等顶级谋士,怕是很快就要亮出爪牙,这是其二;江东孙权凭借父兄基业,占据长江天险,百姓归附,贤能为用,这是其三。”

他放下茶筅,目光望向凉州的方向,继续道:“刘备如今虽有新野之地,却兵不过八万,将不过关、张、赵,既无稳固根基,又无充足粮草,夹缝中求生存已是不易。孔明此时随他而去,要面对曹操、陈宇这两头猛虎,还要防备江东孙权,前路之难,堪比登天。”

年轻书生听得眉头紧锁,又追问道:“凉州那位靖安侯陈宇,真的有水镜先生说的那么厉害吗?世人皆说他不过是运气好,占据了凉州这块宝地,才得以发展,若真与曹操、刘备相较,未必能占上风。”

司马徽闻言,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头望了望天空。此时暮色渐浓,星辰已悄然爬上夜空,他轻轻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热茶,茶水的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却没再言语。有些事,多说无益,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年轻书生见先生不愿多言,也识趣地闭上了嘴,只默默陪着先生品茶,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让这寂静的山崖多了几分悠远。

两天后,凉州靖安侯府的庭院里,却是一派温馨景象。陈宇穿着一身宽松的常服,正坐在藤椅上,小心翼翼地抱着裹在软缎襁褓中的陈念凉。小家伙被暖融融的襁褓裹得严实,只露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蛋,正眨巴着乌黑的大眼睛,小手在襁褓里轻轻动着,偶尔碰到陈宇的手掌,便会无意识地攥紧。陈宇低头看着女儿软乎乎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时不时用指腹轻轻碰一碰她的脸颊,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珍宝,眼神里满是化不开的宠溺。

庭院的另一边,花木兰正坐在铺着软垫的石凳上,身边围着甄宓、麴瑶、麴兰、黄月娥、甄荣等女眷。甄宓手里捧着一叠浆洗得柔软的细棉布,笑着说道:“姐姐,我让人把新织的细棉布煮软了,又缝了两床小被褥,等念儿再长大些就能用,现在先给她垫在襁褓里,也能更暖和些。”

麴瑶也跟着点头,手里拿着一个绣着浅粉色莲花的襁褓外罩,语气温柔:“我看府里原先的襁褓都是素色,便让人绣了个轻便的外罩,不厚重,裹在外面正好能挡挡风,也显得精致些。”

花木兰闻言,眼中满是感激,轻轻拍了拍麴瑶的手:“多谢妹妹们这般费心,念儿才出生没几天,正是需要细心照料的时候,有你们帮忙,我也能松口气。” 几人说说笑笑,话题从襁褓的布料聊到照顾新生儿的注意事项,偶尔望向陈宇与孩子的方向,眼中满是笑意,庭院里满是温馨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黑衣的镇抚司密探快步走进庭院,对着陈宇躬身行礼,语气恭敬:“主公,隆中传来消息。”

陈宇闻言,小心翼翼地将陈念凉递给身旁早已备好软垫的侍女,叮嘱道:“抱稳些,别让风着了她。” 待侍女小心抱走孩子后,他才站起身,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说。”

密探压低声音,缓缓道:“启禀主公,诸葛亮已于两日前出山,正式辅佐刘备,如今已随刘备前往新野。”

陈宇的手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诸葛亮终于出山辅佐刘备了。沉默片刻,陈宇问道:“姜维那边可有消息?”

“回主公,姜维公子并未随诸葛亮前往新野,而是留在隆中,负责照顾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另外,姜维公子已暗中派五十名暗卫跟随诸葛亮,保护其安全。” 密探如实禀报。

陈宇点了点头,心中对姜维多了几分赞许,这孩子不仅聪慧,还懂得顾全大局。他抬头望向中原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邃,诸葛亮出山,刘备如虎添翼,看来中原的局势,很快就会有新变化了,自己也得开始着手准备完成系统任务了。

“知道了,下去吧。” 陈宇挥了挥手,密探躬身退下。庭院里的女眷们见陈宇神色严肃,也渐渐停止了说笑,花木兰走上前,轻声问道:“夫君,可是出了什么事?”

陈宇转身看向花木兰,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没什么大事,只是中原传来些消息,需与文武商议应对之策。你在府中好好照顾念儿,我去一趟议事厅!” 说罢,他对着不远处待命的亲卫下令:“传令下去,让凉州文武官员即刻前来侯府议事厅议事,不得延误!”

亲卫连忙躬身应了声 “喏”,转身快步小跑着去传达命令,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庭院外。陈宇又安抚了花木兰几句,才整理了一下衣袍,朝着议事厅的方向走去,背影瞬间褪去了带娃时的温柔,多了几分执掌一方的沉稳与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