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370章 蛛丝马迹溯迷踪

第370章 蛛丝马迹溯迷踪(1 / 2)

江南织造书吏赵四的离奇死亡,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蔓延至宫闱内外。那一片来自低等太监服饰的布料,像一根淬毒的尖刺,精准地扎入了皇权最敏感的中枢神经。

紫宸殿内,灯火彻夜未熄。李越面沉如水,眸中寒光凛冽,仿佛凝结了腊月的冰霜。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绝非虚言。他并未因那一片布料就认定是宫中人所为,这拙劣的嫁祸手段,反而更印证了他的猜测——有一股势力,正急切地想要将水搅浑,将祸水引向宫内,引向坤宁宫。

“查!”只有一个字,却重若千钧。帝王的意志化作无形的雷霆,笼罩了整个皇宫乃至京城。

影卫与内廷司联手,如同两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宫内,所有登记在册的太监,无论品阶高低,皆被暗中排查,尤其是近期告假、行踪有异、或与宫外有非常规接触者,更是重点关照。那落水小太监生前的人际往来,被一遍遍地梳理、核实。宫外,以赵四被杀的那家客栈为中心,方圆数里的所有商铺、住户、地痞流氓,皆被暗中询问,寻找可能的目击者或知情者。京兆府、刑部的好手亦被秘密调入此案,协同侦办。

而被勒令暂留京中、配合调查的苏文远,则被安置在礼部辖下的一处馆驿之中,名为保护,实为软禁。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依旧表现得惶恐而配合,每日只在馆驿房间内读书、抄录文书,或是向看守他的侍卫打听案件进展,言辞恳切,忧心同僚之死,期盼朝廷早日擒获真凶。

柳黛烟身处坤宁宫,心却随着外界的风起云涌而紧绷。她强迫自己冷静,每日依旧按品大妆,处理宫务,教导承珩,探望璎珞,将坤宁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然而,每当夜深人静,她独坐灯下时,那盛放着银簪与莲蕊的锦盒,苏文远那看似无意提及的“苏绣针法渊源”,以及赵四那双再也无法睁开的眼睛,便会交替在她脑海中浮现,织成一张巨大而阴森的网,让她透不过气。

她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对方的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她那不容于世的身世而来。她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弄清楚,这个苏文远,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惊蛰,”她唤来那名身手最好的女影卫,低声吩咐,“你想办法,不着痕迹地查探一下,苏文远留在馆驿的随身行李,可有什么特别之物?尤其是……与刺绣、书画,或是苏州旧物相关的。”

“奴婢明白。”惊蛰领命,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两日后,惊蛰带回消息。苏文远的行李极其简单,除了官服、常服和些许银钱,便是几本关于织染技艺的书籍和一些文房四宝。并无任何与苏州旧族或苏绣直接相关的明显物件。

“不过,”惊蛰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奴婢在其一本《织造图样集》的封皮夹层内,发现了一页残旧的、非本书所有的纸张,上面用极细的笔触,临摹了一幅……并蒂莲的图样,旁边还有几个模糊的小字,似是‘婉清……摹本’。”

并蒂莲!婉清!

柳黛烟的心脏骤然收缩!端慧皇贵太妃的闺名,正是李婉清!而她与萧夜之间的信物、她留给萧夜的贴身小衣上,绣的正是并蒂莲!母亲苏绣留给她的那个锦囊上,绣的也是并蒂莲!

这绝非巧合!苏文远手中,竟有端慧皇贵太妃亲手所绘的并蒂莲图样摹本!他果然与这段隐秘的过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图样和字迹,可能拓印或临摹下来?”柳黛烟急问。

惊蛰摇头:“纸张脆弱,夹藏隐秘,奴婢恐打草惊蛇,未敢妄动,只看清后便原样放回。”

柳黛烟沉吟片刻,道:“做得对。继续盯着他,尤其注意他是否与馆驿之外的人有接触。”

几乎就在惊蛰带回消息的同时,宫外的调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影卫在对赵四生前社会关系进行地毯式摸排时,发现赵四在遇害前三天,曾独自一人去过城西一家名为“墨韵斋”的书画铺子,据掌柜回忆,赵四当时并非去买书买画,而是询问能否修补一本极其残旧的、关于地方风物志的古籍,还特意提及书中某些关于苏州织绣的篇章有破损。

“苏州织绣”这四个字,立刻引起了影卫的警觉。他们迅速控制了墨韵斋的掌柜和伙计,分开审讯。一名小伙计在高压下,战战兢兢地吐露,就在赵四来店的前一日,曾有一名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男子来过店里,也是询问修补古籍之事,言语间似乎对苏州旧事颇为熟悉,还无意中提到了“苏文远”这个名字,说是听闻苏管事精通此道,想来请教云云。但因那人形迹可疑,小伙计并未深谈。

线索再次指向了苏文远!

李越得知后,冷笑一声:“好一个环环相扣!先是利用赵四对苏绣的好奇,引他去书画铺子,再提前安排人去铺子留下苏文远的名字,最后杀人灭口,留下宫中布料的线索。这是生怕朕查不到他苏文远头上啊!”

“陛下的意思是……苏文远可能是被陷害的?”身旁的心腹太监高无庸小心翼翼地问道。

“陷害与否,尚难定论。”李越目光深邃,“但此人绝对不简单。他像是一个被精心摆放出来的诱饵,无论朕动与不动,都会落入对方预设的局中。不动,则显得朕无能,助长其气焰;动,则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被其反咬一口。”

他沉吟片刻,下令:“加派人手,将苏文远给朕盯死了!他接触的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朕都要知道!另外,那个戴斗笠的男子,给朕画影图形,全力缉拿!”

命令下达,整个京城的暗探力量都围绕着苏文远和那个神秘的斗笠男子运转起来。然而,苏文远依旧每日在馆驿中读书写字,安分守己,仿佛对外界的一切波澜毫无所知。而那个斗笠男子,则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寻不到丝毫踪迹。

压力,似乎都积聚到了皇宫内部。那一片太监服饰的布料,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内廷司的排查日益严苛,甚至有几个平日有些油滑、手脚不甚干净的太监被寻了错处重罚,以儆效尤。宫中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这日,柳黛烟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太后近年来潜心礼佛,已不大过问宫中琐事,但近日风波频传,老人家也有所耳闻。看着柳黛烟眉宇间难以掩饰的倦色,太后屏退左右,拉着她的手,温言道:“好孩子,近日宫中事多,皇帝前朝忙碌,你既要协理六宫,又要照顾珩儿,辛苦你了。”

柳黛烟心中一暖,垂眸道:“母后言重了,此乃臣妾分内之事。”

太后轻轻拍着她的手背,浑浊却依旧睿智的眼睛看着她,语重心长道:“这宫里啊,看着花团锦簇,实则底下藏着多少污糟事儿,哀家活了这把年纪,见得多了。有些人,有些事,就像那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光,专会使些下作手段。你如今是皇后,母仪天下,更要稳住心神。任凭外面风浪起,只要你自己立得住,皇帝信你,护你,便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太后的话语虽未点明,但柳黛烟听得出其中的宽慰与提醒。她感激地颔首:“臣妾谨记母后教诲。”

从慈宁宫出来,柳黛烟的心情并未轻松多少。太后的关怀让她温暖,但眼前的困局却依旧迷雾重重。她漫步在御花园中,看着满园姹紫嫣红,心中却是一片冷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