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晶莹的泪珠,顺着时清瑶洁白的脸颊,滑落下来。
“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之士,竟惨死于宵小之辈的阴谋诡计之下!”
“尸骨难安,沉冤莫白!”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血一般的控诉。
“若非越修……若非宋二公子不顾自身安危,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也要为兄长查明真相。”
“恐怕世子爷这桩冤案,将永无昭雪之日!”
“而定远侯府满门忠烈,还要背上一个教子无方、谎报军情的污名!”
她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少都是从刀山火海里爬出来的武将。
他们最懂袍泽之情,最恨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听着时清瑶的控诉,许多人的眼睛都红了。
时清瑶再次重重叩首。
额头与冰冷的青石板,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今日,真相大白,凶手伏法。”
“民女,替天下所有忠肝义胆的学子,恳求陛下一个公道!”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眼神却无比坚定。
“求陛下,还世子一个公道!”
“还忠良一个清白!”
说完,她便深深地伏在地上,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
这番话,以情动人,却又句句在理。
她没有去辩论证据的真假,也没有去分析人心的险恶。
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一个英雄,被奸人所害。
一个忠臣,蒙受了不白之冤。
短暂的寂静之后。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
他声如洪钟,对着皇帝一抱拳。
“宋世子乃我大周栋梁,如此惨死,若不严惩凶手,何以告慰英灵!何以正我大周国法!”
“请陛下,为宋世子做主!”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请陛下,严惩元凶,还忠良清白!”
“请陛下,肃清朝纲!”
一时间,群情激奋。
武将一派,几乎全都站了出来。
就连一些素来中立的文臣,脸上也露出了不忍和愤慨之色。
舆论,已经彻底倒向了定远侯府。
这股汹涌的民意,像潮水一般,拍向了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皇帝的脸色,变幻不定。
他看着底下跪着的时清瑶,看着那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
或者说,从定远侯府交出兵权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他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长久的沉默之后。
皇帝终于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来人。”
“在。”
太监总管立刻躬身上前。
“拟旨。”
皇帝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忠肃侯和萧衍的身上。
“忠肃侯赵永光罔顾君恩,结党营私,构陷忠良,谋害国家栋梁,罪大恶极,天地不容。”
“着,夺去其忠肃侯爵位,抄没全部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