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清孤臣 > 第68章 吴颜汐茶楼以身入局

第68章 吴颜汐茶楼以身入局(2 / 2)

“曹大人出现的那日,我正对着乌衣巷的旧王谢堂前燕发呆。曹大人的官靴踏过青苔,影子把我整个人罩住,说姑娘的眉眼,像极了一个故人。后来才知道,曹大人的书房里藏着阿奶(陈圆圆)风华正茂时的小像,那画上美人抱琵琶的姿势,与我娘教我的分毫不差。”

“织造府里三年,他们教我识文断字、品茗焚香,连走路时裙褶晃动的弧度都用量尺校过。直到上月十六,我隔着屏风听闻曹大人对访客说:此女通晓前朝宫商,王爷若喜欢······,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件裹着苏绣的礼物,只等匣盖揭开那日。”

“昨夜寒风呼啸,我偷偷把娘留下的鎏金梳子埋在了西园海棠树下。若他日真要被送去那座王府,总得给这江南留点念想,毕竟我们吴家的女儿,从来都是埋在别人棋盘下的胭脂痣。”

吴颜汐边说边用手去轻抚琴案上的那焦尾古琴,琴弦铮铮而鸣。

“阿奶临终前总攥着我娘的手,教她把《圆圆曲》最后一句改为一代红妆照汗青。听我娘说,阿奶每每此时,眼中都含着炙火,一是阿公(吴三桂)冲冠一怒时点燃的,一是清军铁蹄踏碎金陵时留下的。”.

“曹大人总夸我泡的雨前茶有前明宫里的规矩,可他不知道,这双手小时候是被阿妈按在《嘉定往日记要》手抄本上学会写字的。”

苏卿怜与陈文良别过脸去,肩膀似有些耸动,胤禄脸上则忽明忽暗,欲开口打断,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吴颜汐低头解开手边的湘妃竹扇的扇坠,十八颗珍珠里藏着一粒黝黑的珠子(似一种药丸)。

“每月朔日我去净慈寺上香,供的不是菩萨,是七位在钱塘江投水的族叔,他们虽隐姓埋名,终还是被文字害了,可他们沉底时腰带上还执拗地拴着砚台。”

吴颜汐突然掀开衣领,露出锁骨处如雪的肌肤上烫着的八瓣莲花烙印:

“这是六岁时父亲用箭簇烙的。阿爹说当年衡州城破,他带着十七骑士兵突围,肠子流出来就抓把香灰塞住。最后跳崖的十七人里,只有阿爹抱着阿奶的焦尾古琴和一截烂木头漂走逃脱,可那琴腹里藏满了金瓜子,那是阿奶(陈圆圆)当年预备给阿公(吴三桂)赎命的······”

几人在房内一直静静听着吴颜汐关于前尘往事的回忆,胤禄亦是唉声叹气,可身为康熙皇子,虽额娘为汉民,终究生在天家,无所规避。

此时吴颜汐的声音戛然而止,再看时,琴案之后的女子已是珠泪涟涟,可脸色亦如往常。

苏卿怜起身莲花碎步至吴颜汐身旁,轻抚肩头,亦是感同身受,陈文良业已起身看向胤禄,四人相顾无言,

“我与文良兄在这江南盘桓一段时间,待节后或再去京城,十三爷于我有恩,纵使十六爷与十三爷是皇子凤孙,但与我们是终有些许相通之处,颜汐妹妹的言语,十六爷您也勿要介意。”

胤禄只轻轻挥手,示意无妨。

苏卿怜低头看向吴颜汐,轻声柔语道:

“妹妹既再无牵挂,不如以后同我一同共活,以后也可相互照应?”

吴颜汐泪目抬眼,嘴角轻抿:

“多谢姐姐好意,来日方长,妹妹我已有打算!”

说完此话,吴颜汐起身对着胤禄长长一福,道:

“十六爷,颜汐往日今时说的那些话,都有些许重了,不为求您谅解,但求您勿要传于外人即可。小女在此言谢!”

“十六爷,小女有一事相求,乞求您能答应!”

胤禄不解,嗓子沙哑:“颜汐但说无妨,只要本皇子力所能及。”

吴颜汐深深一礼:

“十六爷,可否助我进宫入府!”

其他在场三人闻听此语,同时惊疑,异口同声地问道:

“为何?”

“以身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