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苏州城年关气氛渐浓,街头巷尾已偶闻零星的爆竹声。
运河畔一家临水的清雅茶楼,胤禄依约而至,算是与苏卿怜、陈文良二人作别。
明日,胤禄本打算随雍亲王胤禛启程返京了。
刚踏上通往雅间的木梯,一缕琴音便袅袅传来,钻入耳中。
胤禄脚步不由得一顿,眉头微蹙。
这琴声······与苏卿怜往日那清越空灵、偶带孤愤的曲调截然不同。
此音初听婉转,似有江南水乡的柔媚,细品之下,却缠绕着化不开的思乡愁绪,夹杂着对旧日繁华的追忆,透着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愤恨!
这琴音,不像是在抒发情怀,倒像是无声地泣血······
胤禄满心疑惑,轻轻推开了雅间的房门。
映入眼帘的情形,让胤禄怔在原地。
只见琴案之后端坐的,并非素衣清冷的苏卿怜,而是多日未见的吴颜汐!
今日的吴颜汐换上了一身苏绣玫红锦缎袄裙,珠翠环绕,妆容精致无比,华美不可方物,那绝色容颜在暖阁内,被炭火映照之下,愈发显得倾国倾城,动人心魄。
然而,吴颜汐那纤纤玉指在焦尾古琴的琴弦上拂动,流淌出的却是与这身明媚装扮格格不入的琴音,其音律隐隐带着杀伐之气。
更令人心惊不已的是,吴颜汐脸上并无半分仇怨外露的表情,平静的如一潭死水,唯有轻抿的嘴唇和掠过琴弦稍加用力的指尖,泄露了心底的波澜。
胤禄再无半点听琴品茗的心绪,快步走向早已坐在一旁的苏卿怜与陈文良,声音中难掩惊诧:
“这······这是怎么回事?吴姑娘她······何以在此?这琴声······”
苏卿怜抬眼看了看完全沉浸在琴音中的吴颜汐,和陈文良悄声行了礼数,凑至胤禄身前,满含悲悯地说道:
“十六爷既问,小女便如实相告。颜汐妹妹的身世······远比外界所知的更为坎坷。她确是前朝那位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的陈圆圆之后——亲孙女!”
胤禄虽在曹府第一次与吴颜汐相见之时,曹寅已隐晦地透漏了其身世,可此刻被证实,依旧感到有些许震撼。
苏卿怜继续道:
“国破家亡,陈圆圆被吴三桂纳入内室,可最后家族后裔流落江湖,隐姓埋名,辗转至这江南故地。幸得曹公念及其祖上有些许的渊源,暗中收留庇护,将其藏在府中,以期她能安稳度日。”
“雍亲王······他只知道曹府有这么一位绝色,可用于笼络人心、设局,却并不深知其真正的身世来历。”
陈文良在一旁接口,眼含敬佩:
“国仇家恨,流在血脉里,岂是能轻易磨灭的?曹公一去,颜汐最后的庇护也已不在。如今这局势,于她而言,苟活亦是煎熬。她不愿再做他人掌中玩物,任人摆布。”
胤禄望着吴颜汐,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对其身世的同情,亦有自己身为皇子的惶恐。
吴颜汐的琴声戛然而止,缓缓抬起眼帘,平静地看着胤禄,那眼神中再无往日的媚态,只剩下涅槃般的平静。
“陈圆圆的亲孙女儿,沦落到在秦淮河的画舫上抱琴讨生活,这话说出来,连岸边柳枝都要笑弯腰的。那时年幼的我饿的狠了,偷了半块茯苓糕,被店家伙计揪住头发往墙上撞,额角的疤痕至今还藏在刘海底下。”
吴颜汐转头望着窗外的景色,似回到往日,悠悠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