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清孤臣 > 第29章 文字罪证暗藏机

第29章 文字罪证暗藏机(1 / 2)

拙政园里的风波,并未因符号被破译而平息,反而自此之后,院内的氛围略显诡异。

胤禄将译稿与奏报以六百里加急发往京城后,不像胤禛那般显得胸有成竹,反而再吩咐王喜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暗中细查那“三足鼎”符号背后的玄机,尤其是三阿哥胤祉门下清客曾文怡的底细,以及与《南山集》案的真正关联。

连日不断地查探,所有信息却让胤禄心头的疑云更重。

暗中查探得知,曾文怡此人,确系三阿哥胤祉最为倚重的文人清客之一,学识渊博,尤精史学考据,常在胤祉主持的编书修史项目中担任要职。

并且曾文怡此人交往虽广,与戴名世、方苞等江南名士亦有诗文唱和,但多为公开往来,并无深交密谋之实据。

更加重要的是,暗中查找到曾文怡所经手评注的文章、书信,虽偶有尖锐苛刻之语,却远未到“妄悖”、“影射”足以构成大逆之罪的程度。

反倒是另有一股隐秘的势力,在不断地搜集、摘抄、乃至曲解引申戴、方等人的言论,精心编造成一份份“罪证”。

这些“罪证”条分缕析,罗列“罪状”,标注“影射”之处,其用心之险恶,手法之老练,绝对不是一般御史风闻奏事可比的。

而所有这些经过“加工”的罪证,最终流向却颇为统一,皆是通过一些暗中的隐秘渠道,汇入了负责审理《南山集》案的衙门卷宗之中。

“爷,奴才瞧着,这不像是查案,倒像是······做局。”

王喜反而压着声音先道出了核心所在,并将他费尽心思从刑部一个老书吏那里套来的话原样禀报:

“那老书吏喝多了说漏了嘴,有些递上来的证词,看着义正词严,细究起来,根本就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可上头······似乎就认这个!”

胤禄并未接王喜的话,只是蹙眉思考。

胤禄想起八哥胤禩,其在江南士林中素有“贤王”之名,待人宽和,屡有保全文士之举,若说八哥处心积虑罗织这等罪名去陷害江南文人,于情于理,实在说不通。

那这股隐藏在幕后,不断将《南山集》案推向更加复杂凶险的势力,究竟来自何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所有的谜语都已呈现,可是谜底却片刻不露,胤禄苦思不得其意。

待到几日后的一个午后,胤禛召胤禄在书房议事。

书房之内,胤禛面前摊着一份新到的邸报,上面已有康熙对《南山集》案措辞严厉的朱批。

“皇阿玛已有明断,戴名世狂悖无状,罪证确凿!”

胤禛带着亢奋,斩钉截铁地说道:

“曾文怡身为皇子清客,与逆犯往来,纵无同谋,亦有失察之罪!当一并严参!十六弟,你我所查线索,正好佐证此点,明日我便拟道折子,定要肃清这等依附皇子、妄议朝政的文人习气!”

胤禄连忙抬眼看向胤禛:

“四哥,曾文怡与戴名世等人往来,多是诗文唱和,其所著评注,弟弟也命人寻来一些看过,虽有个别言辞激烈之处,但若据此便定其为附逆······是否有些牵强?况且,三哥那边······”

“牵强?”

胤禛打断胤禄的话头,沉脸阴厉地说道:

“十六弟,你虽年少,但万不可如此妇人之仁!文字之事,最是惑乱人心!皇阿玛罪恶臣子结党营私,妄议君上!曾文怡身在阿哥门下,更应谨言慎行!如今证据指向于他,岂能因可能牵涉三个便徇私纵容?!此风不可长!”

胤禛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假山,冷冷地道:

“至于三哥······若他门下之人果真清白,皇阿玛自有圣断。我等臣子,只需据实奏报,秉公办理即可。莫非十六弟以为,因涉及皇子,便可法外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