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官变,暗伏(2 / 2)

安陵郡这盘棋,柳文轩开始真正的走子,虽局面依旧艰难,却已非全然被动。

他继续保持着冷眼旁观,记录着这官场中的权谋博弈与气运变迁。

安陵郡守府的书房内,灯火常常亮至深夜。

柳文轩不再急于求成,他将那份《革弊新政条陈》暂且压下,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堆积如山的旧档卷宗的梳理之中。

他不再召集群吏空谈,而是每日埋首于故纸堆,一册一册地翻阅着历年税赋记录、刑狱卷宗、仓廪出入账目。

钱老吏战战兢兢地在一旁伺候笔墨,偶尔在柳文轩问及某些郡中旧事或人事脉络时,才小心翼翼地答上几句。

赵武通过魂线冷眼旁观。他看到柳文轩起初的烦躁渐渐被一种沉潜的专注所取代。

那明黄的官气不再剧烈波动,而是如同溪流汇入深潭,虽未壮大,却显得凝实了些许。

柳文轩在学着读懂这本“账”,这本记录着安陵郡过往数十年间权力运作、利益勾连的暗账。

这一日,柳文轩的目光停留在一份三年前的赈灾记录上。

卷宗记载,当年郡内部分乡镇遭了雹灾,郡衙曾拨付一笔专款用于采购粮种,发放给受灾农户以恢复生产。

记录显示采购的粮种数量、单价以及最终发放到各里的数目,看似条理清晰。但柳文轩指尖划过那略显模糊的墨迹,眉头微蹙。

他注意到,这粮种的采购单价,比当时安济府市面上通行的官价高出了近两成。

而最终发放到各里的总数,与按受灾户册估算的应有数目相比,也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

“钱库吏,”柳文轩头也未抬,声音平静,“三年前这场雹灾,你可知晓?”

钱老吏身子一抖,连忙躬身道:“回…回大人,小的略有耳闻。那时小的还未管库,只是在仓上帮闲。”

“当时主持采购和发放事宜的,是哪位大人?”柳文轩又问。“是…是当时的户房司吏,李德明李司吏。哦,就是现今的李司吏。”

钱老吏声音愈发低了。

柳文轩不再询问,只是将这份卷宗单独抽出,放在一旁。

接连数日,他不动声色地调阅了与此事相关的所有账册、往来文书,甚至找到了当年负责押运粮种的几名老役夫的含糊口录。

零碎的线索逐渐拼凑起来:

那批粮种并非由郡衙直接向大粮商采购,而是通过城中一家名为“丰裕号”的粮行中转;而“丰裕号”的东家,似乎与李德明的妻弟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证据仍嫌不足,但柳文轩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将此事按下,继续如常处理公务,对户房司吏李德明也依旧客客气气,偶尔询问些钱粮事务,李德明应答如流,神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