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官变,暗伏(1 / 2)

散堂后,柳文轩回到书房,颓然坐倒,脸上满是挫败与不甘。

他原以为手持官印,号令一出,下属莫敢不从,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赵武冷眼旁观,心知此乃必然。权柄非仅来自职位,更源于对信息、人脉、资源的实际掌控。

柳文轩于此地根基全无,如同浮萍,如何能与这些深耕多年的地头蛇抗衡?

然数日后,柳文轩魂线传来的波动,却显出其并未就此消沉。愤怒与焦虑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思虑取代。

他不再急于召集属官训话,而是每日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档案之中,常常直至深夜。

赵武看到他仔细翻阅历年税赋记录、刑狱卷宗、仓廪出入账目,不时提笔记录,眉头紧锁。

柳文轩在试图从故纸堆中寻找突破口,寻找胥吏们贪腐渎职的证据,寻找新政可以着力的具体切入点。

同时,他也不再仅仅依赖钱老吏等少数身边人,开始尝试接触一些底层胥吏,或是在衙门口当值、看似地位低微的差役,偶尔问及些风土人情、街巷琐事,态度尽量平和。

此举虽笨拙,却显出其并非全然不通权变,开始尝试绕过中层胥吏,直接了解民间实情,并试图在衙门内部寻找可能的突破口或眼线。

这一日,柳文轩翻阅旧卷宗时,目光凝滞在一份数年前的赈灾记录上。

记录显示,当年郡中曾拨付一笔银两用以采购粮种,发放给受灾农户,然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价,且发放数目与户册所载颇有出入。

他不动声色,暗中寻来当年参与此事、如今已被排挤到闲散位置的一名老书吏,许以些许好处,细细询问。

老书吏起初支吾,见柳文轩似有追究之意,又念及自身处境,终是透露些许内情,言及当年经手此事之吏如何虚报价格、克扣数量,中饱私囊,且此事并非孤例。

柳文轩如获至宝,却未立刻发作。他深知打草惊蛇之理,将此线索暗暗记下,继续悄然搜集其他证据。

又过几日,他召见户房司吏,不再强令清丈田亩,而是询问起郡中几处官田的租赋情况。

户房司吏照例禀报,言称收成不佳,租赋难征。

柳文轩却突然问道:“本官查阅旧档,见城东‘永丰圩’官田,去岁上报遭了虫灾,减免租赋三成。然本官前日偶经该处,见圩田禾苗茁壮,不似有灾。此事,你如何解释?”

户房司吏闻言脸色微变,支吾道:“大人明察,去岁…去岁确是有灾,或许是…是今年春耕得力,恢复得快…”

柳文轩冷笑一声,却不深究,只道:“既如此,便好生看顾,秋后本官要见实打实的租赋入库。”挥手令其退下。

此举虽未直接惩处,却无疑传递出一个信号:这位新郡守并非全然可欺,他正在暗中查账,且对某些事情已有所察觉。

衙门内的气氛,悄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赵武感知着柳文轩官气的变化,那明黄之色虽未大增,却比初时凝练了几分,少了几分虚浮躁动,多了一丝沉潜坚韧。

其行事虽仍显稚嫩,却已初步懂得隐忍与伺机而动,不再一味蛮干。

“懂得借力,懂得查证,懂得敲山震虎…虽火候尚浅,总算入了门径。”赵武心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