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长安攻略(2 / 2)

巳时便到了陛下读书写字的时辰。

他不爱熏香,只让窗棂敞着,任穿堂风卷着墨香漫进来。

他的书案常摊着曹植的辞赋,最爱那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书房中藏有各种各样的名家字帖,他却偏爱飞白体。字如其人,他的笔锋瘦硬,墨色枯润相间,像极了他藏锋的性子。

他写得最勤的是“守正”二字,常写得满纸皆是,末了却又团起扔进纸篓。

他听谏时,若觉得有理,便会当即拍板,“依卿所言。”若是没有这句话,那你就要好好思忖一下。

人无完人,圣人也是如此,陛下若是被人点出疏漏,他的眼帘会垂下些许,会说一句:“容我再想想。”

如若说出这句话,你就要明白,这是陛下不开心的表现,你该知难而退,或者调整下自己的措辞。

我记得,他最爱听北疆传来的战报,常对着舆图上的燕云十六州出神,说:“总有一日,要亲率铁骑踏过阴山。”

千金之体坐不垂堂啊,御驾亲征哪有这么容易,先帝临终前攥着他的手严令:“长安是国之根本,你坐镇此处,便是最好的甲胄。若兵临城下,你要做百姓的最后一道屏障。”

秦渊扶着谢山长在石亭处落座,他微笑道:“当今皇帝有十二位皇子,但你需要交好的只有三位。”

大皇子姜御霄,敕封“平阳王”,实封,食邑并州,他是已故孝贤皇后所生,性格沉稳坚毅,果敢勇决,寡言重诺。

传闻,他双手有千斤之力,可举起青铜鼎,可能是受到孝贤皇后的影响,这孩子自幼对兵法谋略展现出浓厚兴趣,熟读兵书战策。成年后,自请前往边疆掌军,沙场无情啊,无数次的险死还生,造就了他的威名远扬,胡狼听到他的名字闻风丧胆。

他治军严谨,爱兵如子,麾下将士对其忠心耿耿。在朝堂上,他虽话语不多,但每有建言,皆是从边疆战事与国家防御的实际出发,极具分量。

因其常年驻守边疆,与圣人相处时间相对较少,可父子间的默契与信任从未削减,皇帝对他保家卫国的功绩极为认可,是王朝北疆稳固的定海神针。

二皇子姜逸尘,当朝崔贵妃所生之子,师从儒家巨子刘尚,得封号“文定王”,他也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

他才情出众,文采斐然,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曹植的辞赋他能倒背如流,且自身创作的诗词意境高远、辞藻优美,在京城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常常成为众人传颂的佳作。

他喜好飞白体书法,笔锋灵动飘逸,独具一格。性格温润如玉,谦逊有礼,对待文人墨客无论出身贵贱皆能平等相交,广结善缘,在文化圈中声誉极高。

因皇帝的宠爱,他时常陪伴在皇帝身边,参与宫廷的文化活动,圣人好文,他也常与二皇子探讨诗词文学,不止一次,对他的文学造诣赞不绝口。

“三皇子姜凌岳……师从法家,得封“靖安王”,半实封,食邑洛阳,掌京畿漕运,此人性格强势霸道,野心勃勃。

他善于权谋之术,相传,他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结交朝中权贵,试图在朝堂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工于心计,行事果断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是二皇子有力的竞争对手,时常在暗中与二皇子及其党羽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