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潮流依旧进入了一个循环,公元502年春季,正月,齐和帝派遣兼侍中席阐文等人前往建康慰劳。
大司马萧衍下令:“凡是东昏侯时期没有正当用途的挥霍开支,除了用于演习礼乐、修缮兵器军备的以外,其余全部禁止。”
戊戌日,萧衍迎接宣德太后入宫,让她临朝摄政,自己不再以“承制”名义行事。
壬寅日,晋升大司马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特许他佩剑穿鞋上殿,朝拜时不必直呼其名。
起初,大司马萧衍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司徒右长史任昉一同在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共事,情谊深厚、关系密切。到这时,萧衍引荐范云担任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沈约担任骠骑司马,任昉担任记室参军,让他们参与谋划商议军政大事。前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此前都已弃官回家闲居,萧衍上奏征召他们担任军谘祭酒,谢朏、何胤都没有应召。大司马萧衍心中有接受禅让帝位的打算,沈约委婉地试探他的意图,萧衍没有回应;过了几天,沈约又进言说:“如今与古代不同,不能用淳朴的风气来要求世人。士大夫中攀附权贵、追求功名的人,都希望能立下微小的功劳。现在连孩童和牧童都知道齐国的国运已经终结,明公您应当承接这个天命;天象和谶语也都在清清楚楚地显示这一点。上天的意志不可违背,人心也不可失去。如果天命归属已定,即便您想谦让避嫌,也是不可能的。”萧衍说:“我正在考虑这件事。”沈约说:“明公您当初在樊城、沔水起兵时,就应该考虑这件事;如今帝王大业已经成就,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如果不早日确定大业,万一有别人提出异议,就会损害您的威望和德行。况且人非金石,时局难以预料,怎么能把建安郡公这样的封号留给子孙呢!如果天子返回都城,公卿大臣各居其位,那么君臣的名分就确定了,没人再敢有二心。君主在上贤明,臣子在下忠诚,还会有人再和您一同起兵吗!”萧衍认为他说得对。沈约退出后,萧衍召来范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范云的回答与沈约的意思大致相同。萧衍说:“有智慧的人竟然如此不谋而合。你明天一早带着沈约再来!”范云退出后,把这事告诉了沈约,沈约说:“你一定要等我!”范云答应了,但沈约却提前进宫了。萧衍让他草拟禅让相关的文书,沈约随即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和各项官员任免名单,萧衍看后几乎没有改动。不久,范云从外面赶来,到了殿门口却不能进去,只能在寿光阁外徘徊,嘴里只说“哎呀!”沈约出来后,范云问他:“我能担任什么官职?”沈约举起手指向左边(古代以左为尊),范云笑着说:“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过了一会儿,萧衍召范云入宫,赞叹沈约才智出众、思路敏捷,并且说:“我起兵至今已有三年,功臣将领们确实有功劳,但辅佐我成就帝王大业的,是你们两个人啊!”
甲寅日,皇帝下诏晋升大司马萧衍为相国,总领百官,兼任扬州牧,封给他十郡之地,号称梁公,并赐给九锡之礼,允许他设置梁国的百官机构,免去他录尚书的称号,仍然保留骠骑大将军之职。二月辛酉日,梁公萧衍才接受任命。
齐湘东王萧宝晊,是安陆昭王萧缅的儿子,很喜好文学。东昏侯死后,萧宝晊希望人心归向自己,坐等皇帝的仪仗前来迎接。不久,王珍国等人把东昏侯的首级送给了梁公,梁公任命萧宝晊为太常,萧宝晊心中感到不安。壬戌日,梁公声称萧宝晊谋反,将他连同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一起处死。
丙寅日,皇帝下诏,梁国选拔重要官职,全部依照朝廷的制度。于是任命沈约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为侍中。
梁公萧衍收纳了东昏侯的余妃,这件事对处理政务颇有妨碍,范云对此进言劝谏,但萧衍没有听从。范云与侍中、领军将军王茂一同入宫进见,范云说:“从前沛公刘邦进入关中后,不贪恋女色,这正是范增畏惧他志向远大的原因。如今明公您刚刚平定建康,天下人都在期盼您的风范,怎么能沿袭混乱灭亡的老路,因为贪恋女色而拖累自己呢!”王茂起身下拜说:“范云说得对。您如果一定要以天下为重,就不应该留下她。”萧衍听后沉默不语。范云随即请求把余氏赏赐给王茂,萧衍赞赏他的心意,便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萧衍赏赐给范云、王茂每人一百万钱。
丙戌日,皇帝下诏给梁公增加十郡封地,晋升爵位为王。癸巳日,萧衍接受任命,赦免梁国境内以及所统辖府州中犯有死罪以下的囚犯。
辛丑日,萧衍派人杀害了齐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
梁王萧衍将要杀害齐国的各位藩王,对他们的防守还不算严密。鄱阳王萧宝寅家中的宦官颜文智与身边的侍从麻拱等人密谋,凿穿墙壁,在夜间把萧宝寅救了出去。他们在长江岸边准备了小船,萧宝寅穿上黑色短袄,腰间系着一千多钱,偷偷赶到江边。他穿着草鞋徒步前行,脚上磨得伤痕累累。防守的人到天亮后才发觉并追赶,萧宝寅假装是钓鱼的人,顺着江流上下漂浮了十多里,追赶的人没有怀疑他。等追赶的人散去后,他才渡过长江西岸,投奔到百姓华文荣家中。华文荣和他的族人华天龙、华惠连抛弃家业,带着萧宝寅逃到山涧中藏匿起来,后来租了一头驴让他乘坐,白天潜伏,夜间赶路,抵达寿阳的东城。北魏的戍主杜元伦迅速把这件事报告给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派车马和侍卫前去迎接萧宝寅。当时萧宝寅十六岁,因为徒步赶路,显得面容憔悴,见到他的人都以为是被劫掠贩卖的奴隶。元澄用宾客之礼招待他,萧宝寅请求为死去的君主穿斩衰之服(古代最重的孝服),元澄派人向他说明当时的情势和礼仪规定,给了他为兄长穿的齐衰之服。元澄率领下属官员前去吊唁,萧宝寅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完全依照最隆重的哀悼礼节行事。寿阳有很多他父亲的旧部和亲友,都来慰问他;唯独不见夏侯氏一族的人,因为夏侯详追随了梁王萧衍。元澄非常器重萧宝寅。
齐和帝向东返回都城,任命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经历战乱之后,官府和百姓都很贫困,萧憺振作精神专心治理,广泛开垦屯田,减轻劳役,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救济他们的贫困。他自认为年纪轻轻就担任重任,对下属官员说:“政务如果处理不好,是有识之士都应当惋惜的事。我如今敞开心扉,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直说,不要隐瞒!”于是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百姓有诉讼案件都可以直接上前等待批复,很快就能作出判决,官府中没有积压的事务,荆州的百姓非常高兴。
齐和帝抵达姑孰,丙辰日,下诏将帝位禅让给梁国。
丁巳日,庐陵王萧宝源去世。
夏季,四月辛酉日,宣德太后发布命令说:“西边的诏书已经到来,皇帝效仿前代的做法,恭敬地把帝位禅让给梁国,明天可以亲临殿前,派遣使者恭敬地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我将迁居到别的宫殿。”壬戌日,朝廷宣读禅让策书,并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捧着皇帝的玉玺和绶带到梁国的宫殿。丙寅日,梁王萧衍在南郊登上皇帝宝座,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监。当天,追赠兄长萧懿为丞相,封为长沙王,谥号为宣武,葬礼依照晋朝安平献王的旧例举行。
丁卯日,尊奉齐和帝为巴陵王,在姑孰为他建造宫殿,对他的优待尊崇之礼,都效仿齐国初期的做法。尊奉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王皇后为巴陵王妃。齐国历代的王、侯封号,全部降格或撤销,只有宋朝的汝阴王不在废除之列。
梁武帝追尊父亲萧顺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追尊母亲为献皇后。追谥妃子郗氏为德皇后。封赏立下文治武功的大臣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公、侯。立弟弟中护军萧宏为临川王,南徐州刺史萧秀为安成王,雍州刺史萧伟为建安王,左卫将军萧恢为鄱阳王,荆州刺史萧憺为始兴王,任命萧宏为扬州刺史。
丁卯日,任命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长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又下诏命令后宫、乐府、西解、暴室中的所有女子全部释放回家。
戊辰日,巴陵王萧宝融去世。当时梁武帝打算把南海郡作为巴陵国,让巴陵王迁居到那里。沈约说:“古今情况不同,魏武帝曹操所说的‘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这句话值得深思。”梁武帝点头同意,于是派遣亲信郑伯禽前往姑孰,向巴陵王进献生金,让他自尽。巴陵王说:“我死不需要金子,有美酒就足够了。”于是喝得酩酊大醉;郑伯禽上前把他勒死了。
巴陵王萧宝融镇守荆州时,琅邪人颜见远担任录事参军。等到梁武帝即位后,颜见远担任治书侍御史兼中丞。齐和帝禅位后,颜见远连续几天不吃饭而死。梁武帝听说这件事后,说:“我顺应天命和人心夺取天下,与天下的士大夫有什么关系,而颜见远竟然做到这种地步!”
庚午日,朝廷下诏:“有关部门依照周朝、汉朝的旧例,商议制定赎刑的条款,凡是在职官员犯了应受鞭杖之刑的罪,全部可以缴纳财物赎罪,免除刑罚;台省的令史、士兵如果愿意赎罪,也听任其便。”
又任命谢沭县公萧宝义为巴陵王,让他供奉齐国的祭祀。萧宝义从小就有残疾,不能说话,所以唯独他得以保全性命。
齐国的南康侯萧子恪和弟弟祁阳侯萧子范曾经因事入宫进见,梁武帝从容地对他们说:“天下是公有的器物,不能凭借武力夺取,如果没有天命眷顾,即便是项羽那样的勇力,最终也会失败灭亡。宋孝武帝生性猜忌,兄弟中稍微有些名望的都被他毒死了,朝中大臣因被怀疑而蒙冤死去的接连不断。然而,有时虽然怀疑却不能除掉,有时不怀疑最终却成为祸患,比如你们的祖父萧道成因为才能谋略而被宋孝武帝怀疑,却没能对他怎么样;湘东王刘彧因为平庸愚笨而不被怀疑,却把宋孝武帝的子孙都害死了。我当时已经出生,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有今天呢!由此可知,有天命在身的人,不是别人所能加害的。我刚刚平定建康时,有人劝我除掉你们这些人,以统一人心,我当时如果听从了这种建议,谁会说不可以呢!只是因为自从东晋以来,朝代更替的时候,必定会相互屠杀,这样会伤害祥和之气,所以国运都不长。另外,齐、梁之间虽然说是改朝换代,但情况与前代不同,我和你们兄弟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但宗族关系并不疏远,齐国建立初期,我们也一同经历过甘苦,情谊如同一家人,怎么能突然变得像陌生人一样呢!你们兄弟如果真有天命,也不是我所能杀死的;如果没有天命,又何必急于做这种事呢!这样做只会显示我没有度量罢了。况且齐明帝建武年间,你们家族遭受了灾难,我起兵起义,不仅是为自己洗刷家族的耻辱,也是为你们兄弟报仇。如果你们能在建武、永元年间拨乱反正,我怎么会不放下武器,拥戴你们呢!我是从齐明帝的后代手中夺取天下的,不是从你们家族手中夺取的。从前刘子舆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光武帝刘秀说:‘假使汉成帝复活,天下也不再是他的了,何况刘子舆呢!’曹志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却成为晋朝的忠臣。何况你们今天仍然是宗室成员,我正坦诚地期望你们尽心辅佐,你们不要再有把自己当作外人的想法!稍作等待,你们自然会明白我的一片心意。”萧子恪兄弟一共十六人,后来都在梁朝做官,萧子恪、萧子范、萧子质、萧子显、萧子云、萧子晖都凭借才能闻名于世,担任过清高显要的官职,最后都得以善终。
接着,下诏征召谢朏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何胤为右光禄大夫,何点为侍中。何胤、何点最终没有应召。
癸酉日,朝廷下诏:“在公车府的谤木(古代用于百姓进谏的木牌)、肺石(古代用于百姓鸣冤的石头)旁边各放置一个匣子,如果是官员有话想说却不便开口,或者想发表议论,就把奏章投到谤木旁边的匣子里;如果有功劳、有才能却被埋没,或者蒙受冤屈而无法申诉,就把奏章投到肺石旁边的匣子里。”(这是最早的信箱吗?)
梁武帝身穿洗过的衣服,日常饮食只吃蔬菜。每次选拔地方长官,都务必挑选廉洁公正的人,并且都会亲自召见他们,用治理地方的道理勉励他们。提拔尚书殿中郎到溉为建安内史,左户侍郎刘鬷为晋安太守,这两个人都以廉洁着称。到溉是到彦之的曾孙。又颁布命令:“小县的县令如果有才能,就升任大县的县令;大县的县令如果有才能,就升任二千石级别的官员。”任命山阴县令丘仲孚为长沙内史,武康县令东海人何远为宣城太守。从此,天下的廉洁能干之人,没有不受到激励的。
鲁阳的蛮人围攻北魏的湖阳,抚军将军李崇率领军队击败了他们,斩杀了鲁北燕;北魏将蛮人一万多户迁徙到幽州、并州各州以及北方六镇,这些蛮人不久就反叛向南逃奔,各地官府派兵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把他们全部斩杀了。
闰月丁巳日,北魏顿丘匡公穆亮去世。
齐东昏侯的宠臣孙文明等人,虽然得到了赦免令,仍然感到内心不安。五月乙亥日夜,孙文明率领数百名党徒,借着运送芦苇火把的机会,携带兵器闯入南、北掖门发动叛乱。他们焚烧了神虎门、总章观,攻入卫尉府,杀死了卫尉洮阳愍侯张弘策。前军司马吕僧珍在殿内当值,率领宫中警卫部队抵抗叛军,但无法击退他们。梁武帝身穿军装来到前殿,说:“叛贼连夜来袭,说明他们人数不多,天亮后就会逃跑。”下令敲响五鼓(古代用于报时或召集军队的鼓声)。领军将军王茂、骁骑将军张惠绍听到变故,急忙率领军队赶来救援,叛贼才四散逃走;朝廷派兵追捕,把他们全部诛杀了。
江州刺史陈伯之,不识字,收到公文诉状后,只会写一个大大的“诺”字。遇到事务,由典签口头传达他的意思,任免决策都由主事者决定。豫章人邓缮、永兴人戴永忠曾对陈伯之有旧恩,陈伯之任命邓缮为别驾,戴永忠为记室参军。河南人褚緭住在建康,一向品行不端,仕途不顺,曾多次去拜见尚书范云,但范云没有礼遇他。褚緭大怒,私下对亲信说:“齐明帝建武年间以后,民间出身的人都变成了权贵,我有什么罪而被抛弃!如今天下刚刚建立,饥荒不断,战乱不知何时会发生。陈伯之手握强兵驻守江州,又不是皇上的旧臣,心中肯定会有疑虑;而且火星停留在南斗星附近,难道不是为我而出现的征兆吗!现在如果举事,即使不成功,逃到北魏也能做个河南郡守。”于是褚緭投奔陈伯之,受到陈伯之的格外亲近信任。陈伯之又任命同乡朱龙符为长流参军,这几个人都趁着陈伯之愚昧昏庸,肆意谋取私利。
梁武帝听说后,派陈虎牙私下告诫陈伯之,又派人接替邓缮担任别驾。陈伯之都不接受命令,还上奏说:“朱龙符勇猛善战,邓缮有功绩;朝廷派来的别驾,请任命他为治中。”邓缮于是日夜劝说陈伯之:“朝廷府库空虚,又没有兵器,三个粮仓没有粮食,东部地区百姓饥饿流亡,这是万世难逢的时机,机不可失!”褚緭、戴永忠等人一同赞成这个计划。陈伯之对邓缮说:“现在我就为你上奏,如果还是不被批准,我就和你一起反叛。”梁武帝下令让陈伯之在自己管辖的一郡之内安排邓缮的职务,于是陈伯之召集府州的下属官员说:“我奉齐建安王萧宝寅的命令,率领长江以北的十万义勇军,已经进驻六合,命令我率领江州现有的兵力迅速运粮东下。我蒙受齐明帝的厚恩,誓死报答。”当即下令戒严,让褚緭伪造萧宝寅的书信展示给下属官员看,在厅堂前筑起土坛,歃血结盟。
褚緭劝说陈伯之:“现在举大事,应当招揽有声望的人。长史程元冲,与我们不同心;临川内史王观,是王僧虔的孙子,人品不错,可以征召他担任长史,接替程元冲。”陈伯之听从了他的建议,又任命褚緭为寻阳太守,戴永忠为辅义将军,朱龙符为豫州刺史。王观没有接受任命。豫章太守郑伯伦发动郡兵据城抵抗。程元冲失去官职后,在家中聚集了数百人,趁着陈伯之没有防备,突然闯入厅堂前;陈伯之亲自出来格斗,程元冲战败,逃入庐山。陈伯之秘密派人送信给陈虎牙兄弟,他们都逃奔到盱眙。
戊子日,梁武帝下诏任命领军将军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率领军队讨伐陈伯之。
北魏扬州小岘戍主党法宗袭击大岘戍,攻破了它,俘虏了龙骧将军邾菩萨。
陈伯之听说王茂前来讨伐,对褚緭等人说:“王观既不接受任命,郑伯伦又不肯顺从,我们就要空手受困了。现在先平定豫章,打通南路,多征发民力,增加粮食运输,然后席卷北上,攻打饥饿疲惫的朝廷军队,不用担心不能成功。”六月,陈伯之留下同乡唐盖人守城,亲自率领军队赶赴豫章,攻打郑伯伦,但没能攻克。此时,王茂的军队赶到,陈伯之内外受敌,于是战败逃走,从小路渡过长江,与陈虎牙等人以及褚緭一起逃奔北魏。
梁武帝派身边侍从陈建孙护送刘季连的三个子弟进入蜀地,让他们传达圣旨,慰问刘季连。刘季连接受命令,整理行装准备返回,益州刺史邓元起才得以到任。
起初,刘季连担任南郡太守时,对邓元起不加礼遇。都录朱道琛有罪,刘季连想要杀他,朱道琛逃走藏匿才得以幸免。到这时,朱道琛担任邓元起的典签,劝说邓元起:“益州战乱流离已久,官府和百姓都很穷困。刘益州(刘季连)临近返回时,怎么会派人远道迎接!请允许我先去核查,沿途迎接你,否则,万里路途的粮食物资,不容易筹集到。”邓元起同意了。朱道琛到达益州后,言语不恭敬,又逐一拜访府州的官员士人,见到器物就抢夺,有得不到的,就说:“早晚都会归别人所有,何必苦苦珍惜!”于是军府上下非常恐惧,认为邓元起到任后一定会诛杀刘季连,灾祸会牵连到自己,都争相向刘季连进言。刘季连也信以为真,又害怕过去对邓元起无礼,于是召集军队清点人数,总共有十万精锐士兵,不禁叹息说:“占据地势险要之地,手握这样的强兵,进可以辅佐社稷,退不失为刘备那样的人物,舍弃这里又能去哪里呢?”于是召集下属官吏,假称齐宣德太后的命令,聚集军队再次反叛,逮捕朱道琛并杀死了他。征召巴西太守朱士略和涪县令李膺,两人都不接受任命。当月,邓元起抵达巴西,朱士略打开城门迎接他。
在此之前,蜀地百姓大多逃亡,听说邓元起到来,争相出来归附,都声称起兵响应朝廷,军队中新旧士兵加起来有三万多人。邓元起在路上耽搁了很久,粮食断绝,有人劝说他:“蜀地政令松弛,百姓大多谎称生病逃避徭役,如果核查巴西一郡的户籍,趁机惩罚他们,一定会收获丰厚。”邓元起同意了。李膺劝谏说:“使君您前面有强大的敌人,后面没有援军,山区百姓刚刚归附,正在观察您的德行。如果用苛刻的手段纠察他们,百姓一定无法忍受;人心一旦离散,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何必通过逼迫百姓来筹集军粮呢!请允许我出面想办法,不用担心粮食物资不够。”邓元起说:“好。这件事就全部交给你了!”李膺退下后,率领富裕百姓献上军粮,得到三万斛大米。
秋季八月丁未日,梁武帝命令尚书删定郎济阳人蔡法度修改补充王植之注释的旧律,制定《梁律》,又命令他与尚书令王亮、侍中王莹、尚书仆射沈约、吏部尚书范云等九人共同商议确定。
梁武帝一向擅长钟律,便想要整顿雅乐,于是亲自制作了四种乐器,命名为“通”。每台通设置三根弦,黄钟弦用二百七十根丝,长九尺,应钟弦用一百四十二根丝,长四尺七寸四分多一点,中间的十律,按照这个标准依次递减。用通的声音推算月份节气,完全没有差错,而且还能相互和谐。又制作了十二支笛子,黄钟笛长三尺八寸,应钟笛长二尺三寸,中间的十律按照这个标准依次递减,用笛子演奏通的声音,与古代的钟磬律吕对比,都没有差错。于是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制作乐器,配合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种声音,没有不和谐的。在此之前,宫中悬挂的钟磬只有四组镈钟,夹杂着编钟、编磬、衡钟,总共十六架。梁武帝开始下令设置十二组轳钟,每组都配有编钟、编磬,总共三十六架,去掉了衡钟,在宫殿四角摆放建鼓。
北魏孝文帝元宏去世后,前太傅平阳公元丕从晋阳赶来洛阳,于是留在了那里。元丕已经八十多岁了,历经了六位皇帝,官位达到公辅之职,后来却被废为平民。北魏宣武帝因为他是宗室元老,怜悯并礼遇他。乙卯日,任命元丕为三老(古代负责教化的尊长)。
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上奏请求攻打钟离,北魏宣武帝派羽林监敦煌人范绍前往寿阳,共同商议进军与否。元澄说:“需要用兵十万,往返一百天,请朝廷迅速准备粮食和兵器。”范绍说:“现在秋季已近末尾,才开始调发军队,兵器可以集中,但粮食怎么能来得及筹集!有兵无粮,怎么能打败敌人!”元澄沉思了很久,说:“确实像你说的那样。”于是停止了攻打钟离的计划。
九月丁巳日,北魏宣武帝前往邺城。冬季十月庚子日,返回怀地。他与宗室亲信侍从比赛射箭,射程达到三百五十多步,群臣刻石铭文赞美他。甲辰日,返回洛阳。
十一月己未日,梁武帝建立小庙祭祀太祖的母亲,每次祭祀太庙结束后,都用一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她。
甲子日,梁武帝立皇子萧统为太子。
十二月,梁朝将军张嚣之入侵北魏淮南地区,夺取了木陵戍;北魏任城王元澄派遣辅国将军成兴反击,甲辰日,张嚣之战败逃走,北魏重新夺回木陵戍。
刘季连派遣将领李奉伯等人抵抗邓元起,邓元起与他们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过了很久,李奉伯等人战败,返回成都,邓元起进军驻扎在西平。刘季连驱赶劫掠百姓,关闭城门固守。邓元起进军驻扎在蒋桥,距离成都二十里,把军用物资留在郫城。李奉伯等人从小路袭击郫城,攻破了它,邓元起的军备全部丧失。邓元起放弃郫城,直接围攻益州州城;城局参军江希之谋划献城投降,没有成功而被杀。
北魏陈留公主守寡,仆射高肇、秦州刺史张彝都想娶她,公主答应了张彝而拒绝了高肇。高肇大怒,在北魏宣武帝面前诬陷张彝,张彝因此被罢官闲置多年。
这一年,江东地区发生大旱,一斗米价格五千钱,很多百姓饿死。
到了公元503年春季,正月乙卯日,梁武帝任命尚书仆射沈约为左仆射,吏部尚书范云为右仆射,尚书令王亮为左光禄大夫。丙辰日,王亮因正月初一谎称生病不上朝,被削去爵位,废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