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81章 东昏暴政与萧衍起兵

第181章 东昏暴政与萧衍起兵(2 / 2)

冠军将军、骠骑司马陈伯之再次领兵攻打寿阳,北魏彭城王元勰率军抵抗。北魏援军还未抵达,只有汝阴太守傅永率领本郡士兵三千人救援寿阳。陈伯之在淮口防守十分坚固,傅永在距离淮口二十多里的地方,把战船牵到汝水南岸,用水牛牵拉船只,径直向南奔赴淮河,下船后立即渡江;刚登上南岸,南齐的军队也赶到了。恰逢夜色降临,傅永暗中率军入城,元勰十分高兴,说:“我向北眺望已久,担心再也见不到洛阳了,没想到你能赶来。”元勰命令傅永领兵入城,傅永说:“我这次前来,是想击退敌人;如果按照你的命令入城,就是与殿下一同被困在城中,哪里是救援的本意呢!”于是率军驻守在城外。

秋季八月乙酉日,元勰部署将士,与傅永合力在肥口攻打陈伯之,大败敌军,斩首九千级,俘获一万多人。陈伯之脱身逃回南齐,淮南地区于是归入北魏版图。

北魏派遣镇南将军元英领兵救援淮南,大军还未抵达淮南,陈伯之已经兵败,北魏宣武帝召元勰返回洛阳。元勰多次上表请求辞去大司马、兼任司徒的职务,乞求返回中山,宣武帝没有同意。任命元英代理扬州事务,不久后又任命王肃为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持符节接替元英。

甲辰日夜,皇宫后宫发生火灾。当时皇帝外出还未返回,宫内的人无法逃出,宫外的人不敢擅自开门救援;等到宫门打开时,尸体堆积如山,烧毁的宫殿房屋达三千多间。

当时皇帝身边的宠臣都被人们称为“鬼”。有个叫赵鬼的宠臣,能背诵《西京赋》,他对皇帝说:“柏梁台被烧毁后,就建造了建章宫。”皇帝于是大肆兴建芳乐殿、玉寿殿等宫殿,用麝香涂抹墙壁,雕刻装饰极尽华丽精巧。服役的工匠从夜晚忙到天亮,仍赶不上皇帝要求的速度。

后宫的服饰、用具,都挑选极其珍贵奇异的物品,国库中储存的旧有财物,再也满足不了需求。皇帝派人到民间高价收购金银珠宝,价格都比平时高出几倍。建康城的酒税都折算成黄金缴纳,仍然不够用。皇帝下令用黄金凿成莲花图案贴在地上,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说:“这是步步生莲花啊。”又下令征收雉头、鹤氅、白鹭缞等珍贵羽毛制作的服饰。宠臣们趁机谋取私利,征收赋税时按一分索取十分。他们又各自到州县强迫百姓缴纳,收取现钱后却不向上输送,地方官员都不敢说话,只能再次加重赋税搜刮百姓。如此反复不断,前后没有停歇。百姓被压榨得穷困至极,在路上痛哭流涕。

军主吴子阳等人率领军队出三关入侵北魏,九月,与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在长风城交战,吴子阳等人兵败返回。

萧懿率军入京救援时,萧衍派亲信虞安福骑马前去劝说萧懿:“平定叛贼之后,你就会立下无法封赏的大功。在明君贤主手下,这样的功劳尚且难以立足;何况在混乱的朝廷中,你凭什么保全自己!如果叛贼被消灭后,你仍然率领军队进入皇宫,效仿伊尹、霍光废立君主的旧事,这是万世难逢的时机。如果不想这样做,就上奏表请求返回历阳,借口抵御外敌,这样你的威望就能震动朝廷内外,谁敢不听从你!一旦放弃兵权,接受朝廷的丰厚爵位,虽然地位尊贵却失去民心,必定会后悔莫及。”长史徐曜甫也苦苦劝说萧懿,萧懿都没有听从。

崔慧景死后,萧懿担任尚书令。他有九个弟弟:萧敷、萧衍、萧畅、萧融、萧宏、萧伟、萧秀、萧憺、萧恢。萧懿凭借大功位居朝廷中枢,萧畅担任卫尉,掌管宫门钥匙。当时皇帝出入宫廷毫无节制,有人劝说萧懿趁皇帝外出时,起兵废黜他,萧懿没有听从。宠臣茹法珍、王咺之等人畏惧萧懿的威望和权力,对皇帝说:“萧懿将要效仿隆昌年间的旧事(指萧鸾废杀郁林王),陛下的性命危在旦夕。”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徐曜甫得知后,暗中在长江边准备了船只,劝说萧懿向西逃往襄阳。萧懿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哪有尚书令背叛逃亡的道理!”萧懿的弟弟、侄子都为他做好了防备。冬季十月己卯日,皇帝在尚书省赐给萧懿毒药。萧懿临死前说:“我的弟弟在雍州,他是朝廷深深的忧患。”萧懿的弟弟、侄子都逃亡藏匿在街巷之中,没有人告发他们;只有萧融被捕获,处死。

丁亥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录尚书事;元勰坚决推辞,却没有被允许。元勰一向喜爱恬静淡泊,不贪图权势利益。北魏孝文帝重视他的才干,所以对他委以重任,即使有遗诏让他退位,他又被宣武帝挽留。元勰常常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常凄凉地叹息。他仪表优美,端庄严肃如同神明,举止进退合乎礼仪,出入谈笑风生,观看的人都会忘记疲倦。他推崇文学历史,处理完公务的闲暇时间,总是手不释卷地阅读。他小心谨慎,从未有过过失;即使闲居独处,也没有懈怠的神情。他爱护敬重儒雅之士,真心实意地以礼相待。他清正廉洁,生活节俭朴素,家中没有因私事而来的拜见者。

十一月己亥日,北魏东荆州刺史桓晖率军入侵南齐,攻占下笮戍,归附北魏的百姓有二千多户。桓晖是桓诞的儿子。

起初,皇帝怀疑雍州刺史萧衍有谋反的意图。直后荥阳人郑植的弟弟郑绍叔担任萧衍的宁蛮长史,皇帝派郑植以探望郑绍叔为名,前去刺杀萧衍。郑绍叔得知此事后,暗中把消息告诉了萧衍。萧衍在郑绍叔家摆下宴席,调侃郑植说:“朝廷派你来谋害我,今天举行闲宴,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啊。”这话一出口,顿时引的宾主双方都大笑起来。萧衍又让郑植参观城池防御工事、府库、士兵战马、武器装备、船只战舰。郑植告辞返回后,对郑绍叔说:“雍州的实力,不容易谋取。”郑绍叔说:“兄长回去后,详细向天子禀报:如果想要攻取雍州,我郑绍叔请求率领这些部众与他一战!”郑绍叔把郑植送到南岘,两人相互扶持着痛哭一场后分别。

等到萧懿被杀的消息传来,萧衍得知后,便连夜召集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人进入府宅商议对策。王茂是王天生的儿子;柳庆远是柳元景弟弟的儿子。乙巳日,萧衍召集手下僚属说:“昏庸的君主暴虐无道,恶行超过了商纣王,我应当与各位一同除掉他!”当天,萧衍树起军旗召集部众,得到铠甲士兵一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船只三千艘。他下令取出檀溪的竹子、木材建造战舰,用茅草修补船只,所有事情都立刻办妥。将领们争相抢夺船橹,吕僧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船橹,每艘船分配两把,争抢才停止。

当时,南康王萧宝融担任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萧颖胄代理府州事务。皇帝派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领三千士兵前往荆州赴任,让他与萧颖胄合兵袭击襄阳。萧衍得知这个计谋后,派参军王天虎前往江陵,给荆州府州的官员们普遍送去书信,声称:“刘山阳向西进发,将要同时袭击荆州和雍州。”萧衍趁机对各位将佐说:“荆州人向来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怎么会不暗中与我们联合呢!我联合荆州、雍州的兵力,大张旗鼓向东进军,即使让韩信、白起复活,也无法为建康谋划;何况是让昏庸的君主驱使那些‘刀敕’之流呢!”萧颖胄等人收到书信后,犹豫不决。刘山阳抵达巴陵时,萧衍又让王天虎携带书信送给萧颖胄以及他的弟弟南康王友萧颖达。王天虎出发后,萧衍对张弘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最近派王天虎前往荆州,每个人都收到了书信。这次乘坐驿车加急送信,却只给萧颖胄兄弟送去两封,信中只说‘王天虎会当面禀报详情’;等到他们询问王天虎时,他却无话可说。王天虎是萧颖胄的心腹亲信,他们必定会认为萧颖胄与王天虎一起隐瞒事情,那么人人都会产生怀疑。刘山阳被众人的言论迷惑,必定会与萧颖胄相互猜忌,这样萧颖胄进退两难无法自证清白,必然会落入我的计谋之中。这就是用两封空信平定一个州啊。”

刘山阳抵达江安县后,迟疑徘徊了十多天,不再继续西进。萧颖胄对此十分恐惧,可一时也想不出对策,便连夜派人叫来西中郎城局参军安定人席阐文、咨议参军柳忱,关闭书房秘密商议。席阐文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江陵人向来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兵力悬殊,就算能攻取雍州,也必定无法控制;即便真的控制了,到最后也不会被朝廷容忍。如今如果杀掉刘山阳,与雍州一同起兵,拥立天子以号令诸侯,那么霸业就能成功了!刘山阳迟疑不前,是因为不信任我们。现在砍下王天虎的头送给她,他的疑虑就能消除。等他进城后再设法除掉他,没有不成功的。”柳忱说:“朝廷的狂妄悖乱日益严重,京城的达官贵人没有不吓得缩手屏息的。现在我们幸好远离京城,才能暂时保全自身安稳。雍州的事情,朝廷原本是想借刘山阳之手来削弱我们。难道没看到萧懿尚书令的下场吗?他率领数千精兵,最终还是被一群奸邪小人陷害,灾祸接连不断。‘记住过去的教训,才能作为未来的借鉴。’况且雍州士兵精锐、粮草充足,萧衍将军雄姿盖世,必定不是刘山阳能抵挡的。如果刘山阳兵败,荆州又会背负作战失利的罪责,到时候进退两难,应当慎重考虑啊。”萧颖达也劝说萧颖胄采纳席阐文等人的计策。第二天清晨,萧颖胄对王天虎说:“你和刘辅国(刘山阳)相识,现在不得不借你的头一用!”于是斩杀王天虎,把他的头颅送给刘山阳看,同时征调百姓的车辆、耕牛,声称要出动步兵征讨襄阳。刘山阳对此是大喜过望。

甲寅日,刘山阳抵达江津,独自乘车、身着便服,率领几十个随从前往拜见萧颖胄。萧颖胄让前汶阳太守刘孝庆等人在城内埋伏士兵,刘山阳一进门,就被当场斩杀在车中。副军主李无履收拢残余部众请求投降。

柳忱是柳世隆的儿子。萧颖胄担心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会不同意起兵计划,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柳忱,柳忱说:“这很容易!最近夏侯详前来求婚,我还没有答应他。”于是柳忱把女儿嫁给夏侯详的儿子夏夔,然后把起兵的谋划告诉了夏侯详,夏侯详表示同意。乙卯日,萧颖胄以南康王萧宝融的名义下令戒严,又下令赦免囚徒,施行恩惠,颁布奖赏条例。丙辰日,任命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丁巳日,任命萧颖胄为都督行留诸军事。萧颖胄有器量和格局,自从发动大事以来,虚心待人、托付重任,众人都真心归附他。因为别驾南阳人宗夬以及同郡中兵参军刘坦、咨议参军乐蔼深受州中百姓的信任推崇,军府的谋划部署,每件事都向他们咨询。萧颖胄、宗夬各自捐献私人的钱财粮食,还借贷富人的财物来资助军需。长沙寺的僧人向来富有,铸造了数千两黄金龙埋在地下,萧颖胄派人取出这些黄金,以补充军费。

萧颖胄派人把刘山阳的头颅送给萧衍,并且说现在年月不利,应当等到明年二月再进军。萧衍回复说:“起兵之初,所依靠的是士兵们一时的勇猛锐气。事情接连推进,还担心众人产生疑虑和懈怠;如果驻军等待一百天,必定会出现懊悔和变故。况且十万大军驻扎不动,粮草自然会耗尽;如果有年轻人提出不同意见,大事就会失败。何况部署已经确定,怎么能中途停止呢!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违背太岁方位出征,难道还要等待合适的年月吗!”

戊午日,萧衍上表劝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萧宝融没有同意。十二月,萧颖胄与夏侯详向建康的文武百官以及各州郡的长官发布檄文,列举皇帝萧宝卷以及梅虫儿、茹法珍的罪行。萧颖胄派遣冠军将军天水人杨公则向湘州进军,西中郎参军南郡人邓元起向夏口进军。军主王法度因按兵不动被免职。乙亥日,荆州的将佐再次劝说萧宝融称帝,萧宝融仍然没有同意。夏侯详的儿子骁骑将军夏亶担任殿中主帅,夏侯详暗中召唤他,夏亶从建康逃回到江陵。壬辰日,萧宝融宣称奉德皇太后的诏令:“南康王应当继承皇位,但目前还需等待清理宫廷,暂时不举行登基大典;可封他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授黄钺,允许他选拔文武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的建制保持不变。等大军进抵京城附近,相关官员备好皇帝的车驾前往奉迎。”

竟陵太守新野人曹景宗派亲信劝说萧衍,建议迎接南康王到襄阳建都,先正式登基称帝,然后再进军讨伐;萧衍没有听从。王茂私下对张弘策说:“现在把南康王放在别人手中,他们扶持天子来号令诸侯,您前进就会被别人驱使,这难道是长远之计吗!”张弘策把这话告诉了萧衍,萧衍说:“如果将来大事不能成功,我们本来就会和他们一同灭亡;如果能够取胜,那么我们的威望就会震动天下,谁敢不听从我们,难道还会平庸地受别人支配吗!”

起初,陈显达、崔慧景叛乱时,人心不安。有人向上庸太守杜陵人韦睿询问时事,韦睿说:“陈显达虽然是老将,但不是能顺应天命的人才;崔慧景虽然经历过一些事情,但懦弱而缺乏军事才能;他们被灭族是理所当然的。能够平定天下的人,大概一定是我们州的将领吧?”于是韦睿派遣两个儿子主动去结交萧衍。等到萧衍起兵,韦睿率领本郡士兵二千人日夜兼程赶来投奔。华山太守蓝田人康绚率领本郡士兵三千人前往投奔萧衍。冯道根当时正在为母亲守丧,听说萧衍起兵,便率领同乡中能当兵的子弟全部前去投奔。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也起兵响应萧衍,柳惔是柳忱的哥哥。

皇帝萧宝卷得知刘山阳被杀的消息后,下诏讨伐荆州、雍州。戊寅日,任命冠军长史刘浍为雍州刺史;派遣骁骑将军薛元嗣、制局监暨荣伯率领军队,以及运载粮草的一百四十多艘船只,护送郢州刺史张冲,让他抵御西边的起义军。薛元嗣等人鉴于刘山阳的死,怀疑张冲会背叛朝廷,因此不敢前进,停留在夏口的江边;听说西边的军队即将到来,才一同进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正要返回建康,抵达郢州时,皇帝下令让他留守鲁山,并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张冲与房僧寄结盟,派遣军主孙乐祖率领数千人协助房僧寄防守鲁山。

萧颖胄写信给武宁太守邓元起,招他前来归附。张冲一向厚待邓元起,众人都劝说邓元起返回郢州,邓元起当众大声说:“朝廷暴虐无道,诛杀辅政大臣,奸邪小人掌权,士大夫的正道已经断绝。荆、雍二州一同发动大事,还担心不能成功吗!况且我的老母亲在西边,如果事情失败,我正好在昏庸的朝廷中被杀,也能避免不孝的罪名。”当天就整理行装上路,抵达江陵后,担任西中郎中兵参军。

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动军队自保,不知道该归附哪一方。杨公则攻克巴陵后,进军白沙,张宝积感到恐惧,便请求投降,杨公则进入长沙,安抚接纳了他。

这一年,北秦州刺史杨集始率领一万多人从汉中向北进发,计划收复原来的领地。北魏梁州刺史杨椿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进驻下辩,写信给杨集始,向他陈明利害关系,杨集始于是又率领一千多名部下投降北魏。北魏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返回武兴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