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72章 萧道成篡宋:刘宋终局与南齐开篇

第172章 萧道成篡宋:刘宋终局与南齐开篇(2 / 2)

丁卯日,萧道成入宫守卫朝堂,命令侍中萧嶷代替自己镇守东府,抚军行参军萧映镇守京口。萧映是萧嶷的弟弟。戊辰日,朝廷内外实行戒严。己巳日,朝廷任命郢州刺史武陵王刘赞为荆州刺史。庚午日,任命右卫将军黄回为郢州刺史,统领前锋各路军队讨伐沈攸之。

起初,萧道成任命长子萧赜为晋熙王刘燮的长史,代理郢州事务,修缮武器装备防备沈攸之。等到朝廷征召刘燮为扬州刺史,任命萧赜为左卫将军,与刘燮一同东下建康。刘怀珍对萧道成说:“夏口是军事要地,应当选派合适的人镇守。”萧道成写信给萧赜说:“你入朝后,应当挑选一位文武双全且与你心意相合的人,将郢州的事务委托给他。”萧赜于是推荐刘燮的司马柳世隆代替自己。萧道成任命柳世隆为武陵王刘赞的长史,代理郢州事务。萧赜将要出发时,对柳世隆说:“沈攸之一旦发动叛乱,烧毁夏口的船只,沿长江东下,就无法控制了。如果能让沈攸之留下来攻打郢州城,他一定不能迅速攻克。你在城内坚守,我在城外支援,一定能击败他。”等到沈攸之起兵反叛,萧赜行军到寻阳,还没有接到朝廷的指令,手下众人想加速赶路奔赴建康,萧赜说:“寻阳地处长江中游,靠近京城附近。如果留驻湓口,对内可以保卫朝廷,对外可以支援夏口,占据有利地形,控制西南地区,今天我们在这里会师,是上天的安排。”有人认为湓口城小难以坚守,左中郎将周山图说:“如今我们占据长江中游,作为四方的援军,不能因为城池小就认为难以坚守;如果众人齐心协力,江山都可以作为城墙壕沟。”庚午日,萧赜侍奉刘燮镇守湓口;萧赜将所有事务都委托给周山图。周山图截取过往船只的木板建造城楼和了望塔,设立水栅,十天之内就全部准备就绪。萧道成得知后,高兴地说:“萧赜真是我的好儿子!”于是任命萧赜为西讨都督。萧赜上表举荐周山图为军副。当时江州刺史邵陵王刘友镇守寻阳,萧赜认为寻阳城不足以坚守,上表请求将刘友转移到湓口一同镇守,留下江州别驾豫章人胡谐之防守寻阳。

湘州刺史王蕴因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到达巴陵时,与沈攸之结下深厚的交情。当时沈攸之还没有起兵,王蕴路过郢州,想趁萧赜出城吊唁他母亲时发动叛乱,占据郢州城。萧赜得知了他的计划,所以没有出城吊唁。王蕴返回建康,到达东府时,又想趁萧道成出城吊唁时发动叛乱,萧道成也没有出城。王蕴于是与袁粲、刘秉秘密谋划诛杀萧道成,将领黄回、任候伯、孙昙瓘、王宜兴、卜伯兴等人都参与了这个密谋。卜伯兴是卜天与的儿子。

萧道成起初得知沈攸之起兵的消息后,亲自前往拜访袁粲,袁粲推辞不见。通直郎袁达对袁粲说“不应该表现出与萧道成的分歧”,袁粲说:“他如果以君主年幼、时局艰难为由,像平定桂阳王叛乱时那样,劫持我进入皇宫,我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一旦与他一同留在宫中,再想反对他就难了!”萧道成于是召来褚渊,与他同坐一席,每件事都必定拉着褚渊一起商议。当时刘韫担任领军将军,在门下省值班;卜伯兴担任直阁将军,黄回等各位将领都出兵驻守新亭。

起初,褚渊担任卫将军时,因母亲去世离职,朝廷多次催促他复职,他都没有答应。袁粲向来有很高的声望,亲自前往劝说,褚渊才答应复职。等到袁粲担任尚书令时,因母亲去世离职,褚渊恳切地劝说他复职,袁粲最终没有答应,褚渊因此怨恨他。等到沈攸之起兵反叛,萧道成与褚渊商议对策。褚渊说:“西边的叛乱,一定不会成功,您应当先防备朝廷内部的变故。”袁粲的密谋确定后,准备告诉褚渊;众人认为褚渊与萧道成向来关系友好,不可以告诉他。袁粲说:“褚渊与他虽然友好,难道能容忍他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如今如果不告诉他,事情平定后就应当除掉他。”于是将密谋告诉了褚渊,褚渊立即将此事报告给萧道成。

萧道成也事先得知了袁粲的密谋,派遣军主苏烈、薛渊、太原人王天生率领军队协助袁粲镇守石头城。薛渊坚决推辞,萧道成强迫他前往,薛渊不得已,只好哭着拜别,萧道成说:“你靠近石头城,日夜都能往返,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而且又有什么可推辞的?”薛渊说:“我不知道您能否保证与袁粲和睦相处?如今我前往石头城,与他合作就辜负了您,不与他合作就会立即遭受祸患,怎么能不伤心!”萧道成说:“派遣你前往,正是因为你能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事情,让我没有西边的后顾之忧。你只需努力办事,不用多说。”薛渊是薛安都的侄子。萧道成又任命骁骑将军王敬则为直阁将军,与卜伯兴共同统领宫廷禁军。

袁粲谋划假传太后的命令,让刘韫、卜伯兴率领宫廷禁军在朝堂攻打萧道成,黄回等将领率领所属军队接应。刘秉、任候伯等人一同赶赴石头城,原本约定壬申日夜里发动叛乱,刘秉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傍晚时分就开始收拾行装;临走时,他喝羹汤,不小心洒在胸口上,双手颤抖无法控制。还没有到天黑,他就带着妇女家眷,全家逃奔石头城,手下的部曲有几百人,队伍声势浩大,挤满了道路。到达石头城后,见到袁粲,袁粲惊讶地说:“为什么这么匆忙赶来?现在大事要失败了!”刘秉说:“能见到您,就算死一万次也没有遗憾!”孙昙瓘得知后,也逃奔到石头城。丹阳丞王逊等人跑去告诉萧道成,袁粲的密谋因此彻底败露。王逊是王僧绰的儿子。

萧道成秘密派人告诉王敬则。当时宫门已经关闭,王敬则想打开宫门出去,卜伯兴部署军队严密防备,王敬则于是锯开自己住处的墙壁,才得以出去,到中书省逮捕刘韫。刘韫已经整理好军队装备,点燃蜡烛照亮自己。见到王敬则突然到来,惊慌地起身迎接,说:“兄长为什么能在夜里来看我?”王敬则呵斥他说:“你这小子竟敢谋反!”刘韫抱住王敬则,王敬则用拳头殴打他的脸颊,将他打倒在地并杀死了他,又杀死了卜伯兴。苏烈等人占据仓城抵抗袁粲。王蕴得知刘秉已经逃跑,叹息说:“事情无法成功了!”于是狼狈地率领几百名部曲前往石头城。原本约定打开石头城的南门进入,当时天色昏暗,薛渊占据城门向他们射箭。王蕴认为袁粲已经战败,立即溃散逃跑。

萧道成派遣军主会稽人戴僧静率领几百人前往石头城协助苏烈等人,从仓门进入,与苏烈等人合力攻打袁粲。孙昙瓘骁勇善战,朝廷军队有一百多人战死。王天生拼死作战,才得以与叛军相持,从亥时一直打到丑时,戴僧静分兵攻打石头城的西门,放火烧毁了城门,袁粲与刘秉在城东门,见到火光燃起,想返回府中。刘秉与他的两个儿子刘俣、刘陔翻越城墙逃跑。袁粲走下城墙,点燃蜡烛照亮自己,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本来就知道一根木头无法支撑即将崩塌的大厦,只是为了名节才走到这一步。”戴僧静趁天黑独自翻越城墙进入,袁最察觉到有陌生人,便用身体保护袁粲,戴僧静径直上前用刀砍杀。袁粲对袁最说:“我没有失去忠臣的气节,你没有失去孝子的本分!”于是父子二人都被杀死。百姓为他们感到悲哀,为此编了歌谣说:“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刘秉父子逃到额檐湖,被追兵抓获,斩首示众。任候伯等人都乘船赶赴石头城,到达时,朝廷的军队已经集结,无法进入,于是骑马返回。

黄回部署好军队,约定第二天清晨率领所属军队从御道直接前往台门攻打萧道成。得知事情败露后,就不敢发动进攻。萧道成仍然像以前一样安抚他。王蕴、孙昙瓘都逃跑藏匿起来,朝廷先抓获了王蕴,将他斩首,其余袁粲的党羽都没有追究。

袁粲的典签莫嗣祖为袁粲、刘秉传递密谋信息,萧道成召来责问他说:“袁粲谋反,你为什么不禀报?”莫嗣祖说:“我地位低下没有见识,只知道报答恩情,怎么敢泄露他的大事!如今袁公已经死了,我坚守道义不求活命。”王蕴的宠臣张承伯藏匿王蕴,萧道成都赦免了他们并加以任用。

袁粲平时生活简朴淡泊,但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喜欢饮酒,爱好吟诗作赋,身居重要职位,却不肯处理政务;下属官员每次前往请示决断事务,他有时还高声吟咏来应对。他闲暇时就高枕而卧,家中没有杂乱的宾客,不与外界事务接触,因此最终遭遇失败。

裴子野评论说:袁景倩(袁粲),是民众所敬仰的国家杰出人才,接受了先帝托付的重任;他的智慧不足以铲除奸邪之人,权力不足以应对变故,在国家衰败之际,不能扶助危局。等到国家政权摇摇欲坠,朝代即将更替之时,在小小的石头城内,不惜牺牲生命也不推辞,这只是坚守了普通人的气节,却没有成为国家栋梁的才能!

甲戌日,朝廷实行大赦。

乙亥日,朝廷任命尚书仆射王僧虔为左仆射,新任中书令王延之为右仆射,度支尚书张岱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王奂为丹阳尹。王延之是王裕的孙子。

刘秉的弟弟刘遐担任吴郡太守。司徒右长史张瑰,是张永的儿子,因父亲去世在吴郡守丧,张家向来豪强大盛,萧道成派张瑰伺机除掉刘遐。恰逢刘遐召张瑰前往太守府,张瑰率领十多名部曲径直进入书房,擒获刘遐并将其斩首,郡中无人敢有异动。萧道成得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张瑰的堂叔、领军将军张冲,张冲说:“张瑰以全家百口的性命做赌注,这一出手就大获成功了。”萧道成立即任命张瑰为吴郡太守。

萧道成转移到阅武堂驻扎,仍然把重兵交给黄回,让他率军西进,同时给黄回配备了自己的心腹亲信。黄回向来与王宜兴不和,担心王宜兴告发自己的密谋,闰月辛巳日,黄回借故逮捕王宜兴并将其斩首。各位将领都说黄回手握重兵必定会反叛,宁朔将军桓康请求独自前往刺杀他,萧道成说:“你们有什么可怀疑的!他成不了大事。”

沈攸之派遣中兵参军孙同等五位将领率领三万人作为前锋,司马刘攘兵等五位将领率领二万人紧随其后;又派遣中兵参军王灵秀等四位将领分兵从夏口出发,占据鲁山。癸巳日,沈攸之抵达夏口,自恃兵力强盛,面露骄色。他认为郢城弱小,不值得攻打,声称“想要问候安西将军”,暂时在黄金浦停泊,派人告诉柳世隆说:“我奉太后的命令,将要暂时返回都城。你既然一同辅佐国家,想必能理解我的心意。”柳世隆说:“你率军东下的消息,我们早已听闻。郢城只是个小城,只能自我防守而已。”宗俨之劝说沈攸之攻打郢城;臧寅认为:“郢城兵力虽少但地势险要,进攻和防守的形势不同,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攻克的。如果不及时进军,会挫伤士气、损害军威,如今顺长江长驱直入,用不了几天就能取胜。一旦攻克都城、摧毁敌军根基,郢城自然无法坚守!”沈攸之采纳了他的计策,打算留下部分军队防守郢城,自己率领主力东下。乙未日,即将出发时,柳世隆派人在西渚挑战,前军中兵参军焦度在城楼上肆意辱骂沈攸之,言语十分污秽。沈攸之大怒,改变计策下令攻打郢城,命令各路军队登陆烧毁城外的村落,修筑长长的围城工事,日夜不停地攻城。柳世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沈攸之无法攻克郢城。

萧道成命令吴兴太守沈文秀统领吴郡、钱唐的军事事务。沈文秀逮捕了沈攸之的弟弟、新安太守沈登之,并诛杀了他的宗族。

乙未日,朝廷任命后军将军杨运长为宣城太守;从此,太宗明帝的宠臣再也没有人留在宫廷中枢任职了。

沈约评论说:“君主身居帝位,深居九重宫殿,与群臣相隔遥远,宫廷门户的守卫职责,本应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然而,君主因亲近而产生恩惠,因恩惠而巩固信任,宠臣们没有让人畏惧的姿态,却有易于亲近的表象。孝建、泰始年间,君主独揽大权,但刑罚政令繁杂混乱,难以全面贯通,君主把了解民情、处理事务的权力托付给身边的亲信。这些宠臣能窥探君主的喜怒,揣摩君主的心情,所作所为都迎合君主的心意,行事从未违背君主的旨意;君主认为他们地位低下,觉得他们不会掌握重权。却不知道这些人如同老鼠凭借社庙而显贵,狐狸依靠老虎而逞威,对外没有逼迫君主的嫌疑,对内却能独揽大权,权势倾天下,君主却始终没有察觉。到了太宗明帝晚年,考虑到朝代的兴衰更替,那些有权势的宠臣们惧怕宗室亲戚,想要让年幼的君主孤立无援,以便长久地窃取国家大权,于是制造矛盾,挑起祸端,明帝的弟弟和宗室藩王相继被屠杀,国家政权早早崩溃,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辛丑日,尚书左丞济阳江谧建议授予萧道成黄钺,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

朝廷加授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任命龙骧将军杨文弘为略阳太守。壬寅日,北魏皮欢喜率军攻克葭芦,斩杀杨文度。北魏任命杨难当的族弟杨广香为阴平公、葭芦戍主,下诏命令皮欢喜修筑骆谷城。杨文弘向魏朝上表谢罪,派遣儿子杨苟奴入朝侍奉。北魏任命杨文弘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

乙巳日,萧道成出兵驻扎在新亭,对骠骑参军江淹说:“天下局势纷乱,你认为会怎样发展?”江淹说:“成败取决于德行,而不在于兵力多少。您雄武且有奇谋,这是第一点优势;宽容而仁慈,这是第二点优势;贤能之士都为您竭尽全力,这是第三点优势;民心所向,这是第四点优势;奉天子之命讨伐叛逆,这是第五点优势。沈攸之志向远大但器量狭小,这是他的第一点劣势;有威严却无恩德,这是第二点劣势;士兵人心涣散,这是第三点劣势;士大夫不依附他,这是第四点劣势;孤军深入数千里,却没有同党相助,这是第五点劣势。他即使有十万大军,最终也会被您擒获。”萧道成笑着说:“你过奖了!”南徐州行事刘善明对萧道成说:“沈攸之招兵买马,建造船只、修缮武器,心怀不轨已经十年了。他性格阴险急躁,没有稳重处事的才能;如今起兵叛乱已经几十天了,却犹豫不决、停滞不前。一是因为他不懂用兵策略,二是因为人心离散怨恨,三是因为受到多方牵制,四是因为上天要夺取他的魂魄。我原本担心他轻装疾进、发动突袭,趁我们不备决一死战;如今朝廷大军齐心协力,各地诸侯共同起兵讨伐,他不过是笼中之鸟罢了!”萧赜向周山图询问对沈攸之的看法,周山图说:“我和沈攸之是同乡,多次一同出征作战,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他性格阴险刻薄,士兵们都不依附他,如今他把军队驻扎在坚固的城池之下,这正是士兵们离散的开始。”

到了公元478年春季,正月己酉朔日,文武百官身着军装入朝。

沈攸之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郢城,柳世隆趁机多次击败他。萧赜派遣军主桓敬等人率军占据西塞,为柳世隆提供声援。

沈攸之抓获了郢府法曹南乡人范云,派他送书信入城,还给武陵王刘赞送去一头整牛,给柳世隆送去三十条鱼,都去掉了脑袋。城中众人想杀死范云,范云说:“我的老母亲和幼弟弟,性命都掌握在沈攸之手中,如果违背他的命令,灾祸一定会牵连亲人;今天即便被处死,我也心甘情愿。”于是城中人赦免了他。

沈攸之派遣将领皇甫仲贤攻打武昌,中兵参军公孙方平攻打西阳。武昌太守臧涣向沈攸之投降,西阳太守王毓逃奔湓城。公孙方平占据西阳,豫州刺史刘怀珍派遣建宁太守张谟等人率领一万人进攻他。辛酉日(十三日),公孙方平战败逃走。平西将军黄回等人的军队抵达西阳,逆流而上进发。

沈攸之向来不得人心,只能依靠威势胁迫部众。起初从江陵出发时,每天都有士兵逃跑;等到攻打郢城,三十多天未能攻克,逃跑的士兵逐渐增多;沈攸之日夜骑马巡视各营安抚士兵,但逃跑的人仍未停止。沈攸之大怒,召集各位军主说:“我奉太后的命令,举义兵东下都城。大事如果成功,我们一同佩戴白纱帽(共享富贵);如果失败,朝廷自然会诛杀我的全家,与其他人无关。近来士兵叛逃溃散,都是你们不以为意造成的。我也不能追究叛逃者的罪责,从今以后军中再有叛逃的人,军主承担全部罪责。”于是有一人叛逃,派人追击,追击的人也一去不返,没人敢告发,众人都有了异心。

刘攘兵射箭将投降信送入城中,柳世隆打开城门接纳他;丁卯日夜里,刘攘兵烧毁营寨后撤离。军中看到火光燃起,便争相丢弃铠甲逃跑,将帅无法制止。沈攸之得知后,大怒,咬着胡须咒骂,逮捕了刘攘兵的侄子刘天赐、女婿张平虏,将他们斩首。黎明时分,沈攸之率领部众渡过长江,抵达鲁山,军队彻底溃散,各位将领纷纷逃走。臧寅说:“有幸参与他的事业,却在他失败时抛弃他,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投水而死。沈攸之身边还有几十名骑兵跟随,他向军中宣布命令说:“荆州城中有大量钱财,我们可以一同返回,取来作为军资粮草。”郢城方面没有派兵追击,但溃散的士兵害怕被蛮族劫掠,又重新聚集起来,大约有二万人,跟随沈攸之返回江陵。

张敬儿斩杀沈攸之的使者后,立即整顿军队;侦察到沈攸之东下,便率军袭击江陵。沈攸之派儿子沈元琰与兼长史江乂、别驾傅宣共同守卫江陵城。张敬儿抵达沙桥,观望不前。城中人夜里听到鹤叫,误以为是军队到来,江乂、傅宣打开城门逃走,官吏百姓也纷纷溃散。沈元琰逃奔宠洲,被人杀死。张敬儿进入江陵,诛杀了沈攸之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沈攸之走到距离江陵一百多里的地方,得知江陵已被张敬儿占据,跟随他的士兵全部溃散。

沈攸之无处可去,与儿子沈文和逃到华容地界,两人都在栎树林中上吊自杀;己巳日,村民砍下他们的首级送到江陵。张敬儿将首级放在盾牌上,用青丝覆盖,在城内外示众后,送往建康。张敬儿诛杀了沈攸之的亲信党羽,没收了他的财物几十万,全部据为己有。

起初,仓曹参军金城人边荣,被府中录事侮辱,沈攸之为边荣鞭打处死了录事。等到张敬儿即将抵达江陵时,边荣担任留府司马,有人劝说他向张敬儿投降,边荣说:“我受到沈公的厚恩,一同参与这样的大事,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就改变本心,我做不到!”城池溃败后,士兵将边荣擒获带到张敬儿面前,张敬儿说:“边公为什么不早点来投降!”边荣说:“沈公交代我留守城池,我不忍心弃城而去;本来就不祈求活命,何必多问!”张敬儿说:“死有什么难的!”于是下令将他斩首。边荣欢笑着离去。边荣的门客太山人程邕之抱住边荣说:“我与边公一同游历,不忍心看到边公死去,请求先杀我。”士兵无法行刑,将此事报告给张敬儿,张敬儿说:“求死很容易,为什么不答应!”于是先杀死程邕之,再杀边荣,士兵们没有不流泪的。孙同、宗俨之等人都被处死。丙子日,朝廷解除戒严,任命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萧道成返回东府镇守。丁丑日,任命左卫将军萧赜为江州刺史,侍中萧嶷为中领军。

二月庚辰日,任命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右仆射王延之为左仆射。癸未日,加授萧道成为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诸军事,任命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萧道成上表请求归还黄钺。

吏部郎王俭,是王僧绰的儿子,他神采深邃开阔,喜爱学习且见识广博,年轻时就有担任宰相的志向,当时的舆论也推崇他。萧道成任命王俭为太尉右长史,对他待遇优厚且亲密,无论大事小事都委托给他处理。

三月初十,北魏孝文帝前往代郡的温泉;二十六日,返回都城。

宕昌王弥机刚刚即位。北魏就派遣使者任命弥机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黄回不乐意在郢州任职,坚决请求调任南兖州,于是率领部曲擅自返回,接着,朝廷改任他为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起初,王蕴离开湘州后,湘州刺史南阳王刘翙还未到任,长沙内史庾佩玉代理府中事务。刘翙先派遣中兵参军韩幼宗率军戍守湘州,韩幼宗与庾佩玉不和。等到沈攸之反叛,两人互相猜疑,庾佩玉袭击杀死了韩幼宗。黄回抵达郢州后,派遣辅国将军任候伯代理湘州事务;任候伯擅自杀死庾佩玉,希望以此免除自己的罪责。湘州刺史吕安国到任后,萧道成让吕安国诛杀任候伯。

夏季四月初七,北魏孝文帝前往崞山;初十,返回都城。

萧道成认为黄回终究会制造祸乱;黄回有几千名部曲,萧道成想派人逮捕他,又担心引发叛乱。十四日,萧道成召黄回进入东府。黄回到达后,被安置在外面的书房,萧道成派桓康率领几十人,列举黄回的罪状后将他杀死,同时杀死了他的儿子竟陵相黄僧念。十七日,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代理南兖州事务,不久后让他的弟弟萧晃接替他。

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贵戚以及士人百姓之家不顾门第,与地位低下的人通婚;违反者以违背制度论处。

这时,北魏孝文帝与冯太后亲临虎圈,有一只老虎逃出,爬上阁道,几乎冲到御座前,侍卫们都惊慌溃散;吏部尚书王叡手持长戟抵挡老虎,冯太后称赞他忠诚,便对他更加亲近信任。

六月二十一日,任命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二十四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秋季八月,萧道成认为从大明年间以来,官府和民间都崇尚奢侈,便上奏请求撤销御府,精简二尚方负责雕琢装饰的器物和玩赏之物;十八日,又上奏禁止民间浮华虚伪的各种行为,共十七条。二十二日,任命萧赜为领军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九月初一,发生日食。

萧道成想招揽当时的贤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夜里召见骠骑长史谢朏,屏退左右侍从后与他交谈,谈了很久,谢朏却一言不发;当时只有两个小孩拿着蜡烛,萧道成担心谢朏为难自己,于是拿过蜡烛打发小孩离开,谢朏仍然一言不发;萧道成只好召唤左右侍从进来。谢朏是谢庄的儿子。

太尉右长史王俭明白萧道成的意图,有一天,请求单独进见萧道成说:“功劳太高而无法获得赏赐,古今都是如此。以您现在的地位,想要始终做臣子,可能吗?”萧道成严肃地打断他的话,但神情中透着温和。王俭于是说:“我承蒙您的特殊关照,所以才敢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您为什么要如此坚决地拒绝呢!宋氏丧失德行,除了您谁还能拯救天下!但人心浅薄,不能长久依靠;您如果稍微拖延,就会失去民心。到那时不仅大业会永远沉沦,您自身也难以保全。”萧道成说:“你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王俭说:“您现在的名分和地位,本来就是普通的宰相,应当在礼仪上超越其他诸侯,略微显示出变革的迹象。应当先让褚公知道这件事,我请求奉命去转告他。”萧道成说:“我会亲自去。”过了几天,萧道成亲自拜访褚渊,两人亲切地交谈了很长时间,才对他说:“我梦见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官职。”褚渊说:“现在刚刚授予您太尉之职,恐怕一两年内不会再变动;而且吉祥的梦未必很快就会应验。”萧道成返回后,把褚渊的话告诉了王俭。王俭说:“褚渊还是不明白道理啊。”于是王俭倡议加授萧道成为太傅,授予黄钺,让中书舍人虞整起草诏书。

萧道成的亲信任遐说:“这是大事,应当告知褚公。”萧道成说:“如果褚公不同意,怎么办?”任遐说:“褚彦回(褚渊)贪生怕死、保全妻子儿女,没有非凡的才能和高尚的气节,我能制服他。”褚渊果然没有提出异议。

初二,朝廷下诏加授萧道成为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允许他佩剑穿鞋上殿,入朝时不用小步快走,朝拜时不用直呼其名,同时保留他原有的使持节、太尉、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南徐州刺史等职务。萧道成坚决推辞特殊的礼仪待遇。又任命扬州刺史晋熙王刘燮为司徒。

初四,太傅萧道成任命萧映为南兖州刺史。

冬季十月初三,任命萧晃为豫州刺史。初五,朝廷抓获孙昙瓘,将他杀死。这时,北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前来南朝访问。

二十八日,南朝立谢氏为皇后。皇后是谢庄的孙女。

十一月十九日,临澧侯刘晃因谋反罪被处死,他的党羽也都被诛杀。刘晃是刘秉的侄子。二十日,改封南阳王刘翙为随郡王。

十二月,北魏冯太后忌恨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诬陷他准备向南叛逃;十九日,诛杀李惠及其妻子、子弟。冯太后因猜疑而夷灭的家族有十多家,而李惠在任期间政绩良好,魏国人尤其为他感到冤枉惋惜。

这时,尚书令王僧虔上奏说:“朝廷的礼乐制度,大多违背了正统的典章。大明年间就用宫廷的悬挂乐器搭配鞞鼓、拂鼓演奏,节奏虽然协调,但恐怕违背了高雅的体式。此外,如今的清商乐,实际上源自铜爵台的音乐,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三位先祖的风雅遗韵,至今仍在耳边回响,京城洛阳和江东地区都十分推崇,适中平和、典雅庄重,没有比这更优秀的音乐了。但随着人们情感变化和欣赏趣味转移,清商乐逐渐衰落,十几年来,失传的曲目将近一半,民间争相创作新的歌曲杂曲,繁杂淫靡没有极限,应当命令有关部门加以整理补充。”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一年,北魏怀州刺史高允因年老多病请求返回乡里,不久后朝廷又派安车将他征召到平城,任命他为镇军大将军、中书监;高允坚决推辞,朝廷没有同意。他可以乘车进入宫殿,朝贺时不用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