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72章 萧道成篡宋:刘宋终局与南齐开篇

第172章 萧道成篡宋:刘宋终局与南齐开篇(1 / 2)

刘宋朝廷真的是风雨飘摇呀!叛乱是一场接一场,停不下来,所有的政权都是从内部开始崩塌的。到了公元476年到公元478年又发生了那些事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公元476年春季,正月己亥日,刘宋皇帝前往籍田举行亲耕仪式,同时宣布大赦天下。

二月,北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依仗皇帝的恩宠违法乱纪,被罢免官职和爵位,贬为士兵。有所倚仗,行事目无法纪,必定会遭受祸患。

夏季六月,北魏冯太后私生活不端,因李弈被处死而怨恨显祖太上皇,便在暗中派人下毒谋害他。辛未日,显祖太上皇驾崩。壬申日,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承明。显祖太上皇被安葬在金陵,谥号为献文皇帝。

北魏大司马、大将军代郡人万安国因假传诏令杀害神部长奚买奴,被赐死。

戊寅日,北魏任命征西大将军、安乐王拓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宜都王拓跋目辰为司徒,南部尚书李欣为司空。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行使皇帝权力。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冯熙因自己是外戚,坚决推辞朝廷内的职务;于是朝廷任命他为都督、洛州刺史,仍保留侍中、太师的职位。

显祖太上皇的神位被供奉到太庙,有关部门上奏请求按照旧例,对太庙中负责祭祀事务的官员全部赐予爵位。秘书令广平人程骏上书说:“分封诸侯、划分土地,是帝王重视的大事,要么依据亲属关系或贤能程度,要么依据功劳大小,从未听说过因神位入太庙而对百官进行封爵的。皇家过去的做法,只是一时的恩典,怎么能作为长久的制度呢!”冯太后认为他说得对,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对大臣们说:“凡是商议事情,都应当依据古代的典章制度发表正确的意见,怎能只遵循旧例呢!”完事后,赏赐给程骏一套衣服和二百匹丝帛。

冯太后生性聪慧敏锐,通晓文字计算,熟悉国家政务,衣着朴素,饮食比旧例减少了十分之七八;但她生性猜忌残忍,富有权术。北魏孝文帝性情极为孝顺,能够顺从冯太后的心意。国家事务无论大小,都取决于冯太后。冯太后常常独自决断政务,不再向孝文帝禀报。她所宠信的宦官高平人王琚、安定人张祜、杞嶷、冯翊人王遇、略阳人苻承祖、高阴人王质,都依仗权势专擅朝政。张祜官至尚书左仆射,被封为新平王;王琚官至征南将军,被封为高平王;杞嶷等人也官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被封为公、侯,获得的赏赐数以万计,还被赐予铁券,承诺免除死罪。此外,太卜令姑臧人王睿得到冯太后的宠幸,被越级提拔为侍中、吏部尚书,封为太原公。秘书令李冲,虽然凭借才能得到晋升,但也借助了冯太后的私人宠爱,获得的赏赐多得无法计算。冯太后对外还礼遇有声望的大臣东阳王拓跋丕、游明根等人,待遇极为优厚,每次褒奖赏赐王睿等人时,总是让拓跋丕等人一同参与,以此表明自己不偏私。拓跋丕是烈帝的玄孙;李冲是李宝的儿子。

冯太后因自己行为不端,害怕别人议论自己,手下大臣的言语稍有可疑之处,就将其处死。但她对所宠信的身边人,如果犯了小过错,必定会加以鞭打,有时甚至鞭打一百多下;但她没有隔夜的怨恨,不久后就会像当初一样对待他们,有的人甚至因为受到鞭打而更加富贵。因此,身边的人即使受到惩罚,始终没有背叛她的想法。

乙亥日,南朝加授萧道成为尚书左仆射,任命刘秉为中书令。

这时,杨运长、阮佃夫等人对建平王刘景素的忌恨越来越深,刘景素于是与录事参军陈郡人殷沵、中兵参军略阳人垣庆延、参军沈颙、左暄等人谋划自保的计策。他派人往返建康,结交有才能和力量的人,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军韩道清、长水校尉郭兰之、羽林监垣祗祖,都暗中与他勾结;那些失意的武士,没有不投靠他的。当时皇帝喜欢独自到郊外游玩,曹欣之谋划占据石头城,趁皇帝外出时发动叛乱。韩道清、郭兰之想要劝说萧道成趁皇帝夜间外出时,劫持皇帝迎接刘景素,如果萧道成不同意,就将他除掉;刘景素常常禁止他们,让他们暂缓行动。杨运长、阮佃夫隐约听到了这些计划,派粗鄙之人周天赐假装投靠刘景素,劝说他起兵反叛。刘景素识破了这个计谋,砍下周天赐的首级送到朝廷。

秋季七月,垣祗祖率领数百人从建康逃奔京口,声称京城已经溃散混乱,便劝说刘景素迅速进军。刘景素相信了他的话,戊子日,占据京口起兵反叛,前来投奔他的士人百姓有上千人。杨运长、阮佃夫得知垣祗祖叛逃后,立即下令实行戒严。己丑日,派遣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左军将军兰陵人李安民率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率领水军,前往讨伐刘景素;辛卯日,又任命南豫州刺史段佛荣为都统。萧道成知道黄回有二心,所以让李安民、段佛荣与他一同前往。黄回私下告诫自己的士兵:“路上遇到京口的军队,不要交战。”萧道成驻守在玄武湖,冠军将军萧赜镇守东府。

始安王刘伯融、都乡侯刘伯猷,都是建安王刘休仁的儿子,杨运长、阮佃夫忌恨他们年长,于是假传诏令将他们赐死。

刘景素想要扼守竹里来抵抗朝廷的军队。垣庆延、垣祗祖、沈颙都说:“现在天气干旱炎热,朝廷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把他们引诱到这里,以逸待劳,可以一战取胜。”殷沵等人坚决反对,但没有成功。任农夫等人抵达后,放火烧毁了城镇。垣庆延等人相互观望,没有斗志;刘景素本来就缺乏威望和谋略,惊慌失措之下都不知该怎么办。黄回迫于段佛荣的监督,又看到京口的军队势力薄弱,于是没有发动叛乱。张保停泊在西渚,刘景素身边的几十名勇士,自发联合起来,进攻水军。甲午日,张保战败身亡,但其他将领没有率军接应,这些勇士又被朝廷的军队击败。朝廷的军队逼近京口城下后,沈颙首先率领部众逃跑,垣祗祖紧随其后,其余各路军队相继溃退,只有左暄在万岁楼下与朝廷的军队奋力作战;但他所率领的兵力非常薄弱,最终无法抵抗而溃散。乙未日,朝廷的军队攻克京口。黄回的军队率先入城,他因自己曾发誓不杀诸王,于是把刘景素交给殿中将军张倪奴。张倪奴擒获刘景素后将他斩首,并杀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同党垣祗祖等数十人都被处死。萧道成赦免了黄回、高道庆,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责,像以前一样安抚他们。当天,朝廷解除戒严。丙申日,实行大赦。

起初,巴东、建平的蛮族反叛,沈攸之派遣军队讨伐他们。等到刘景素反叛,沈攸之紧急追回峡中的军队赶赴建康。巴东太守刘攘兵、建平太守刘道欣怀疑沈攸之有谋反的图谋,率领军队封锁峡口,不让军队东下。刘攘兵的儿子刘天赐担任荆州西曹,沈攸之派刘天赐前往劝说刘攘兵。刘攘兵得知刘景素确实反叛后,于是解除武装请罪,沈攸之像以前一样对待他。刘道欣坚守建平,刘攘兵劝说他,但他不听从,于是刘攘兵与讨伐蛮族的军队一起进攻并斩杀了他。

甲辰日,北魏孝文帝追尊他的母亲李贵人为思皇后。

八月丁卯日,南朝立皇弟刘翙为南阳王,刘嵩为新兴王,刘禧为始建王。

庚午日,南朝任命给事黄门侍郎阮佃夫为南豫州刺史,留守京城。

九月戊子日,南朝赐骁骑将军高道庆死。

冬季十月辛酉日,任命吏部尚书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

十一月戊子日,北魏任命太尉、安乐王拓跋长乐为定州刺史,司空李欣为徐州刺史。

到了公元477年春季,正月乙酉朔日,北魏改年号为太和。

己酉日,略阳氐族人王元寿聚集五千多户人家,自称冲天王;二月辛未日,北魏秦、益二州刺史尉洛侯率军击败了他。

三月庚子日,北魏任命东阳王拓跋丕为司徒。

起初,苍梧王(宋后废帝)在东宫时,喜欢攀爬漆制的帐竿,能爬到离地面一丈多高的地方;他喜怒无常,东宫主帅无法制止。太宗明帝多次下令让陈太妃严厉鞭打他。等到他即位后,对内畏惧皇太后、陈太妃,对外忌惮各位大臣,行为丝毫不敢放纵。自从举行加冠仪式后,内外对他的约束逐渐松弛,他开始频繁外出游玩。起初出宫时,还会整顿仪仗卫队。不久后就抛弃车马,率领身边几个人,有时到郊外荒野,有时进入市井街巷。陈太妃常常乘坐青犊车,跟随在他后面监督管束。后来他骑着轻装马匹远行一二十里,陈太妃再也追不上他;仪仗卫队也害怕惹祸上身,不敢追寻,只能整顿队伍,在别处等候观望。

起初,太宗明帝曾把陈太妃赏赐给宠臣李道儿,后来又把她接回宫中,生下了苍梧王。因此苍梧王每次微服出行,都自称“刘统”,有时称“李将军”。他常常穿着短衣长裤,军营官署、街巷胡同,没有他不去的地方;有时在客舍过夜,有时在路边午睡,随意冲撞仆役,还和他们做买卖,有时遭到怠慢侮辱,也欣然接受。凡是各种鄙俗的事情,比如裁衣服、做帽子,他看一眼就会;从未吹过篪,拿起来就能吹出韵律。等到京口叛乱被平定后,他更加骄横放纵,没有一天不出宫,要么傍晚出去清晨返回,要么清晨出去傍晚回来。跟随他的人都手持长矛,路上的行人男女以及犬马牛驴,遇到他们没有不被伤害的。搞得民间陷入了恐慌,商贩都停止了经营,白天也紧闭门户,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针、椎、凿、锯等器具,他时刻带在身边,稍有不顺心,就用这些器具杀人剖腹,一天不杀人,就闷闷不乐;宫廷内外的人都惶恐不安,连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阮佃夫与直阁将军申伯宗等人谋划趁苍梧王到江乘打猎时,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召回仪仗卫队,关闭城门,派人逮捕并废黜他,拥立安成王刘准为帝。事情败露,甲戌日,苍梧王逮捕阮佃夫等人并将他们处死。

皇太后多次教训告诫苍梧王,苍梧王很不高兴。恰逢端午节,皇太后赏赐给他一把毛扇。苍梧王嫌弃扇子不够华丽,就命令太医煮毒药,想要毒死皇太后。身边的人劝阻他说:“如果做了这件事,你就必须做孝子守丧,再也不能随意外出游玩了!”苍梧王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六月甲戌日,有人告发散骑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长史沈勃、游击将军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苍梧王亲自率领卫士,突袭这三家,将他们全部处死,还进行了剖腹肢解,连婴儿也没有放过。沈勃当时正在守丧的茅屋里,苍梧王的随从还没到,他就挥刀独自上前。沈勃知道自己无法幸免,伸手揪住苍梧王的耳朵,唾骂他说:“你的罪行超过了夏桀、商纣,被杀的日子不远了。”随后被杀死。当天,朝廷实行大赦。

苍梧王曾径直闯入领军府。当时天气炎热,萧道成白天赤裸着上身睡觉。苍梧王让萧道成站在室内,在他的肚子上画了个靶心,拉满弓箭准备射他。萧道成拱手说道:“老臣没有罪。”身边的人王天恩说:“领军将军的肚子大,是个好靶子;一箭就射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靶子可射了;不如用没有箭头的骲箭射他。”苍梧王于是改用骲箭射,正好射中萧道成的肚脐。他扔掉弓箭大笑说:“我的箭法怎么样!”苍梧王忌惮萧道成的威望名声,曾亲自磨长矛,说:“明天就杀了萧道成!”陈太妃骂他说:“萧道成对国家有功,如果杀了他,谁还会为你效力呢!”苍梧王才作罢。

萧道成既忧虑又恐惧,秘密与袁粲、褚渊谋划废黜苍梧王,另立新君。袁粲说:“皇上年幼,小过错容易改正。伊尹、霍光那样废立君主的事情,不是末世所能做的;即使成功了,最终也不会有保全自身的地方。”褚渊沉默不语。领军功曹丹阳人纪僧真对萧道成说:“如今朝廷行事猖狂,人人都无法自保;天下百姓的期望,不在袁粲、褚渊身上,明公怎么能坐以待毙!存亡的关键,希望你仔细考虑。”萧道成认为他说得对。

有人劝说萧道成逃到广陵起兵反叛。萧道成的长子萧赜,当时担任晋熙王长史,代理郢州事务,萧道成想让萧赜率领郢州的军队东下,二人在京口会师。萧道成秘密派遣亲信刘僧副告诉他的堂兄、代理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说:“很多人劝我向北据守广陵,恐怕这不是长远之计。如今秋风即将到来,你如果能与垣东海(垣荣祖)稍微骚扰一下北方的敌人,那么我的各种计划就能实施了。”他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东海太守垣荣祖。刘善明说:“宋氏即将灭亡,无论愚笨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北方的敌人如果被频繁骚扰,反而会成为你的祸患。明公您英明神武,超越世人,只应当静观其变,抓住时机奋发行动,功业自然就能成就,不可以远离根基之地,使自己陷入困境。”垣荣祖也说:“领军府距离皇宫只有一百步,您如果逃跑,别人怎么会不知道!如果单人匹马轻装出行,广陵人关闭城门不接纳您,您打算去哪里!您现在只要迈出家门一步,恐怕立即就会有人去皇宫告发,大事就失败了。”纪僧真说:“皇上虽然无道,但国家几代人奠定的根基仍然稳固。您的全家老少,向北逃亡必定无法全部带走。即使占据了广陵城,天子身居深宫,发号施令,称您为叛逆,您又如何躲避!这不是万全之策。”萧道成的族弟、镇军长史萧顺之以及次子、骠骑从事中郎萧嶷,都认为:“皇上喜欢独自在路上行走,在这方面谋划,容易成功;在外州起兵,很少有能取胜的,只会让家人先遭受祸患。”萧道成于是放弃了逃跑的计划。

东中郎司马、代理会稽郡事务的李安民想拥戴江夏王刘跻在东方起兵,萧道成制止了他。

越骑校尉王敬则暗中与萧道成结交,夜里穿着青色衣服,趴在路边,为萧道成侦察苍梧王的行踪。萧道成命令王敬则暗中勾结苍梧王身边的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十五人,在宫殿里窥探时机。

秋季七月丁亥日夜里,苍梧王微服出行到领军府门口。身边的人说:“整个领军府的人都睡着了,为什么不翻墙进去?”苍梧王说:“我今晚想在别的地方玩乐,应该等到明天晚上。”员外郎桓康等人在领军府门内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戊子日,苍梧王乘坐没有帷盖的车子,与身边的人在台冈比赛跳跃。随后前往青园尼寺,傍晚时分,到新安寺偷狗,找昙度道人把狗煮了。他喝醉了酒,返回仁寿殿睡觉。杨玉夫一直很受苍梧王的宠爱,到这时苍梧王突然憎恨他,见到他就咬牙切齿地说:“明天就杀了你这个小子,取出你的肝肺!”当天夜里,苍梧王命令杨玉夫观察织女渡河,说:“看到了就报告我;看不到,就杀了你!”当时苍梧王出入没有规律,皇宫内各阁门夜里都不关闭,侍卫们害怕遇到他,不敢出来;负责守卫的士兵也都逃避躲藏,内外没有人管束。这天夜里,王敬则出宫去了。杨玉夫趁苍梧王熟睡之际,与杨万年拿起他的防身刀割下了他的首级。他们命令厢房里演奏乐曲的陈奉伯把首级藏在袖子里,按照常规的出行仪式,假传诏令打开承明门,出宫后把首级交给了王敬则。王敬则骑马疾驰到领军府,敲门大喊,萧道成担心是苍梧王欺骗他,所以不敢开门。王敬则把首级扔到墙上,萧道成洗净首级查看清楚后,才穿上军装骑马出宫,王敬则、桓康等人都跟随在他身后。进入皇宫,到了承明门,他们谎称是外出回来。王敬则担心宫里的人看到,就用刀环堵住门上的小孔,大声急促地叫门,门开后进入宫中。以前的夜晚,苍梧王每次开门,守门的人都吓得发抖,不敢抬头看,到这时他们没有产生怀疑。萧道成进入宫殿,殿内的人都惊慌恐惧。不久后听到苍梧王死了,众人都高呼万岁。

己丑日清晨,萧道成穿着军装站在殿庭的槐树下,以皇太后的名义召集袁粲、褚渊、刘秉入宫商议大事。萧道成对刘秉说:“这是您的家事,应该如何决断?”刘秉没有回答。萧道成的胡须和鬓发都竖了起来,目光如电。刘秉说:“尚书省的各种事务,可以交给我处理;军队的调度安排,全部委托给领军将军。”萧道成接着推让给袁粲,袁粲也不敢接受。王敬则拔出佩刀,在坐榻旁边跳跃着说:“天下的事情都应该由萧公决定!谁敢说一句话,就让他的血染红我的刀!”他还亲手拿起白纱帽戴在萧道成头上,让他即位,说:“今天谁敢再反对!事情必须趁热打铁!”萧道成严肃地呵斥他说:“你根本不懂!”袁粲想说话,却被王敬则呵斥,只好作罢。褚渊说:“除了萧公没有人能解决这件事。”于是亲手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萧道成。萧道成说:“你们都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我怎么能推辞呢!”于是商议决定,准备好皇帝的车驾前往东城,迎接安成王刘准即位。于是士兵们手持长刀拦住袁粲、刘秉等人,他们都大惊失色地离开了。刘秉出宫后,在路上遇到堂弟刘韫,刘韫打开车门迎接他并问道:“今天的事情,应该归兄长主持吧?”刘秉说:“我们已经把权力推让给领军将军了。”刘韫捶胸顿足地说:“兄长的肉里难道没有血吗!今年我们家族就要被灭门了!”

当天,以皇太后的名义,列举苍梧王的罪行,说:“我秘密命令萧领军运用高明的谋略除掉他。安成王刘准,应当君临天下。”追封刘昱为苍梧王。皇帝的仪仗卫队到达东府门时,安成王命令守门的人不要开门,等待袁司徒到来。袁粲到了之后,安成王才进入皇宫居住。壬辰日,安成王即位为皇帝,当时年仅十一岁。改年号,实行大赦。将苍梧王安葬在郊坛西边。这时,北魏京兆康王拓跋子推去世。

甲午日,萧道成出宫镇守东府。丙申日,朝廷任命萧道成为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袁粲升任中书监;褚渊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刘秉升任尚书令,加授中领军;任命晋熙王刘燮为扬州刺史。刘秉起初认为尚书省处理各种政务,自己以宗室身份担任尚书令,天下就不会发生变故;不久后萧道成同时总揽军政大权,安排自己的心腹亲信,任免官员独断专行,褚渊向来依附他,刘秉和袁粲只能拱手听命。辛丑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仆射。丙午日,任命武陵王刘赞为郢州刺史;萧道成改兼南徐州刺史。

八月壬子日,北魏实行大赦。

癸亥日,朝廷下诏命令袁粲镇守石头城。袁粲性情淡泊沉静,每次接到朝廷的任命,常常坚决推辞;直到被逼迫得无法推辞,才就职。到这时他知道萧道成有篡夺皇位的野心,暗中想要图谋他,便立即接受了任命。

起初,太宗明帝让陈昭华抚养顺帝;戊辰日,顺帝尊奉陈昭华为皇太妃。

丙子日,北魏下诏说:“工匠、商人、奴仆,各有自己的名分;但有关部门放纵滥权,使他们有的沾染了世俗的不良风气。从今以后,家族中有服役人员的,只能由本部丞管理;如果有功劳的人,不受此规定限制。”

萧道成坚决辞让司空一职;庚辰日,朝廷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乙酉日,北魏修改制定法律政令。

戊申日,朝廷封杨玉夫等二十五人为侯、伯、子、男等爵位。

冬季十月,氐族首领杨文度派遣他的弟弟杨文弘袭击北魏的仇池,攻克了该地。

起初,北魏徐州刺史李欣,在显祖太上皇时期担任仑部尚书,信任重用卢奴县令范檦。李欣的弟弟左将军李瑛劝谏他说:“范檦能以美色取悦他人,以财物拉拢他人,轻视道德信义而看重权势利益;听他说话很动听,观察他的行为却很阴险,不早点与他断绝关系,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李欣没有听从,还将自己内心的机密之事都告诉了范檦。

尚书越黑,与李欣都受到显祖太上皇的宠信,共同掌管选拔官员的部门。李欣因私情任用亲信担任地方州官,越黑向显祖太上皇揭发了这件事,两人因此产生矛盾。不久后,李欣揭发越黑以前担任监藏官时,盗用官府财物,越黑因此被罢黜为守门士兵。越黑对李欣心怀怨恨,连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过了一年,越黑重新入朝担任侍中、尚书左仆射,再次掌管选拔官员的事务。

等到显祖太上皇驾崩,越黑向冯太后进谗言,称李欣专横跋扈,于是冯太后将李欣外放为徐州刺史。范檦知道冯太后怨恨李欣,便告发李欣图谋反叛朝廷。冯太后征召李欣回到平城审问,李欣辩解没有反叛之事,冯太后传召范檦前来作证。李欣对范檦说:“你现在诬陷我,我还有什么话好说!但你受到我的恩惠如此深厚,竟然忍心这样做!”范檦说:“我受到您的恩惠,比得上您受到李敷的恩惠吗!您能忍心对李敷下毒手,我为什么不能忍心对您这样做!”李欣感慨地叹息说:“我不听从李瑛的劝告,后悔也来不及了!”赵黑又在暗中罗织李欣的罪名,丙子日,朝廷诛杀李欣及其儿子李令和、李令度;赵黑之后才恢复了正常的饮食睡眠。

十一月癸未日,北魏征西将军皮欢喜等三位将军率领四万军队攻打杨文弘。

丁亥日,北魏怀州百姓伊祁苟自称是尧的后代,在重山聚集民众发动叛乱;洛州刺史冯熙率军讨伐并消灭了叛军。冯太后想将全城的百姓全部诛杀,雍州刺史张白泽劝谏说:“罪魁祸首和叛逆党羽,已经全部被斩首示众;城中难道没有忠诚善良、守信用的人吗,为什么不分清黑白,全部诛杀!”冯太后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十二月,北魏皮欢喜的军队抵达建安,杨文弘弃城逃跑。

起初,沈攸之与萧道成在大明、景和年间一同在宫廷内任职,关系十分亲密友好,萧道成的女儿嫁给了沈攸之的儿子中书侍郎沈文和为妻。沈攸之在荆州任职时,直阁将军高道庆的家在华容,他请假回家,路过江陵,与沈攸之比试槊术发生争执。高道庆骑马疾驰返回建康,声称沈攸之反叛的迹象已经明显,请求率领三千人袭击他。执政大臣都认为不可行,萧道成还担保沈攸之不会反叛。杨运长等人憎恨沈攸之,秘密与高道庆谋划派遣刺客杀害沈攸之,但没有成功。恰逢苍梧王被弑杀,主簿宗俨之、功曹臧寅劝说沈攸之趁此机会起兵反叛。沈攸之因为他的长子沈元琰在建康担任司徒左长史,所以没有发动起兵。臧寅是臧凝之的儿子。

当时杨运长等人已经不在朝廷中枢任职,萧道成派遣沈元琰将苍梧王杀人剖腹的器具展示给沈攸之看。沈攸之认为萧道成的名望和地位一向在自己之下,如今突然专擅朝廷大权,因此心中愤愤不平,对沈元琰说:“我宁愿像王陵那样为忠义而死,也不愿像贾充那样苟且偷生。”但他也没有来得及起兵。于是沈攸之上表祝贺新君即位,趁机留下了沈元琰。

雍州刺史张敬儿,向来与沈攸之的司马刘攘兵关系友好,他怀疑沈攸之将要发动叛乱,就秘密向刘攘兵询问。刘攘兵没有明说,只是送给张敬儿一只马镫,张敬儿于是开始防备沈攸之。

沈攸之有一封十几行的密信,常常藏在铠甲的衣角,说这是明帝与他约定的誓约。沈攸之将要起兵时,他的妾崔氏劝谏说:“您年纪已经大了,为什么不为全家老少考虑!”沈攸之指着铠甲衣角的密信给她看,并且声称有太后的使者到来,赐给他蜡烛,他切开蜡烛,得到太后的手令,上面写着:“国家大事,全部委托给您。”于是沈攸之率领军队发布檄文,派遣使者邀请张敬儿以及豫州刺史刘怀珍、梁州刺史梓潼人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内史王文和一同起兵反叛。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都斩杀了沈攸之的使者,迅速上表朝廷报告此事;王文和不久后放弃巴陵郡逃奔夏口。范柏年、姚道和、庾佩玉都持观望态度。姚道和是后秦高祖姚兴的孙子。

辛酉日,沈攸之派遣辅国将军孙同等将领相继率军东下。沈攸之写信给萧道成,信中说:“少帝昏庸狂乱,你应当与各位大臣秘密商议,共同禀报太后,下令废黜他;为什么勾结他身边的亲信,亲自实施弑杀君主的叛逆行为,甚至不举行葬礼,导致尸体生蛆,虫子爬到门外?凡是身为臣子的人,谁不感到惋惜和震惊!此外,你更换朝廷的旧臣,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皇宫的钥匙,都由你的家人掌管。我不知道霍光、诸葛亮的遗训难道就是这样的吗!你既然有篡夺宋国江山的野心,我怎么敢放弃申包胥那样的忠义气节呢!”朝廷得知此事后,一片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