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64章 盱眙血战与魏宫惊变:元嘉时代的终章

第164章 盱眙血战与魏宫惊变:元嘉时代的终章(2 / 2)

这时,北魏世祖拓跋焘对景穆太子拓跋晃的哀悼之情始终不减,中常侍宗爱害怕自己被处死,二月初五,便弑杀了世祖。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隐瞒丧事不对外公布。兰延、和疋认为皇孙拓跋濬年幼,想拥立年长的君主,便征召秦王拓跋翰,将他安置在秘密房间;薛提则认为拓跋濬是嫡皇孙,不可废黜。几人商议许久仍未决定。

宗爱得知后,因自己曾得罪景穆太子,且一向厌恶秦王拓跋翰,而且自己与南安王拓跋余关系交好,便秘密从皇宫便门迎拓跋余进入禁宫,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兰延等人因宗爱出身低贱,没产生怀疑,都跟随他入宫。宗爱预先让三十名宦官手持兵器在禁宫埋伏,兰延等人入宫后,被逐个逮捕捆绑并斩首;又在永巷杀死秦王拓跋翰,拥立拓跋余为帝。随后,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承平,尊赫连皇后为皇太后,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

二月二十一日,南朝宋立皇子刘休仁为建安王。

三月十三日,北魏将太武皇帝拓跋焘安葬在金陵,庙号世祖。

宋文帝刘义隆听说北魏世祖去世,便开始重新谋划北伐,鲁爽等人也再次劝说他。文帝向群臣征询意见,太子中庶子何偃认为:“淮水、泗水流域的几个州伤痕尚未恢复,不应轻易行动。”文帝不听。何偃是何尚之的儿子。

夏季,五月十九日,宋文帝下诏说:“残暴的胡虏凶恶至极,自古以来便如此;如今不用我们动用武力,他们已遭上天诛杀。拯救百姓、扫除污秽,现在正是时机。可下令骠骑将军、司空二府,各自部署所属军队,东西呼应。对归降并建立功勋的人,依据功劳给予奖赏。”

于是派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统领冀州刺史张永等人进军碻磝,鲁爽、鲁秀、程天祚率领荆州四万精兵出兵许昌、洛阳,雍州刺史臧质率领部众奔赴潼关。张永是张茂度的儿子。沈庆之坚决劝谏反对北伐,文帝因他持不同意见,就不让他随军出征。

此时,青州刺史刘兴祖上疏,他认为:“黄河以南地区因饥荒粮食匮乏,野外没有可劫掠的物资;倘若胡虏各城坚守,不是十天一个月能攻克的。大军滞留,运输粮草的负担会很重;应抓住时机乘势行动,事情贵在迅速。如今胡虏君主刚死,又临近暑季,其国内猜疑纷扰,无暇远征。我认为应长驱直入中山,占据那里的险要关口。冀州以北地区,百姓生活尚算富足,加上麦子即将成熟,依靠当地物资供应会很容易,向往正义的人,一定会响应我们。若中原震动,黄河以南地区自然会崩溃瓦解。

我请求率领青州、冀州七千士兵,派将领统领,直插胡虏心腹之地。如果前锋获胜,张永及黄河以南的各路军队应立即渡过黄河,使声威与实力同时彰显,同时设立地方长官,安抚刚归附的百姓,向西据守太行山,向北封锁军都关,根据事态发展调遣军队,依据情况授予官职,百姓因畏惧威严、欣喜恩宠,定会全心归附。若能成功,统一北方指日可待;若不能获胜,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现在已督促军队整装待发,等候陛下的诏令。”

文帝的意图只在于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所以没有采纳刘兴祖的建议。文帝又派员外散骑侍郎琅邪人徐爰随军前往碻磝,负责传达朝廷旨意、授予将领们作战策略,遇事临时宣布。

此时,尚书令何尚之因年老请求退休,退居方山。议论的人都认为何尚之不会坚守退隐的志向。不久后,朝廷多次下诏书敦促劝谕,六月初一,何尚之重新出来任职。御史中丞袁涉收录自古以来有隐居事迹却不留姓名的人,编撰成《真隐传》,以此讥讽何尚之。

秋季,七月,张永等人抵达碻磝,领兵包围城池。

七月十六日,南朝宋将汝阳王刘浑改封为武昌王,淮阳王刘彧改封为湘东王。

起初,潘淑妃生下始兴王刘濬,元皇后(袁齐妫)生性好妒,因潘淑妃受文帝宠爱,怨恨交加而去世,此后潘淑妃专掌后宫事务。因此太子刘劭十分厌恶潘淑妃和刘濬。刘濬害怕日后遭祸,便刻意讨好刘劭,刘劭也逐渐与他亲近。

吴兴女巫严道育,自称能不吃粮食、服食丹药,还能驱使鬼神;她通过东阳公主(文帝之女)的婢女王鹦鹉出入公主府。严道育对东阳公主说:“神灵将会赐符节给公主。”公主夜里睡觉时,看见一道流光像萤火虫一样,飞进书箱,打开一看,得到两颗青珠;从此公主与刘劭、刘濬都对严道育深信不疑。

刘劭、刘濬都有很多过失,多次被文帝责备;他们让严道育向神灵祈祷,想让自己的过失不被文帝知晓。严道育说:“我已向上天陈情请求,一定不会泄露。”刘劭等人恭敬地侍奉她,称她为“天师”。后来,三人便与严道育、王鹦鹉及东阳公主的家奴陈天与、黄门陈庆国一起施行巫蛊之术,用玉石雕刻成文帝的形象,埋在含章殿前;刘劭还提拔陈天与为队主。

东阳公主去世后,王鹦鹉按惯例应出嫁,刘劭、刘濬担心巫蛊之事泄露,刘濬的府中僚属吴兴人沈怀远,一向受刘濬厚待,便将王鹦鹉嫁给沈怀远做妾。

文帝听说陈天与担任队主,就责备刘劭说:“你任用的队主、副队主,难道都是家奴吗?”刘劭害怕,赶紧写信告诉刘濬。刘濬回信说:“那人如果一直追查此事,正好可以加速他的死期,或许这是天大的喜事的开端。”刘劭、刘濬之间往来的书信,常称文帝为“彼人”,有时叫“其人”,称江夏王刘义恭为“佞人”。

王鹦鹉此前与陈天与私通,嫁给沈怀远后,担心事情泄露,便告诉刘劭,让他秘密杀死陈天与。陈庆国害怕,就说:“巫蛊之事,只有我和陈天与负责传达往来。现在陈天与死了,我肯定危险了!”于是将巫蛊之事全部报告给文帝。文帝大为震惊,立即派人逮捕王鹦鹉;查封她的家产时,查获刘劭、刘濬的书信几百封,全是诅咒、巫蛊的内容;又挖出了埋在地下的玉人,文帝命令有关部门彻底追查此事。严道育逃走,没有抓获。

此前,刘濬从扬州刺史任上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后来庐陵王刘绍因生病被解除扬州刺史职务,刘濬认为自己必定能重新担任这一职务。但文帝却任用了南谯王刘义宣,刘濬很不高兴,便请求镇守江陵(今湖北江陵),文帝同意了。刘濬入朝觐见后,文帝派他返回京口,处理留守事务,他到京口几天后,巫蛊之事便败露了。

文帝终日叹息,对潘淑妃说:“太子贪图富贵,还能理解;虎头(刘濬的小名)也这样做,真是我没想到的。你们母子哪能一天没有我啊!”随后派宫中使者严厉斥责刘劭、刘濬,二人惶恐不安,无言以对,只知认罪道歉。文帝虽然十分愤怒,但仍不忍心治他们的罪。

此时,南朝宋各路军队攻打碻磝,开辟了三条攻城道路:张永等人负责东路,济南太守申坦等人负责西路,扬武司马崔训负责南路。三路大军攻打了几十天,都未能攻克。八月初五,北魏军队从地道暗中出城,烧毁崔训的军营及攻城器具;八月初七,又烧毁东路军营及攻城器具;不久后再摧毁崔训的攻城道路。

张永连夜撤去包围撤军,没有告知其他将领,士兵惊慌混乱;北魏军队趁机进攻,南朝宋士兵死伤遍地。萧思话亲自前往前线,增加兵力攻打十多天,仍未攻克。当时,青州、徐州庄稼歉收,军粮短缺。八月二十一日,萧思话命令各路军队退驻历城(今山东济南),斩杀崔训,将张永、申坦关进监狱。

此时,鲁爽抵达长社,北魏守将秃髡幡弃城逃走。臧质在襄阳近郊驻军,没有按时进军,只派冠军司马柳元景率领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人前往潼关,柳元景等人进军占据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派司马马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萧承之之子)领兵向长安进发。北魏冠军将军封礼从浢津南渡黄河,赶赴弘农。九月,北魏司空高平公儿乌干驻守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驻守河内,

这时,吐谷浑王慕利延去世,树洛干的儿子拾寅继位,开始居住在伏罗川(今青海贵德西南);拾寅派使者向南朝宋请求册封,同时也向北魏请求册封。九月十一日,南朝宋任命拾寅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北魏任命拾寅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

九月十四日,鲁爽与北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在大索交战,击败拓跋仆兰,进而攻打虎牢。后来鲁爽听说碻磝方向的宋军败退,便与柳元景一起领兵撤退。萧道成、马汪等人听说北魏援军将至,也撤军赶赴仇池。接着,南朝宋下诏解除萧思话的徐州刺史职务,改任他为冀州刺史,镇守历城(今山东济南)。

宋文帝刘义隆因将领们多次出兵却无战功,认为不能只责怪张永等人,便给萧思话下诏说:“胡虏已乘胜进军,眼看就要到严冬了,倘若他们胆敢来送死,我父子兄弟自会亲自抵挡。说起这些更让人气愤!可将此诏拿给张永、申坦看。”又写信给江夏王刘义恭说:“早知道这些将领如此无能,后悔当初没拿刀逼着他们出战。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不久后,刘义恭上奏请求罢免萧思话的官职,文帝批准了。

北魏南安隐王拓跋余因自己并非按正常继承顺序登基,便厚赏下属,想以此收买人心;短短一个月内,国库就空虚了。他还喜好酗酒、沉迷歌舞与打猎,不关心朝政。宗爱身任宰相,总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事务,掌管宫廷宿卫,可随意召见公卿,专权跋扈日益严重。拓跋余对此感到担忧,便开始谋划剥夺他的权力;宗爱对此十分愤怒。

冬季,十月初一,拓跋余夜里到东庙祭祀,宗爱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前去将他弑杀,并且隐瞒了丧事,只有羽林郎中代郡人刘尼知晓此事。刘尼劝宗爱拥立皇孙拓跋濬,宗爱震惊地说:“你真是个大傻瓜!皇孙若继位,难道会忘记正平年间拓跋晃被冤杀之事吗!”刘尼问:“如果这样,现在该立谁呢?”宗爱说:“等回到皇宫,再从诸王中选贤能的人拥立。”

刘尼担心宗爱发动变乱,便秘密将情况告知殿中尚书源贺。源贺当时与刘尼共同掌管宫廷宿卫,便与南部尚书陆丽(陆俟之子)商议说:“宗爱已拥立南安王,现在又杀了他。如今又不肯立皇孙,这将对国家不利。”于是二人决定密谋,共同拥立皇孙拓跋濬。

十月初三,源贺与尚书长孙渴侯部署重兵守卫皇宫,派刘尼、陆丽到皇家苑囿中迎接皇孙。陆丽将拓跋濬抱到马上,进入平城,源贺、长孙渴侯打开宫门迎接。刘尼骑马返回东庙,大声呼喊:“宗爱弑杀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基为帝,有诏书命令,宫廷宿卫将士都返回皇宫!”众人都高呼万岁。随后抓获宗爱、贾周等人,领兵入宫,侍奉皇孙拓跋濬即位。拓跋濬登上永安殿,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兴安。随后,将宗爱、贾周处以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并诛灭其三族。

此时,西阳五水流域的各蛮族叛乱,从淮水、汝水到长江、沔水流域,都受到蛮族侵扰。南朝宋下诏命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统领江、豫、荆、雍四州军队讨伐蛮族。

这时,北魏任命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授仪同三司。十一月,拓跋寿乐、长孙渴侯因争夺权力,都被赐死。

十一月十八日,北魏广阳简王拓跋建、临淮宣王拓跋谭都去世。

十一月十九日,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母亲闾氏去世。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在位时,任命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等到文成帝即位,古弼、张黎的建议不合皇帝旨意,被降为外都大官;后来二人因有怨言,且家人告发他们施行巫蛊之术,都被诛杀。

十一月二十七日,南朝宋庐陵昭王刘绍去世。

这时,北魏追尊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追尊文成帝的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奉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此时,陇西屠各人王景文反叛北魏,自行任命王侯;北魏统万镇(今陕西靖边北)守将南阳王拓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拔统领四州军队讨伐平定叛乱,将王景文的党羽三千多家迁徙到赵、魏地区(今河北、河南一带)。

十二月初三,北魏将恭皇后安葬在金陵。

北魏世祖拓跋焘晚年时,佛教禁令逐渐松弛,民间常有私下信奉佛教的人。等到文成帝即位,群臣大多请求恢复佛教。十二月初十,北魏下诏:各州、郡、县中百姓聚居的地方,可各自修建一座佛塔;百姓若想当和尚,允许出家。大州可出家五十人,小州四十人。于是此前被毁坏的佛塔,大多得以修复。文成帝亲自为沙门师贤等五人剃发,任命师贤为道人统(佛教最高长官)。

十二月十二日,北魏任命乐陵王拓跋周忸为太尉,南部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陆丽因有拥立文成帝的功劳,所以受到皇帝的亲信重用,朝中大臣无人能比,被赐爵平原王。陆丽推辞说:“陛下是国家的正统继承人,本就该继承皇位;我顺应天命迎接陛下,是臣子的常规职责,不敢贪天之功来求取重赏。”他多次推辞,文成帝都不允许。陆丽又说:“我父亲侍奉先帝,忠诚勤勉,功绩显着。如今他已年老,我希望将我的爵位授给他。”文成帝说:“我身为天下之主,难道不能让你们父子都成为王吗!”

十二月十三日,将陆丽的父亲建业公陆俟的爵位晋升为东平王。文成帝又下令封陆丽的妻子为王妃,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陆丽极力推辞,文成帝更加赞赏他。

北魏任命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射,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二人都晋升为王爵。文成帝赏赐群臣时,对源贺说:“你可任意选取赏赐。”源贺推辞说:“南方、北方尚未平定,国库不能空虚。”文成帝坚持要赏,源贺才只选了一匹战马。

文成帝即位时,高允参与了拥立密谋,陆丽等人都受到重赏,唯独高允没有得到赏赐,但他终身没有提及此事。十二月十九日,拓跋周忸因事被赐死。当时北魏法律严酷,源贺上奏说:“谋反家族中,十三岁以下且未参与谋反的男子,应免除死刑,没入官府为奴。”文成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这时,江夏王刘义恭返回朝廷。

十二月二十六日,南朝宋任命刘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仍保留录尚书事的职务。

起初,北魏进入中原后,使用《景初历》(三国曹魏杨伟编制);世祖攻克沮渠氏(北凉)后,得到赵匪攵编制的《玄始历》,当时人认为这部历法更精密,这一年,北魏开始推行《玄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