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12章 淮南一叛与孙权临终托孤

第112章 淮南一叛与孙权临终托孤(1 / 2)

魏纪七

公元250年

夏季,五月,魏国任命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起初,会稽人潘夫人受到吴王的宠爱,生下小儿子孙亮,吴王很疼爱他。全公主已经和太子孙和有矛盾,想预先给自己找个靠山,便多次称赞孙亮的美德,并把丈夫的侄子全尚的女儿嫁给了孙亮。吴王因为鲁王孙霸结党营私陷害兄长,心里也十分厌恶他,对侍中孙峻说:“子弟不和睦,臣下分帮结派,将会像袁家那样败亡,被天下人耻笑。如果只立一人为太子,怎么会不乱呢!”于是有了废黜孙和、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但还犹豫了好几年。孙峻是孙静的曾孙。

秋季,吴王把太子孙和软禁起来。骠骑将军朱据见状,赶忙劝谏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加上他本性仁孝,天下人都归心于他。从前晋献公因为听信骊姬而导致申生死亡,汉武帝因为相信江充而使戾太子冤死,臣私下担心太子承受不了这样的忧愁,即使将来立起思子之宫,也没有什么用了!”但是吴王不听。随后,朱据和尚书仆射屈晃率领众将官们头抹泥、自绑双手,连日到宫门请求释放孙和;吴王登上白爵观,看到这情景,心里非常厌恶,就命令朱据、屈晃等人“不要无事找事”。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各自上书恳切劝谏,朱据、屈晃也坚持劝谏不止;吴王大怒,就下令将陈正、陈象灭族。又把朱据、屈晃拉进宫殿,两人仍然口头劝谏,叩头流血,言辞语气毫不屈服。吴王下令各打他们一百杖,将朱据降职为新都郡丞,屈晃被罢官遣回故乡,朝中官员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有几十人。随后将太子孙和废为平民,迁到故鄣,并赐死了鲁王孙霸。另外,又诛杀了杨竺,把他的尸体扔进长江,还诛杀了全寄、吴安、孙奇,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勾结孙霸诬陷孙和的缘故。起初,杨竺年轻时就有声名,而陆逊说他最终会失败,就劝杨竺的哥哥杨穆和他分家别族。等到杨竺败亡,杨穆因为多次劝谏告诫杨竺而得以幸免。朱据还没到新都郡任职,中书令孙弘就奉诏书追上他把他赐死。

冬季,十月,庐江太守谯郡人文钦假装反叛,以此引诱吴国偏将军朱异,想让朱异亲自领兵迎接自己。朱异识破了他的诈谋,便上奏吴王,认为不能迎接文钦。吴王说:“如今北方还没有统一,文钦想归顺,我们应该暂且接纳他。如果怀疑他有诈,只需设计圈套来网罗他,派重兵防备他就行了。”于是派遣偏将军吕据率领两万人,和朱异合力进军到北部边界,文钦果然没有投降。朱异是朱桓的儿子;吕据是吕范的儿子。

十一月,大利景侯孙礼去世。

吴王立儿子孙亮为太子。

吴王派遣十万军队修建堂邑涂塘,以淹没北部通道。

十二月甲辰日,东海定王曹霖去世。

这时,征南将军王昶上书说:“孙权流放贤臣,嫡庶之间争斗,可乘此机会攻打吴国。”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遣新城太守南阳人州泰袭击巫县、秭归,荆州刺史王基进军夷陵,王昶进军江陵。王昶用竹索架桥,渡过长江攻打吴军,吴国大将施绩连夜逃入江陵。王昶想把吴军引到平地交战,于是先派遣五支军队沿大路撤回,让吴军看到后高兴;又把缴获的铠甲、马匹、首级环绕城池展示,以此激怒吴军,同时设下伏兵等待。施绩果然前来追击,王昶与他交战,最终大败吴军,斩杀了吴将钟离茂、许旻。

蜀汉姜维再次侵犯西平,但没有攻克。

公元251年

春季,正月,王基、州泰进攻吴军,都打败了对方,投降的有几千人。

三月,魏国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季,四月甲申日,魏国任命王昶为征南大将军。

壬辰日,魏国实行大赦。

这时,太尉王凌听说吴国人堵塞了涂水,想趁机发兵,于是严格整治各军,上表请求讨伐吴军,可诏书回复不允许。随后,王凌派将军杨弘把废立皇帝的计划告诉兖州刺史黄华,黄华、杨弘联名向司马懿告发了此事。司马懿率领中军从水路出发讨伐王凌,先下令赦免王凌的罪过,又写信晓谕王凌,随后大军突然抵达百尺。王凌自知大势已去,就独自乘船出来迎接司马懿,派属官王彧谢罪,并献上印绶、节钺。司马懿的军队到达丘头,王凌反绑双手在水边等候,司马懿奉诏派主簿为他松绑。

王凌得到赦免后,又仗着自己与司马懿是旧交,所以对他不再有怀疑,直接乘小船想去见司马懿。司马懿派人迎面拦住他,让船停在淮河中,两船相距十多丈。王凌知道自己被疏远,就远远对司马懿说:“你要是直接用一封书信召我,我难道敢不来吗?何必率领军队来呢!”司马懿说:“因为你不是那种会听从一封书信召唤的人。”王凌说:“你辜负了我!”司马懿说:“我宁可辜负你,也不能辜负国家!”于是派六百步兵和骑兵送王凌西行前往京师,王凌试着索要棺钉来观察司马懿的心意,司马懿下令给他。五月甲寅日,王凌走到项县,就饮药自杀了。

司马懿进军到寿春,张式等人都自首了。司马懿命人彻底追查此事,所有牵连的人都被灭三族。还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劈开棺材,把尸体在附近的集市上暴露三天,并烧毁他们的印绶、朝服,然后直接用土掩埋。

起初,令狐愚还是平民时,心中怀有高远的志向,众人都说令狐愚必定能振兴令狐家族。只有同族叔父弘农太守令狐邵认为:“令狐愚性格洒脱不羁,不修养品德却野心很大,必定会毁灭我们家族。”令狐愚听到后,心里很不平。等到令狐邵担任虎贲中郎将时,令狐愚的仕途已经经历了很多,在任上也有了一些名声。这时,令狐愚从容地对令狐邵说:“叔父,以前听说您说我不能继承家族,现在您怎么看呢?”令狐邵仔细看着他不回答,私下却对妻子儿女说:“公治(令狐愚字)的性情气度,还是和以前一样。在我看来,他最终会败亡,只是不知道我会不会长时间受牵连,还是会连累你们。”令狐邵去世十多年后,令狐愚家族被灭。

令狐愚在兖州时,征召山阳人单固为别驾,和治中杨康一起成为令狐愚的心腹。等到令狐愚去世,杨康接受司徒的征召,到了洛阳,泄露了令狐愚的秘密,令狐愚的事情因此败露。司马懿到寿春,见到单固,就问他:“令狐愚谋反了吗?”单固说:“没有。”杨康陈述事情,内容和单固有关联,于是逮捕单固和他的家属,把他们都关押在廷尉狱,审讯核实了几十次,单固始终说没有。司马懿传召杨康,让他和单固对质,单固理屈词穷,就骂杨康说:“老奴才!你既背叛了使君,又灭了我家族,你难道还能活吗!”杨康起初还希望能封侯,后来因为言辞多有矛盾,也被一起斩首。临刑前,两人都出狱,单固又骂杨康说:“老奴才!你死是活该。如果死者有知,你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行走!”

诏书任命扬州刺史诸葛诞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吴王立潘夫人为皇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