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7年,发生了两次日食。随后?文帝下诏说:之前派遣列侯前往各自的封国,有些人推辞没有去,丞相是我所倚重的人,希望他能率领列侯前往封国!十二月,丞相周勃就被免职,遣送回了封国。乙亥日,任命太尉灌婴为丞相,并撤销了太尉一职,将其职责并入丞相职责范围内。?
夏天四月,城阳景王刘章去世。?想当初,赵王张敖向汉高祖献上了一位美人,这位美人得到了高祖的宠幸并怀孕。后来贯高谋反的事被告发,这位美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关押在河内。美人的弟弟赵兼通过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吕后因为嫉妒这位美人的受宠,就不肯为她求情。这时美人已经生下了一个孩子,愤恨之下就自杀了。官吏将她的孩子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心里那是后悔万分呀,就给孩子取名为刘长,并命令吕后好好的抚养他,并将美人的母亲安葬在了真定。后来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长由于自幼失去了母亲,一直依附吕后生活,因此在孝惠帝和吕后执政时期得以平安无事,但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认为在吕后面前没有为自己的母亲尽力的去争取,所以导致母亲含恨而死。等到文帝即位后,淮南王自认为与文帝的关系最亲近,因此逐渐变得骄横无礼,做事情也多次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文帝也常常就包容他的过失,没去追究他的责任。这一年,淮南王入朝述职,完事后就跟随文帝到苑囿去打猎,在此期间与文帝同乘一辆车,常常称呼文帝为“大兄”。淮南王勇武有力,能扛起大鼎。有次他前去见辟阳侯,看到他后就从袖中拿出了一个铁椎朝着辟阳侯的脑袋就砸了下去,然后命令随从魏敬将他杀死了。做完这件事之后就赶忙骑马跑到宫门前,脱去上衣跪着向文帝谢罪。文帝也感念他为母亲报仇的心意,因此就赦免了他,没有追究他的责任。那个时候薄太后、太子以及大臣们都对淮南王感到十分的畏惧。因此导致淮南王变得更加骄纵,出入时时常模仿天子的仪仗,还使用天子的礼仪。袁盎看到这情形,就赶忙在文帝面前打起了小报告,他就说:陛下,现在诸侯过于骄纵,长久下去必然会引发祸患,不如尽早的进行提防啊。但是文帝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这也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五月的长安,朱雀大街两侧榴花如火,灼灼其华,映得行人衣袂皆染绯色,连巡城的金吾卫铁枪缨穗也黯然失色。就在这时匈奴右贤王率军进入了河南地区,侵犯上郡的边塞蛮夷、杀害和掳掠百姓。文帝得知消息后赶忙前往甘泉宫召集大臣们议事,大臣们都各抒己见,最终决定派遣丞相灌婴率领八万五千车骑前往高奴攻打右贤王,同时派遣中尉的材官归属卫将军,驻守长安。右贤王与灌婴进行交战,结果被打的狼狈不堪,最终丢盔弃甲的逃出塞外。?
文帝从甘泉宫前往高奴视察,随后又前往太原,会见了先帝时期的旧臣,并对他们进行了赏赐。此外,还免除了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的赋税,激动的两地的百姓直呼万岁。文帝在太原停留了十多天才离去。?
想当初,大臣们在起兵诛杀吕氏家族时,就数朱虚侯刘章的功劳最大。那是为了让他拼命作战,大臣们曾许诺将赵地封给朱虚侯,将梁地封给东牟侯。等到平定了吕氏,文帝即位后,听说朱虚侯和东牟侯最初想立齐王为帝,文帝心里就很不痛快,因此就贬低了他们两人的功劳,只封了他们的儿子为王,然后割出齐国的两个郡封给了他们。刘兴居觉得自己失去了应有的封赏,心中就经常有不满的情绪;听说文帝前往太原,以为文帝要亲自率军攻打匈奴,于是就起兵反叛了。文帝在得知刘兴居反叛的消息后,就罢免了丞相并召回军队,随后任命棘浦侯柴武为大将军,率领四位将军和十万军队前去讨伐刘兴居、祁侯缯贺为将军,率军驻守荥阳。到了秋天七月,文帝从太原返回长安。文帝回到长安就下诏说:济北的官吏和百姓,在军队到达之前自行投降的,一律赦免死罪,恢复官职和爵位、与刘兴居有来往的,也赦免他们。到了八月,济北王刘兴居兵败自杀。?
遥想当年,南阳人张释之担任骑郎一职,由于十年没有得到升迁,就打算辞职不干了,回家去养老。袁盎知道这个人非常的有才能,就向文帝推荐了他,文帝任命他为谒者仆射。?
有一次张释之跟随皇帝出行,登上了虎圈,皇帝就向上林尉询问禽兽的登记情况。文帝一直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的,都没回答上来。这时虎圈的啬夫在旁边就代替上林尉回答文帝的问题。文帝问的那些禽兽的登记情况,啬夫那是对答如流,毫无遗漏啊。文帝就笑着说道:我大汉朝的官吏不应该都是这样的吗?上林尉无能!于是下诏让张释之任命啬夫担任上林令。张释之听到文帝的话犹豫了一会儿,说到: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文帝说到:绛侯周勃是长者。张释之又问:那陛下认为东阳侯张相如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帝说道:他也是一位长者。张释之说到:陛下,绛侯和东阳侯被称为长者,但这两个人都不善于言辞,难道要效仿这个啬夫的喋喋不休、伶牙俐齿吗?况且秦朝任用刀笔吏,官吏们争相以苛察为能事。这个事情的弊端就是,官吏们只有表面的文书而没有实际的内容,皇帝也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崩溃。如今陛下因为啬夫能言善辩就破格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会争相效仿,只注重口才而不务实啊。此陛下的举措不能不慎重啊。文帝称赞的说道:说得太好了!于是就没有提拔啬夫。结束了虎圈的视察,文帝就准备回去。在文帝上车后,就让张释之陪同乘车。文帝慢慢前行,同时询问张释之秦朝的政治弊端,张释之为文帝做了详细的汇报。回到宫中后,文帝就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
不久后,太子和梁王一起乘车入朝,但是他们没有在司马门下车,而是继续乘车前进。张释之看到后就赶忙追上并阻止他们,不许他们乘车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不经过公门,不敬”,并将这件事上奏给了皇帝。薄太后听说后就叫来了文帝,随后文帝就摘下帽子,向太后谢罪,承认自己教导儿子不严的过失。然后薄太后派使者传达诏令并赦免了太子和梁王,他们这才得以进入殿门。文帝因此对张释之另眼相看,并任命他为中大夫;不久,又升为中郎将,这升职速度直接坐火箭呀。?
张释之跟随文帝到霸陵视察工作,文帝叹息着对群臣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棺椁,再用纻麻和漆填满缝隙,那谁能打开呢!身边的大臣都说好。张释之就说到:如果棺椁里面有让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封住南山也还是有缝隙;如果棺椁里面没有让人想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番话又得到了文帝的嘉奖。就在这一年,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升职了。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动了文帝的马。文帝就派人去把他抓了起来,交给廷尉去处理。廷尉老大张释之就给文帝报告说:此人犯了跸,应当罚款。文帝生气地说到:这个人亲自惊动了我的马儿,幸亏马儿温顺,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会让我受伤!廷尉为何却只判他罚款。张释之解释道:法律是天下共有的,如今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加重处罚,法律就会失去公信力。况且当时陛下派人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他交给了廷尉,而廷尉是天下公平的象征,一旦有失偏颇,那么天下人都会效仿,百姓将无所适从!请陛下明察。文帝沉思良久,然后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就按你们判的执行吧。?
后来有人偷了高庙座前的玉环,没跑掉就被抓住了,惹得文帝那是龙颜大怒,随后就把他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就按照“盗窃宗庙御用物品”的罪名进行奏报:陛下,这个人应当判处弃市的罪行。文帝依旧愤怒的说道:这个人如此无道,竟敢偷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是想灭他的族,而你却依法奏报,这不是我供奉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就摘下帽子叩头谢罪说: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已经足够了。况且罪行的轻重应当根据情节来定。如今偷盗宗庙的器物就要灭族,万一有愚民挖了长陵的一捧土,那陛下又该如何加重处罚呢?文帝无奈就向太后说了这件事,太后听了事情的经过,也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公元前176年冬天,十二月,颍阴懿侯灌婴去世。随后他的儿子灌阿继承了侯位,在位二十八年去世,随后儿子灌强继承了侯位,在位十三年之后,因为灌强有罪,侯位中断了两年。一直到公元前132年的时候,天子封灌婴的孙子灌贤为临汝侯,让他作为灌婴的继承人。但是就在八年之后,灌贤因犯行贿罪,最终封国被撤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文帝任命御史大夫阳武人张苍担任丞相。张苍这个人喜欢读书,博学多闻,尤其精通律历。?
文帝召见河东太守季布,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这时有人向文帝打小报告,说季布虽然勇猛但好酒,让人难以亲近。季布到长安后,在官邸住了一个月,随后就被罢免了。季布于是向皇帝进言说:陛下,我无功却受到宠信,在河东任职,陛下无故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向陛下推荐了我。如今我到了京城,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职务,却被罢免回去,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诋毁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而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诋毁而罢免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后,会借此窥探陛下的深浅!文帝默然,感到惭愧,良久才说:河东是我的重要郡县,所以特意召见你来了解一下情况。?
文帝帝打算任命贾谊为公卿。这时有大臣就开始诋毁他,说:洛阳人贾谊,年纪轻轻的,刚学了一点东西,就想专权,扰乱朝政。于是文帝就逐渐的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随后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在前往长沙赴任的时候,再渡湘水的时候写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绛侯周勃回到封国后,每当河东太守、尉巡视到绛县时,周勃都害怕被杀,于是常常披甲持兵器见他们。后来就有人上书告发周勃谋反,文帝便将他交给廷尉去审问。廷尉二话不说就逮捕了周勃,然后就开始审讯他。廷尉这操作可把周勃吓到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辩解。狱吏呢逐渐开始侮辱他,周勃就用千金贿赂狱吏,狱吏在木简背面写上:请公主作证。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了她。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意图,事情就暂时搁置了。文帝在朝见太后时,太后就用头巾扔向文帝说:绛侯当初诛杀吕氏,手握皇帝玺印,统领北军,那时不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却想着谋反的事,你信吗?文帝看了周勃的供词后,向太后谢罪说:狱吏正在核实事情的真伪,马上释放他。文帝于是派使者持节前往狱中赦免周勃,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周勃出狱后感慨的说:我曾统领百万大军征战四方,但哪里知道狱吏的威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