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第十九季的节目,采用直播与录播双线并行的模式,持续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此前,林远志与萧宣随制片人谭明深入五指山营地,为参赛者诊疗的片段,虽已通过个别选手的直播镜头零散流出,但大多数观众起初都认为这不过是节目组为制造话题、蹭“网红神医”热度的刻意安排,一种博眼球的噱头而已。
然而,隔天开始,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
那些在直播中接受过林远志诊治的参赛者,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隐晦地提及自身症状的改善。
这些零星的、出自不同参赛者之口的反馈,起初并未掀起太大波澜,直到几天后,节目组精心剪辑的正片录播版正式上线。
这一期的节目,特意开辟了一个名为“深山医缘”的专题段落,以谭明制片人的第一视角,相对完整地呈现了林远志为多位参赛者辨证、施治的过程。
镜头下的林远志,沉静从容,望闻问切一丝不苟。他没有依赖任何现代仪器,仅凭观察舌苔、触摸脉象、询问症状,便能清晰道出病因病机。
节目组还穿插了简短的中医知识科普,解释了“经络辨证”、“脾胃病”等概念。
这期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支持者为之振奋:“看到了吗?这就是中医!不需要CT、不需要化验单,靠一双手、一双眼睛就能治病,凭什么说中医落后?”
“太神奇了!几根银针、几味草药,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林医生辨证的那个思路,清晰又有逻辑,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该有的样子!”
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同样汹涌,且更加尖锐:
“剧本!绝对是剧本!那些参赛者肯定是收了节目组的红包,配合演戏!”
“呵呵,剪辑的艺术罢了!只剪有效的,无效的、加重的全都剪掉了!这种综艺效果也信?”
“什么辨证论治,故弄玄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才是科学!他连个血压计都不用,怎么知道血压高?怎么判断疗效?”
“又是这个林远志,炒作没完了是吧?从医院炒到医馆,现在又炒到综艺节目了!”
巨大的争议,使得“#野外求生中医诊疗#”、“#林远志辨证论治#”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前十,节目点击量和讨论度呈爆炸式增长。
林远志和他的诊疗方式,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午,林医馆食堂。
文静如一边吃饭,一边刷着手机上的热议话题,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
她抬头对坐在对面的林远志说:“林医生,你看,《野外求生》那期有你的正片出来了,网上都吵翻天了。你想看看吗?”
林远志正专注地吃着饭,闻言抬起头,想了想,点点头:“嗯,看看吧。”
文静如立刻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视频平台,找到那期节目,然后利用手机的投影功能,将画面投射到餐桌旁一块空闲的白墙上。
清晰的画面开始播放,正是谭明视角下,林远志在深山营地中忙碌的身影。
林远志放下筷子,认真观看了一会儿,微微颔首:“拍得还挺真实的,镜头感不错。原来谭先生身上带了那么多微型摄像机,当时我都没太注意。”
文静如看着画面中林远志专注的神情和周围原始的森林环境,脸上露出羡慕和些许遗憾:“唉,那天你为什么不叫上我一起去啊?那么有意思的经历,我也好想去现场亲眼看看!”
林远志目光仍停留在画面上,语气平淡:“那天是周日,你难得的休息日。出这种远差,辛苦又不确定因素多,不好占用你的个人时间。”
“我节假日又没什么特别的事做嘛,”文静如小声嘀咕,“宁愿跟着你去加班长见识……”
这时,萧宣端着餐盘凑了过来,看到墙上的投影,笑道:“你们也在看这个啊?我上午忙里偷闲已经看完了。哎,不得不说,普通人在这种纪实镜头里真是显胖,节目组后期也不会帮我稍微修一下,我的脸看上去圆滚滚的。早知道当时应该提醒,让谭制片给我的脸打个码就好了。”
她半开玩笑地抱怨。
文静如赶紧说:“宣姐你已经很上镜了,气质特别好!”
他们的讨论也吸引了旁边桌的封总、宋金喜等人围过来。
大家显然也都关注了这期节目,纷纷加入讨论。
封总盯着屏幕上最后公布的“百万奖金”字样,眼睛发亮:“一百万奖金啊!说实话,看得我都心动了,下期要不要也去报个名试试?不过听说上一届冠军硬生生撑了七十多天,这也太久了点……不需要上班的吗?”
宋金喜瞥了他一眼,毫不留情地吐槽:“你先别想着奖金,还是想想怎么在野外钻木取火成功再说吧。别到时候第一天就因为生不起火就饿晕了被淘汰。”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萧宣悄悄拉了下林远志的衣袖,示意他到旁边说话。
两人走到食堂角落的窗边。
萧宣压低声音,正色道:“远志,有个事。刚接到一个外地出诊的预约请求,距离比较远,你看接不接?”
林远志有些意外:“外地?多远?”
“西陇市,差不多一千多公里。”萧宣看着他的眼睛,“对方表示,如果需要,可以安排飞机往返,所有费用他们承担。”
林远志更加惊讶了:“这么远?还要坐飞机?是什么疑难杂症,需要这么大动干戈?”
萧宣的声音更低了:“电话里对方语焉不详,只说是家里的独生女得精神病,具体情况不肯细说。我猜,估计是在网上看到你之前成功治疗了那个马老师的案例,所以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过来的。”
林远志微微皱眉:“可我也不是专门看精神科的啊。”
萧宣叹了口气:“病急乱投医呗。家属现在就是抓住一根稻草算一根,只要有一例成功的希望,他们就愿意尝试。这种心情,你也能理解吧?”
林远志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
确实,他深知那种被疾病逼入绝境的家庭,会如何渴望奇迹。
虽然这个病例听起来挑战性极大,而且远赴外地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另一方面,这何尝不是一个突破现有舒适区、验证和提升自身医术的机会?
一直停留在熟悉的领域,医术是很难有精进的。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头对萧宣说:“好,这个诊,我接。”
萧宣似乎早就料到他的决定,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笑意,立刻说道:
“那我现在就安排。今晚八点十分的机票,时间有点紧,但还来得及。我们飞到西陇,看完病人,可以乘坐凌晨一点半的返程航班回来。偶尔熬个夜,问题不大吧?”
林远志有些愕然地看着她:“今晚就走?宣姐,你早就计划好了?”
萧宣狡黠地笑了笑:“我就猜到你八成会答应。提前做好准备,总比临时手忙脚乱强。”
当晚,林远志和萧宣带着简单的随身行李,准时登上了飞往西陇市的航班。
飞机穿透云层,舷窗外是璀璨的星河。
两人都没有太多交谈,各自休息,养精蓄锐。
晚上十点半,飞机平稳降落在西陇机场。
随着人流走出到大厅,一位身着便装、身姿笔挺、神色严谨的年轻男子举着写有“林远志医生”的牌子,早已等候在此。
核验身份后,男子沉默地引领他们走向停车场。
当看到那辆挂着白牌的黑色吉普车时,林远志的脚步顿了一下,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愕。
他看向萧宣,低声道:“这是军车?”
萧宣的表情却异常平静,仿佛早有预料,她微微一笑,轻声回答:“嗯,对方在电话里提过一句,病人和家属目前住在军区大院里。我觉得这没什么,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看病,其他信息不重要。”
林远志看了她一眼,心中了然,萧宣肯定提前知道了更多情况,只是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才透露。他不再多问,跟着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