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86章 千万不要辅导小孩写作业

第386章 千万不要辅导小孩写作业(1 / 2)

午间的林医馆食堂。

林远志、文静如、封总、宋金喜等人围坐一桌,正吃着午饭。

文静如习惯性地一边吃饭一边刷着手机,浏览本地的新闻和社交媒体动态。

忽然,她滑动屏幕的手指停住了,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惊讶又带着些许困惑的神情。

“林医生,”她抬起头,看向对面的林远志,语气有些不确定,“你看这个,你以前实习的那家广南综合医院,被人给起诉了,这事好像闹得还挺大,都上本地热搜话题了。”

林远志正专心吃饭,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平淡无波:“医院被起诉不是很正常吗?医疗行业高风险,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医疗纠纷和诉讼,没什么稀奇的。”

“这次好像不太一样!”文静如把手机屏幕往林远志那边挪了挪,让他能看清上面的内容,“你看这个家属发的长文和视频,说他们家老爷子,本来只是感冒发烧去医院打点滴,打完回家没多久,人就突然精神不正常了!送去市一医院检查,确诊是神经官能症,治了二十多天一点效果都没有。家属一口咬定,就是广南医院用药错误导致的,说已经封存了病历,正式提交诉讼状了,要求医院给个说法和巨额赔偿。”

“哦?”林远志这才稍微提起点兴趣,放下筷子,接过手机快速浏览了一下,“只是感冒发烧,用了点药就导致精神问题?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用了什么药能有这么大副作用?我倒真有点好奇了。”

文静如划拉着屏幕,接着说:“广南医院的反应也很快,他们的官方视频号也发了声明,是院长亲自出镜回应的。

说当时给那位马先生注射的只是最常规的头孢类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再加上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补充液体和能量,根本没有任何已知会严重影响到中枢神经、导致精神异常的药物成分。

现在两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评论区都炸锅了。看来只能等法院开庭审理,看证据和鉴定结果了。”

林远志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如果确实只是用了这些常规的抗感染和补液药物,理论上是不至于引起这么严重的精神症状的。除非患者本身有极其罕见的药物过敏体质或者未知的基础疾病。”

“是啊!”文静如附和道,“谁知道病人回家后是不是又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突发性的精神障碍,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可能只是恰好发生在输液之后,就被家属归咎为医院的责任了。”

这时,坐在旁边的封总忽然插话,语气带着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神秘感:“师兄,我有个预感,那个马先生,迟早会找到我们这儿来。”

林远志挑眉看向他:“小封,你什么意思?”

封总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这还不明显吗?师兄你现在可是号称‘广南神医’,网络热度这么高,连那种被大医院宣布没办法的疑难杂症患者都往你这儿涌。这种连市一院都治不好的‘怪病’,家属能不想尽办法找你来试试?我赌他们很快就会来抢号了!”

林远志无奈地摇摇头,笑骂了一句:“乌鸦嘴!你就不能盼点好?”

文静如却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点头:“封医生说的还真有可能。我看那个家属发的视频快去找林远志医生看看!说不定有办法!’我们真是树大招风,什么难题最后都可能转到我们这儿来。”

林远志喝了口水,表情恢复了平静:“如果家属真的相信我们,非要送过来,那我也只能尽力而为。总不能因为病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就拒绝诊治,那是歧视。”

宋金喜比较冷静,插话问道:“就算他们想来,现在普通号排到半个月后了吧?能等得了吗?”

文静如苦笑一下:“宋医生,你忘了我们还有‘竞拍号’这个渠道吗?只要肯出高价,就能拍下。”

宋金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现在竞拍号的价格……不是都已经炒到十万以上了吗?为了一个精神问题,家属愿意花这个钱?”

文静如叹了口气:“就算是十万,甚至更高,只要有一线希望,愿意砸锅卖铁来试一试的家庭,大有人在。你是没看到那些评论区里,多少人在出主意,甚至有人愿意众筹帮他们抢号……”

果然,被文静如和封总不幸言中。

第二天上午,林医馆刚开门不久,一辆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七座商务车就急匆匆地停在了门口。

车门打开,一行人簇拥着一位老人,几乎是半推半架地把他带进了医馆。

正是马先生一家——老伴、两个儿子、大儿媳以及小女儿,全家总动员。

他们以十二万八千元的高价,成功拍下了林远志当天的一个“竞拍号”(这种特殊号源价格不封顶,价高者得)。

在候诊区其他病人好奇、探究甚至略带异样的目光中,这一家人艰难地将马先生“请”进了林远志的诊室。

林远志放下手中的笔,冷静地观察着这位焦点人物。

马先生看起来六十岁左右,身材矮胖,穿着略显邋遢的家居服,头发有些凌乱。

他的眼神躲闪、涣散,不敢与任何人对视,脸上挂着一种不合时宜的、痴痴傻傻的笑容,不停地对着空气拱手作揖,点头哈腰,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什么,行为举止完全不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更像一个受到极度惊吓后心智退行的孩童。

“马先生,请这边坐。”林远志尽量用温和的语气招呼他。

没想到,马先生一听到陌生人的声音,像是受惊的兔子,猛地一缩脖子,转身就要往门外跑,嘴里发出含糊的抗拒声。

他的两个儿子显然早有经验,反应极快,一把将他牢牢抓住,几乎是生拉硬拽地把他按在了诊桌前的椅子上。

坐下后,马先生立刻低下头,用双手死死捂住脸,身体微微发抖,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一切,姿态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和羞怯。

林远志的眉头紧紧皱起。

这病状,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已经完全丧失了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马先生的大儿子,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面带愁容的男子,尴尬又歉意地开口:“林医生,实在对不起,我爸他、他现在就是这样,怕人,完全没法交流。我叫马建军,这是我弟弟马建国,这是我妈,还有我媳妇和妹妹。”他快速介绍了一下家人。

“我爸他以前是市三中的语文老师,教了快四十年书了,今年刚办完退休手续。身体一向挺好的,除了有点慢性前列腺炎的老毛病,没别的问题。人一直很开朗,爱说爱笑的。”马建军的语气充满了不解和痛苦。

小女儿,一位眼眶红红的年轻女性,接着哽咽地叙述了那匪夷所思的经过:“就是五月初的时候,我爸突然感冒了,发烧、怕冷、咳嗽、流鼻涕。我们就送他去家附近的广南医院看急诊。医生给打了吊瓶,就是消炎药和退烧补液的。打完当时就退烧了,人也精神了些,我们就带他回家了。”

“问题就出在回家那天晚上!”小女儿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恐惧,“我住二楼,我爸我妈住三楼。那天晚上,我总听到楼上传来不停地走来走去的脚步声,响了大半夜,吵得我根本睡不着。我觉得奇怪,就上楼去看。结果就看到我爸穿着睡衣,在客厅里像个幽魂一样来回踱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失眠,睡不着,心里烦躁。”

“从那天起,整整一个礼拜,他每天晚上都这样!而且白天也越来越不对劲:不愿意出门了,家里一来客人他就躲进房间里死活不出来;老是自言自语,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还经常捶着胸口说闷得慌、不舒服。”

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让人心惊的一幕:“最吓人的是那天,我家养了十年的看门狗‘旺财’,不知怎么跑上了三楼客厅。我爸平时可喜欢旺财了,经常逗它玩。

可那天,我爸一看到旺财,就像见了鬼一样,吓得尖叫着躲进了卫生间,还把门给反锁了!我们好不容易撬开门,发现他缩在墙角,浑身发抖,脸色惨白,嘴里念叨着‘别抓我、别抓我’,从那以后,我们就知道,我爸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后,说是‘神经官能症’。可是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吃了各种药,一点起色都没有,反而越来越严重,到现在连我们这些家里人,他有时候都认不全了……”

小女儿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马建军总结道,语气带着愤懑:“林医生,您说,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去广南医院打针前还好好的,打完针回家当晚就精神失常了!不是他们的药出了问题,还能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告到底!”

一家人七嘴八舌,情绪激动,诊室里顿时嘈杂起来。

文静如见状,不得不提高声音维持秩序:“各位家属,请安静一下!你们这样吵吵嚷嚷,林医生根本无法静心思考和诊断!”

众人这才勉强压下激动的情绪,用充满期盼和最后一丝希望的眼神紧紧盯着林远志。

林远志面色沉静,示意马先生伸出手腕(费了好大劲才让他配合)。

脉象弦数,绷紧如琴弦,跳动急促。

再看其舌:舌质偏红,舌苔白而腻。

脉弦主肝郁,数主有热;舌红为热象,苔白腻为痰湿内蕴。

综合其症状(惊恐、畏人、失眠、烦躁、行为异常),林远志初步辨证为:肝郁化火,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蒙蔽清窍。

即长期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烧津液成痰,痰与火结合,上犯扰乱心神,使得神志昏蒙,出现各种精神异常表现。

《灵枢·四时气篇》有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怆怆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其中“心中怆怦恐人将捕之”(心里惶惶不安,总害怕有人要来抓自己)的描述,与马先生畏人、惊恐的症状高度吻合,指出病位与胆腑相关(胆主决断),胆气虚弱或失调,则人易惊惧不安,才会衍生出“胆小鬼”这样的俗语。

但林远志觉得,这肝郁化火、痰迷心窍的根源,似乎并非此次感冒输液。

他沉思片刻,抬头看向家属,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马先生这次感冒发烧之前的一两天,或者更早一点时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他特别生气、郁闷、或者情绪波动很大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请仔细回忆一下。”

家属们面面相觑,努力回想。大儿子马建军犹豫了一下,说道:“特别的事情,好像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些家长里短。”

这时,儿媳妇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道:“要说有,还真有一件。就是上周日,我爸看到我儿子在一楼客厅写作业,孩子小学四年级,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卡在那里。我爸就过去辅导他。”

她顿了顿,语气有些无奈:“结果说着说着,我爸声音就大起来了,后来直接就吼起来了!把孩子吓得都快哭了。我正好在旁边,就过去劝,说‘爸,您别这么大声,好好说,这样会吓到孩子的,而且对您自己身体也不好’。

结果我爸更生气了,反而怪我对孩子太溺爱,管得太松,说就是因为家长不严厉,现在孩子学习成绩才这么差!然后他气得饭也没吃,摔门就出去了,中午都没回来吃饭,晚上回来时脸色还是很难看,说不饿,直接就回自己房间了。估计是为这事生闷气呢。”

儿媳妇小心翼翼地问:“林医生,这这跟他后来的病,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