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 2)

李晓薇那期精心制作的深度访谈《红人面对面》,尚在紧张的后期剪辑与排播等待中。

倒是《中医新潮流》综艺节目组先一步放出了后续追踪花絮。

这些花絮片段被节目组作为宣传物料,免费投放在各大视频平台,无需会员即可观看。

花絮中,几位曾在西虹市救灾现场接受过林远志和立川百惠治疗的病人,面对镜头分享了他们后续的康复情况:

萧子络,对着镜头笑容灿烂:“真的好多啦!鼻子通气了,训练时再也不头晕眼花了!立川医生说再巩固一段时间,就能完全恢复系统训练!谢谢立川医生,还有林医生!谢谢节目组!”

那位曾被怀疑装病、最终被林远志用针灸和桂枝加葛根汤救回来的抽搐小男孩,活蹦乱跳地出现在镜头前,他的母亲哽咽着道谢:“孩子再没抽过,能吃能睡,跟正常孩子一样了!是中医救了我孩子!”

几位“疑病症”患者和罕见病患者(如艾迪生病、淋巴水肿等)也纷纷表示,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生活重燃希望。

这些真实的、带着泪水和笑容的反馈,本应是中医疗效最有力的证明。

然而,在早已被偏见和质疑占据主导的网络舆论场中,它们却迅速被解读为另一种“剧本”:

“请的演员吧?演技不错哦!”

“综艺效果罢了,还真有人信?都是节目组安排好的‘治愈’故事!”

“‘疑病症’当然说有效啦,心理暗示嘛!”

“罕见病那么好治?现代医学早就攻克了!还用等到现在?骗鬼呢!”

“坐等打假!这些‘病人演员’迟早被扒皮!”

这些充满善意的后续报道,反而成了反对者眼中“造假”的新证据,让林远志和中医被贴上了更深的“骗子”标签。

就在这纷扰之中,一个更加尖锐、更具挑衅性的“战书”,被某位以“打假”和“揭露”闻名的网络大V抛了出来,瞬间吸引了全网的目光:

“@抗洪神医-林远志别躲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现成有个全网关注的罕见病重症病例——AY市的女大学生娄锡兰!拔智齿感染引发脓毒血症,继而确诊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现在全身瘫痪在床,治疗半个月毫无起色,人都快绝望了!全网捐款请律师告牙科诊所呢!你不是号称国医传人,擅长治疑难杂症吗?敢不敢去给她治?需要多少出诊费,网友们来众筹!让咱们开开眼,看看中医是怎么‘辨证论治’这种世界性难题的!要是能治好,我直播给你磕头认错!要是治不好,或者不敢治,就请你和你的中医骗术,滚出大众视野!别再污染大家眼睛!”

这篇帖子配上了娄锡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的虚弱照片以及医院的诊断证明,极具冲击力和煽动性。

瞬间,“众筹请林神医治罕见病”的话题被疯狂炒作起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真心想帮助女孩的、纯粹想“打脸”中医的……各种动机混杂在一起,将林远志再次推至绝对的风口浪尖。

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塞满了林远志的手机。他看着娄锡兰的病例介绍和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病,他并不陌生!

甚至可以说,有过一次极其深刻的接触!

他猛地想起,就在春节前,他在广南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科轮转时,曾接诊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男性患者。

那位老人就是因为自行服用强力泻药导致严重腹泻后,出现双下肢对称性麻木、无力,并迅速向上进展,最终在市里的大医院被确诊为“格林巴雷综合征(中文译名的差异)”。

因为西医治疗(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后效果不理想,恢复缓慢,且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将老人转到了中医科寻求帮助。

当时,林远志参与了这位老人的治疗。

他清晰地记得,当时诊断为太阴病,开了理中汤加减的方剂。

后来呢?

那位老人怎么样了?

因为一过春节中医科就取消了,林远志也被调走了,也就没再管过中医科的住院病人。

他立刻翻出通讯录,找到了汪主任的电话,拨了过去。

“汪主任,打扰你一下……”

“小林啊!哈哈,你现在可是大名人了!在杏仁堂坐诊怎么样?”汪主任声音洪亮,显然也关注到了最近的新闻。

“汪主任你就别取笑我了。我打电话是想向你打听个病人。大概春节前,急诊是不是收过一个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老人,是因为多次腹泻后……”

“哦!你说那个一天休克七八次的老头啊,我有印象!”汪主任立刻想了起来,“怎么突然问起他?”

“汪主任,还记得他后来转到我们中医科病房后,效果怎么样了吗?出院后情况如何?”林远志急切地问。

电话那头,汪主任似乎在翻找记录:“你等等啊,我查一下。哦……找到了!老胡,胡建国。对,在中医科住了一周多。出院记录显示……肢体麻木无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可在搀扶下短距离行走……出院带药是中药继续调理。哎,巧了!上周他儿子还带他来复查来着!我帮你问问他现在情况!”

汪主任效率极高,很快通过医院系统查到了家属电话并打了过去。

几分钟后,他给林远志回了过来,语气带着惊喜:“小林!问到了!胡老头儿子接的电话,说老爷子出院后坚持吃中药调理了两个多月,现在自己拄着拐杖能慢慢走路了,虽然还不利索,但生活基本能自理了!他们一家特别感激中医科!还特意问起过你呢。”

听到这个消息,林远志心中一块大石骤然落地,一股强烈的信心和底气涌了上来!。

中医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这类疾病,确实有思路,有方法,并且取得过确切的疗效,虽然个案不能代表全部,但这无疑给了他接下挑战的勇气和依据。

就在他挂断汪主任电话,心潮澎湃之际,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打了进来。

他迟疑了一下,接通:“你好,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