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49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349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1 / 2)

夜幕彻底笼罩了西虹市,但第三中学操场上的临时医疗站依旧灯火通明。

救援工作并未因夜色而停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仍在紧张地处理着陆续送来的伤病员。

晚上八点左右,急诊区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几名志愿者用担架抬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冲了进来。

老人面色灰暗,呼吸急促,嘴唇发绀,最触目惊心的是他的双腿和双脚,肿胀得如同透明的发面馒头,皮肤紧绷发亮,一按一个深坑,久久不能回弹。

“医生!快!这位李大爷喘得厉害,下肢也水肿得厉害!”志愿者焦急地喊道。

值班的戴医生立刻上前,组织抢救。

她迅速询问病史,李大爷的儿子在一旁带着哭腔回答:“我爸有风湿性心脏病,十多年了!以前身体还好,就是累了或者感冒了会肿,去医院打针,然后歇歇就好了。可这两年越来越不行,肿得厉害,喘不上气,特别怕冷,这次发大水,家里一楼淹了,他着急上火,又累着了,就这样了……”

戴医生面色凝重,快速进行检查:体温正常,听诊心率134次/分,心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提示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双肺底布满湿性啰音(肺水肿体征);测血压130/100Hg;查看几天前在其他医疗点拍的胸片(X光),显示肺纹理增粗、模糊,呈肺静脉瘀血表现(心衰典型影像)。

“急性左心衰,伴严重下肢水肿,肺水肿。”戴医生迅速做出判断,这是心脏病的急危重症。“立刻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呋塞米(速尿)40g静推利尿!硝酸甘油微泵泵入减轻心脏负荷!西地兰缓慢静推强心!监测生命体征!”

一套标准西医急救流程迅速展开。

护士们训练有素地执行医嘱。

一个小时过去了,李大爷的喘息似乎略有减轻,但水肿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尿量也寥寥无几。

病情陷入了僵局。

在一旁协助的薛玉兰护士看着焦急的家属和效果不显的治疗,心中一动。

她悄悄走到一边,拿出手机给林远志发了条微信:“远志,急诊区有个风心病心衰的老大爷,水肿喘得厉害,戴医生用了利尿强心药效果不好,你要不要过来看看?”

过了一会儿,林远志回复:“这个时候是戴医生在主持治疗,我贸然过去不合适,怕引起误会。”

他深知医疗行业内的规矩和忌讳。

又过了半小时,李大爷的喘息声再次加重,情况似乎更糟了。

薛玉兰心急如焚,再次发消息:“情况更差了!喘得更厉害了,肿也没消!戴医生好像也没太好办法,你快来想想办法吧!”

这次,林远志回复:“好,我过去看看,就说是路过。”

林远志假装从急诊区门口经过,果然被眉头紧锁、正感束手无策的戴医生一眼看到。

“林医生!”戴医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也顾不上面子了,主动叫住他,“你来得正好!帮忙看看这位病人。风心病心衰,肺水肿,严重下肢水肿,用了常规利尿强心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你看有没有什么中医的思路?”

林远志点点头,走上前,先是礼貌地向戴医生点头致意,然后仔细为李大爷诊察。

戴医生在一旁快速复述着她的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

林远志没有打断,他仔细望舌(舌质紫暗,苔白滑润)、切脉(细数无力)、观察面色(灰暗)、口唇(紫绀)、肢体发凉,询问怕冷情况(怕冷)。

听完戴医生的叙述并结合自己的诊察,林远志沉吟道:“从中医看,患者面色灰暗,畏寒肢冷,水肿,舌淡紫,苔白滑,脉细无力,一派阳虚水停之象。水湿泛滥,上凌心肺故喘咳,外溢肌肤故水肿。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主。”

他考虑到患者还有肺水肿(湿啰音),思路更加清晰:“可以尝试用《伤寒论》的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同时,针对肺中水饮(湿啰音),可合用《金匮要略》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平喘。”

戴医生虽然对中医理论不甚了解,但看到林远志分析得头头是道,且自己的方法效果不佳,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同意了:“好!就按你的思路开方!药房还有备用的中药饮片,马上煎药。”

药很快煎好,给李大爷喂了下去。众人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

一个小时过去,薛玉兰焦急地给林远志打去电话:“远志!不好了,李大爷情况没好转,原本只是腿肿,全身都肿了,呼吸好像更困难了!”

林远志心中一惊,立刻赶回急诊区。

查看后发现,果然如薛玉兰所说,病情反而加重了!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看来是温阳化水之力不足,水邪壅盛。需要加强温阳固脱和健脾利水之力。”他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了参附汤(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和防己茯苓汤(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加大了温阳利水的力度。

第二剂药煎好喂下,时间已近半夜十二点。

林远志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去休息,期待这次能起效。

谁知,刚躺下不久,手机又响了,还是薛玉兰:“远志,还是不行,尿尿更少了,几乎没尿,肿得更厉害了……曹云平他们都在说风凉话。怎么办啊?”

林远志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立刻起身,再次冲向急诊区。

这个时候戴医生也已经下班回营地休息了。

值班的曹云平看到林远志进来,忍不住冷嘲热讽:“哟!林大神医又来啦?这次怎么不灵了?之前不是挺能的吗?又是针灸又是中药,救了这个救那个。

我看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次碰到硬茬子了吧?这可是风心病心衰!乱用中药,病情加重了吧?再这样下去,人要是没了,责任算谁的?戴医生同意你用中药,也得跟着背锅!

要不是家属回营地休息了,家属要是知道这事儿,说不定会打人的。到时候被记者报道出去,我们医疗队所有人都要跟着丢脸!”

薛玉兰气得脸色通红,立刻反驳:“曹云平你闭嘴,远志之前治好那么多病人是事实!我在医院亲眼见过他处理更复杂的病例!你凭什么说风凉话?”

曹云平嗤笑一声:“哟?这么护着他?薛玉兰,你不会是暗恋人家吧?所以处处帮着他说话?可惜啊,这次马屁拍马腿上了!”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薛玉兰又羞又怒,和曹云平吵起来。

他们的争吵声引来了在附近巡视的乔军医。

乔军医问清缘由后,看着病情危重的李大爷和周围紧张的气氛,也是头大如斗,额头上冒出冷汗。

他看好的林远志这次要是真把病人治出个三长两短,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林远志前途尽毁,他自己和戴医生也脱不了干系。

这时,林远志赶到了。

乔军医立刻拉住他,压低声音急切地问:“小林!怎么回事?听说你给病人用了两次药,病情反而加重了?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林远志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承认道:“是,用了两次药,效果不理想,是我判断有误。”

“为什么病情会加重?”乔军医追问,语气焦急。

“可能是我辨证不准,忽略了关键信息。”林远志坦诚道,眼神里充满了思索和一丝不甘,“老乔,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仔细诊断一次!我一定能找到问题所在!”

曹云平立刻大声反对:“还试?再试人就没了!乔军医,不能让他再胡来了,必须联系救护车,尽快送去医院!”

躺在病床上的李大爷虽然呼吸艰难,浑身肿胀,但意识还清醒。

他听到了所有的争论,艰难地睁开眼,看着一脸诚恳和自责的林远志,又看了看争吵的众人,虚弱地开口:“林医生,我相信你。再试一次吧。我这老毛病,我知道不好治……不怪你。”

老人的信任和理解,让林远志心中更加沉重,也更加坚定了要找出真相的决心。

林远志感激地对李大爷点点头,然后再次沉下心来,摒除所有杂念,如同侦探般,对李大爷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极其细致的望闻问切。

他反复查看舌象的紫暗程度,体会脉象的细数无力中是否还有别的意味。

戴医生之前提到的“肺部静脉瘀血阴影”这句话,如同闪电般再次划过他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