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在石城的街道上。
陆云舟处理完手头积压的公务,颇觉闲适,便换了身寻常的青色直缀,也未带随从,信步由缰地在城中踱步。
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秦熙的学堂附近。
尚未走近,便听得院内传来阵阵稚嫩却清晰的读书声。
如同山涧清泉,叮咚悦耳,在这宁静的午后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陆云舟驻足聆听片刻,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他抬脚走近,只见学堂院门敞开,院内几株老树绿意盎然,树影婆娑。
正在院内照看孩童们活动的苏春意一眼便瞧见了陆云舟。
虽未着官服,但那股子久居人上的气度是掩不住的。
她心中一惊,连忙上前,敛衽行礼:
“民妇苏春意,见过知府大人。”
陆云舟随意摆了摆手,目光却越过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学堂内的景象,口中道:
“不必多礼。本官闲来无事,路过此地,听闻书声琅琅,不觉心喜,便进来看看。秦夫子可在?”
“在的,在的。”
苏春意连忙应道:“熙儿正在教书,大人请随民妇来。”
她引着陆云舟穿过庭院,来到秦熙的书房前,将陆云舟请了进去。
又手脚麻利地奉上了一杯新沏的清茶,这才悄然退下,细心地将房门虚掩。
秦熙正在教孩子们念书,听到母亲通传说知府大人亲至,心中不免有些意外与诧异。
她安抚好课堂上好奇张望的孩子们,让他们继续诵读,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衫,方才移步前往书房。
推开房门,只见陆云舟已然反客为主,正姿态闲适地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看得颇为入神。
秦熙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书上,心中微微一动,那是孙知府离任前赠予她的《中庸》。
书页间不仅有孙知府密密麻麻的朱批小注,更有她自己这些年来阅读时随手写下的心得与疑问。
见陆云舟看得出神,秦熙也未出声打扰。
只轻手轻脚地走到桌边,将他面前那杯已微凉的茶水撤下,重新斟了一杯热气袅袅的清茶放在他手边。
然后自己也从书架上随意取了一本书,在对面安静地坐了下来,低头翻阅。
室内一时间只剩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和窗外隐约传来的童谣。
不知过了多久,陆云舟终于满足地舒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在桌上,顺手拿起那杯早已冷掉的茶,毫不在意地呷了一口。
秦熙见状,立刻起身,又为他续上了热茶。
陆云舟这才透过氤氲的茶香,好整以暇地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女子。
秦熙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藕荷色衣裙,未施粉黛,发髻简单挽起,插着一支普通的木簪。
全身上下并无多余饰物,唯有额角那淡化的刺青印记,无声诉说着她过往的岁月。
她神色平静,目光清澈,任由他打量,既不羞怯,也不闪躲,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
“你师从何人?”
陆云舟放下茶杯,率先打破了室内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