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漕运(1 / 2)

但仍有一些依附于谢峰,以他马首是瞻的学子,犹豫了一下,并未跟随,反而提起衣摆,快步追上了谢峰的脚步,一同前往府衙,准备向知府大人“进言”。

隋记酒楼前,人群越发拥挤。

秦熙在酒楼门前的高台上,远远看见一群穿着官学制式襕衫的学子们过来,知道她真正要等的人来了。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更加沉静。

为首那名学子,正是刚才带头呼喝之人。

他分开人群,跨步登上擂台,朝着秦熙随意拱了拱手,神态间带着几分天然的倨傲:

“在下王则坚,见过秦姑娘。”

他刻意强调了“姑娘”二字,随即扬声道:

“王某今日前来,不为金银俗物,只为让姑娘知道,男子与女子的差别,乃是天定。”

“并非自觉读了几本杂书,识得几个字,就能与男子一概而论,甚至妄图并驾齐驱的。”

这番充满优越感的话语,立刻引得台下部分学子叫好,却也让许多围观民众皱起了眉头。

秦熙闻言,并未动怒,脸上甚至依旧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她站起身,敛衽还了一礼,声音清晰平和:

“王先生肯拨冗前来,秦熙感激不尽。擂台规矩简单,我若输了,这一百两银,先生尽可当场取走。我虽为女子,亦知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她这般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态度,反而让原本准备看她羞恼模样的王则坚愣了一下。

他仔细看去,只见眼前的女子眉目清秀,气质沉静,眼神明亮而坦然,毫无寻常女子见到陌生男子的羞怯或闪躲,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异样。

那准备好的更多刻薄话语,竟一时有些说不出口。

他轻咳一声,掩饰住瞬间的失态,语气稍缓:

“既如此,王某也不便欺你。你只说要辩什么?怎么辩?由何人来评判胜负?”

秦熙莞尔一笑,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回王则坚身上,声音朗朗,传遍全场:

“先生在官学中所学,无非经史子集,策论文章。那今日,我们便辩这些。”

“先生读书,为的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取得官身。既为官,便是父母官,首要之务,自然是为了黎民百姓做事,谋福祉。”

“因此,今日这胜负,不由你我说了算,也不请什么名士大儒。”

她抬起手,指向台下众多围观的百姓:

“便由这台下的石城百姓们来评,他们或许不懂高深的圣贤微言大义,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谁是好官,谁是庸官,什么政策于他们有益,什么于他们有害,他们心中,最是清楚明白。”

“百姓觉得谁言之有理,能让他们信服,谁便胜出。王先生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阵阵叫好与附和之声!

“说得好!”

“秦夫子这话在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对!咱们老百姓才最有资格评!”

“就这么办!”

藏在人群里的官学教谕,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暗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