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乾隆——表情包始祖!(2 / 2)

其实比这个乾隆厉害很多的康熙,若是放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也只能算是个勉强合格的君王而已。这两个皇帝的水平都不高,其中一个还是千古罪人,另一个跟鼎盛时期的皇帝比起来也算平庸。

清朝的顶盛是努尔哈赤,顺治,雍正顶起来的罢了。

乾隆运气好,有个勤奋的父亲,康熙运气也好,顺治治理的王朝也不错,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而这一切依附的也有不少是大明被传承下来的底蕴。对了,谁是千古罪人?除了乾隆还能有谁。

诚然。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因为他的聪明得到了他爷爷康熙皇帝的喜欢。

曾经被康熙皇帝招到皇宫里抚养过一段时间。而不仅仅只是他的爷爷喜欢他,他的父亲雍正皇帝也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劲。

在他的父亲雍正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就被秘密确立为了皇储,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雍正皇帝是有多么喜欢自己这个儿子。然而,聪明并不意味着英明,在乾隆当上皇帝后。

他所做出的种种事情都无不意味着他与英明两个字的绝缘。乾隆引发的浩劫在他的人生中实在太多太多。

其中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就是修撰四库全书。

在乾隆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他为了掩盖、抹除一些他不喜欢的历史内容和知识,特意下令收缴来了许多书籍。

在那些书籍中,如果有发现不适合流传、但是他又觉得比较有用的内容,那么他就会让人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

然后记录到四库全书中。至于原本,则是直接给烧掉,只留下他允许的内容给后人观看。而如果书籍中有他不喜欢的内容,他则会直接让人把那些书通通给烧掉,一本也不准许存在于世间。

比如一些记录了清朝入关早期黑暗历史的书籍。

就通通被他给烧毁了。

这就导致了扬州大屠杀这么的惨案,后世的人还得通过后来从岛国带回来,当初清朝早期流传到岛国的书籍才能了解到——这是绝对是任何时代的独裁者,看了都要流泪的操作。

这才是真正的焚书坑儒……可乾隆吹们却视而不见。

除了这些关于黑历史的书籍,其余各种被烧毁的书籍也简直数不胜数,从这方面来说何止是让人唏嘘。

那个时期完全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大浩劫。

不只是这些。

纵容和珅,还对和珅的任用随性而为、各种纵容和珅贪赃枉法,也是他在历史中所做出的一件恶事。

和珅原本只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侍卫,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在历史中留名的巨贪,跟乾隆的纵容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乾隆非常的穷奢极欲,是一个贪图享受的皇帝,在位没多少年,就把他老父亲辛苦多年积攒下来的国力挥霍得几近没有。在这种手头紧缺的情况下,和珅的出现帮他解决了很多烦恼。

由于和珅聚财有道、懂得“赚钱”,所以他为了让和珅赚钱给自己挥霍,他就一直不停地提拔和珅。

没过多少年把和珅提拔成为了兼任首席军机大臣、九门提督、吏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等重要官职的大佬。在

和珅掌权的过程中,曾为了赚钱做出过很多无所不用其极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乾隆能够不清楚?

他其实比谁都清楚。

只不过他为了自己的享受着想,根本理都不理。相反,他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以示自己对和珅的肯定。

这点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宗罪……全都是因为这个皇帝的认可和纵容,才导致了和珅使得那么多人民不聊生。

乾隆的一些让人唾弃的地方,除这两件可以称之为罪过的事情之外,其实还有着许多令人诟病的事情。

不过相比以上两件可以称之为“罪”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只能说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而已。

然而。

即便是这些小毛病。

给后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

在这些小毛病中。

他的好大喜功就让人很是鄙夷。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曾给自己冠上过一个十全老人的称号,以此来夸赞自己的英明神武和十全武功。

就如同他现在看仙神颁奖嘚瑟的样子一样,但实际上,他那些所谓的十全武功只有少数几件事值得夸赞的大事。

而且还都跟他的关系不大,只是底蕴够足,其余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夸赞。

虚假的盛世更是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

是的。

后世不少被误导了的人,被以前那些满清奴才吹洗脑,经常挂在口上的乾隆盛世其实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在乾隆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经常会饿得面黄肌瘦,天知道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间炼狱。

而之所以会有人说那个时代是盛世,完全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口多,才会让这些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可这些人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问题。

那个时期的人口多可并不是乾隆的功劳,不是他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发展怎么怎么起到了重要作用。要说到当时人口多的功劳,其实还得说到那些漂洋过海来到华夏的美洲作物。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

原本华夏的国内虽然地大物博,然而只有少部分农田可以耕种农作物,土地利用率很低企鹅作物产量极少。

但是在花生、玉米、红薯、土豆等美洲做物流传到华夏后,华夏那些没用的土地都开始发挥起了相应的作用。

在这些作物的特性促使之下,农民能产出了越来越多的食物。

这些作物不只是产量比较,高而且适应多种气候以及多样山地等地形,甚至有的荒地里面也能够种。

她们在清朝开始逐步大面积被种植,提高了当时的农产品的产量,很多不能种小麦和稻子的贫瘠的地方,都种下了玉米和红薯,而且改变了人的食物结构,使得更多人可以被养活。

网上有不少懂行的人,戏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就是这个原因。

正是在这些食物的保障下,乾隆时期的人口才能飞快的增长,增长到可以被满清吹们称之为盛世的程度。

这跟乾隆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谓的永不加赋,废话,加了别人也给不起,底层人士只能勉强苟活罢了。

光吃番薯玉米土豆能活吗?

当然能。

但是会活的人不人鬼不鬼。

番薯、玉米、土豆到了后世仍然不是华夏的主粮,就可以看得出来它到底多么不适合华夏人了。

不只是口感差、不好吃的原因,更因为华夏没那么多肉食,根本无法向西方一样将这些当做主粮。

事实上到了后世多数人也不愿意继续食用这些杂粮,只是在清朝的时期,并不妨碍百姓用其填饱肚子。

毕竟。

活命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而即便如此。

到了乾隆晚年,三亿人口,土地上的产出也达到了极限,可是也出现社会动乱和农民起义的大规模爆发了。人口的增长只是自然规律的一个产生,用这个来吹嘘乾隆得多么的让人啼笑皆非?

还有。

这个时期人口多的还有一个原因,医学的发展十分快速,所以,才导致了人口得病后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平均寿命大大加长。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一个国家的人口。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中医继续受到重视和普及,同时一些西方治疗疾病的方法已经开始传入华夏了。

虽然那时候的西医很荒唐,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中医配合在一起,依旧是让很多人得以活命。

这些都是时代的功劳,何尝能被乾隆占据?他之前所谓的活得久爱老婆的优点,就是这个皇帝全部的优点了。

而这一切。

在他的过错和罪责面前一文不值。

这家伙的小毛病。

放在别的皇帝身上就是要罄竹难书的大罪了。

怎么说呢。

他算是“到此一游”的鼻祖?

在没有微薄,没有微性,没有B站的年代,这家伙硬生生地在自己的时代,点出了一个乾隆水印。

赵孟頫这个人可能有的人不熟,但是他却是一个在书法大家里面和欧阳询,虞世南能够并列齐驱的存在。

明清的时候多有赵孟頫的脑残粉,乾隆皇帝就是当中最大的一个。乾隆从年少起就开始练他的字,更是号称得到赵孟頫的隔代真传……嗯,很熟悉对吧,他这种套路在杜甫身上也用过。

反正这家伙崇拜谁就说是谁的传人。

而说到书法的喜爱。

正是因为如此,所有赵孟頫的字画书法,乾隆皇帝都会留下一个水印,表达一下自己的敬仰之情。

他这个人非常喜欢玷污文物。

经常会给一些珍贵的书画盖上自己乱七八糟的印章,破坏了许多书画上独有的特殊韵味和章法。

可不只是一个呀。

乾隆有几枚无敌的印章,只要盖章,一定是八个一起上。

这些印章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椭圆朱文印、还有“乾隆鉴赏”正圆白文印、和“石渠宝笈”长方朱文印。

以及“宜子孙”方形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长方朱文印、“石渠定鉴”圆朱文印、“宝笈重编”方形白文印。

还有“石渠继鉴”方形朱文印。

这些印章放上去了还不算完,,最后这家伙还要再来一枚硕大无比的巨型方印“乾隆御览之宝”!

觉得很离谱了对吧?

可惜。

更离谱的是这只是常规的情况。

随意在经典作品上加弹幕,任意盖各种大小收藏章。有钱和任性的乾隆以二流书迹涂抹的手段可不止常规手段。据《乾隆宝薮》记载,乾隆有印1000多方,常用的足足有500多个。

可想而知。

史上最不要脸的到此一游+已阅狂魔……到底毁了多少经典。说个最有名的,王羲之的东西就被他玷污过。

差一点。

鼎鼎有名的富春山居图也差点儿遭遇毒手。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张《快雪时晴帖》,它长达六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印章、题字,而最为重要的正文部分中间被一个大的“神”字抢尽风头,简直不知道是多么的让人无语。

没办法,谁让,追崇王羲之书法的人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其中最出名当属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呢。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在一起并称“三希帖”。

三者皆是是乾隆的心头宝,三者也都没能逃过他的毒手,为此乾隆专门把一件八平米的小隔间收拾出来作为书房。

取名“三希堂”,用来珍藏这三件墨宝,同时,乾隆也是要用“三希”其义“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来勉励自己。其中乾隆最珍爱《快雪时晴帖》,将之誉为“二十八骊珠”。

每到瑞雪缤纷时节,乾隆便会拿出《快雪时晴帖》,穿越时间的墙,与东晋的王羲之同感雪花纷飞的浪漫。

因此。

《快雪时晴帖》遭遇的摧残最为猛烈。

在全帖八十九处文字中,除了各个朝代名家的几处题跋外,其余共有七十五处皆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那些密密麻麻的印章,也大多是他的“杰作”。要说他真正写点什么还算止损,可是他印上去的东西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上真迹,内府宝藏”

“神乎技矣”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

弹幕始祖的称号当之无愧,凡是留白处一律留下自己的足迹,甚至还心满意足地为它配上一副插图。

怎么说呢,那插图,像极了表情包。

若是活在后世,这绝对是各个群聊当中,最为顶尖的一个表情包选手,各个网站最为活跃的弹幕使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