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乾隆——表情包始祖!(1 / 2)

依旧是那样一个颇为漫长的等待过程。

其实就是给江升选择奖励的时间,这个时候的江升还在首都游玩,正是准备去机场坐飞机的时候。

奖励选择完毕。

伴随着江升按下确认按钮。

那映照在诸天万界历史位面的仙神也是同步出声。

对于李白这位诗仙的一生故事。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看的自然都是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一代诗仙,剑术了得,也可称之为剑仙,酒仙,一生历经无数坎坷,也依旧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郎朗盛世。

可是呢。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李白依旧保持着最乐观的心态,最豁达的方式去对待人生,这是无数人为之向往的精神境界。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而言,是非成败已经是不再重要,更不要说尽管李白在仕途上面没有任何的发展,也没能为当时的天下人做些什么,但是他的诗句却也做到了他想要带给世人的改变。

天知道有多少人的命运,是因为李白而受到改变,多少人因为他的诗句,才成为了一个如他一般正能量的人。

因此。

对于如此一个伟大的人自是所有人都想要知道,仙神会给予李白什么样的奖励弥补李白的遗憾。

此时此刻。

诸天历史位面无数人都在等待着。

大家都知道仙神的流程。

因此倒是都不着急。

他们一边看着仙神双手之间,那流光当中所呈现出的最后画面,一边在心中暗自琢磨着这一次会有什么奖励。

那么多次的仙神颁奖下来,众所周知,天佑所代表的风调雨顺是肯定不会少,这是仙神每一个榜单都会给予获奖人的固定奖励,想来,应该也是仙神为了各个朝代的老百姓做的“举手之劳”。

是的。

已经有不少诸天历史位面的人,在各种猜测当中已经是“脑补”了很多,认定了仙神是借由获奖人给予那些朝代的所有老百姓以庇护和奖励……不然的话,不是皇帝的获奖人完全没必要给【天佑】这个奖励。

毕竟。

老百姓过的好不好,那只关系于皇帝的利益,对于获奖人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不少人因此就判断仙神是借此机会,也如同皇帝开心了会天下大赦一般,赦免无数普通人的“苦难”命运。

如此一个说法在诸天历史位面极为的盛行,不只是一两个人如此相信,甚至于一些很聪明的大儒也是如此。诚然,上榜的人很多都是心怀天下的人,这些人也希望借着自己的机会为百姓牟利。

可到底还是需要仙神有这方面的想法,才会让获奖人有这样一个名誉,因此很多人还是觉得是仙神仁慈。

怎么说呢。

只能说他们渐渐都要变成仙神信徒的形状了吧。肯定是不会有人想得到,只是因为这个奖励在系统当中免费,因此江升才会每一次都将其勾选起来,充分发挥不要钱的东西不要白不要的优良习惯。

这绝对是个会让无数信徒幻灭的真相,但事实的确是如此,江升其实也不知道这个对诸天历史老百姓的改变有多大。

也不是说江升完全不懂,风调雨顺带来的年年丰收,自然是人人都明白多美好,然而对这种美好的体会是没有太清楚的认知。他毕竟没有过那般经历无法感同身受,自然无法深切的去理解百姓们心中的情绪。

当然。

每一次江升都记得勾选这个奖励,倒也算是对诸天历史位面的“仁慈”了,他其实就宛如是真正的神祇。

真正掌控了无数人生死的存在,一些不经意间的选择就能带给无数世界,几乎可以称之为天翻地覆的改变。

因为这种改变大多都是极好的改变,所以诸天历史位面有不少江升信徒,他们都很期待着江升的奖励。

也有一些比较不待见江升,也不待见获奖人的存在,就比如大汉的开国皇帝,他还觉得李白不配上榜。

严格来说是不配在他被仙神认可前被认可。而像是乾隆这样没有笔数的皇帝,才是真正觉得李白不配上榜。

“区区一个李白,诸位爱卿,你们说他能跟朕比吗?”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诗,可以碾压李白的乾隆不死心。

竟是还向着自己的文武百官们开口询问了一句……这群满人的奴才能怎么回答,他们选择保住自己的脑袋。

“万岁文治武功当属历史之最,才情和文学修养也非任何人可比,您才是最应该上榜的人。”

“是啊,是啊,万岁爷你问这话,简直没有意义,谁能跟您比呢,您才是真正不属于凡间的全能者呀。”

“万岁的诗才是我平生仅见,若非帝王,那就必是文曲星下凡,赞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

一众清朝的奴才大臣们各个高呼,全都在顺着乾隆的心意拍马屁,其中自然是一些位极人臣的家伙拍的最夸张。

什么若非仙神歧视他们满人,他们满人就能够包揽所有榜单,而皇帝乾隆就是每一个榜单的压轴之首。

这样的话居然都说得出来,可想而知,这群人到底多么昧良心了。他们当然也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屁话。

可是讨好皇帝是生存技能,而且还是被动技能,情不自禁就要有所发挥,他们也只能够是选择从心嘛。

能在满清朝堂上活着的人可以没有本事,但绝对不可以不会拍乾隆的马屁,那些不会拍马屁的也出现不了在这里。

于是乎。

就在如此气氛下。

乾隆被夸的哈哈大笑,心中也是得意满满。

“果不其然,朕就是十全皇帝,不,十全都不够,是全能皇帝,文治武功,诗歌琴棋样样精通!”

乾隆笑的那叫一个自豪。

一点儿不好意思的样子都没有。有一说一,这就是最真实的乾隆了,一个妥妥的自恋到骨子里的凡人。

还是很没有笔数的那种,全国上下都跟着他吹嘘。那流传后世的十全皇帝,到底有多少水分懂的才懂。

可以说是把整个太平洋的水搬了过来。

就以乾隆“十全武功”最被后人争议的“清缅战争”为例。

清缅战争的结果是清朝收复了明朝万历年间,在明缅战争中被缅甸侵占的土地和土司的确不假。

但要知道。

用一个末代的王朝的国力,和一个鼎盛王朝的国力去比较,绝对是一个极为不公平的一种比较。

乾隆依仗的何尝不是自己祖辈的积累?

没有康熙的积累。

没有前面那些先祖的积累,他乾隆能够摘到这个果子?

清朝虽然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但是那是三代人努力的结果啊,更主要是前两代的积累和底蕴。

没有康熙时期的一番操作,那时的华夏可能就是吴三桂的天下了,乾隆也当不了什么自吹自擂的十全皇帝。

而乾隆对此却是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反而还大书特书自己的励精图治,来衬托他是一个中兴之主的形象。

实际上呢。

尽管康熙晚年确实昏庸了一点,但是满清帝国的底蕴没有被透支,再加上他老爹雍正皇帝的勤勉。

乾隆接手的依旧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

好像有些扯的远了。

再说回对缅的战争上面。

明朝末年时期的明缅战争,主要战事都是在明朝控制范围内打,算是防守,这当然是因为国力的原因。

而即便如此。

不管是刘铤还是邓子龙。

他们可都是屡屡以少胜多啊,却因为他们只是在明朝控制区进行防御作战,就被后世的某些人群不屑一顾。

说什么防守战怎么打怎么赢,他们显然是忽略了明朝当时的国力,也忽视了到了清朝也是几代人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明朝从万历十三年开始逐渐不支,甚至芸南巡抚陈用宾这个倒霉蛋,还因为万历三十二年明朝丢掉木邦遭下狱论死。

《明神宗实录》卷457记载:“辛未,公讯滇城诸失陷罪,巡抚陈用宾、总兵沐春、知府陈典、知县毛文彩,并论斩。”从嘉靖朝开始一直到万历三十二年结束的明缅战争持续了五十多年。

基本上明朝一直处于“以少打多”、“屡战屡胜”,但因为是本土防御作战的态势,却压根没有被任何人重视。

他们更会选择性忽略,明朝的防御崩溃,是因为注意力和主要精力,都被另外一个朝显所牵制,面对缅甸的骚扰作战,需要两线进行对抗,明朝仅仅靠芸南一省之力才根本支撑不住的。

其结果自然就是孟养、木邦纷纷丢失。

芸南也受到极大的削弱,用当时人沈德符的说法就是“芸南自此虚耗矣。”,这倒是非常正确的评价。

靠一个省的力量对抗两股国家的势力,国家还已经腐朽衰败到了极致,还能够说做到什么更好的情况呢?

键盘侠来了怕是一个月都坚持不住就被兵变给搞死了吧。

当然。

因为只能打防守战的原因,由于主要战场主要在明朝控制区,导致缅军每次入寇都烧杀抢掠,按照《明神宗实录》的说法“伤残数郡,蹂躏一方”,“白骨青磷,数年后人犹切齿”。

因此。

明缅战争对于国内的伤害巨大这一点却也不得不承认,只是,这却是一个帝国末年的无奈和悲哀——明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可最终战争结果却是丢掉了芸南大片土地。

而反观清朝的时期。

清缅战争阶段,清朝的应对方法和明朝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乾隆帝都不知道是缅甸王国军入侵芸南。

还以为是境外土匪越境做案呢。

所以他只是让芸南巡抚刘藻自行处理。结果被缅甸军杀入芸南境内,乾隆帝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国家被缅店入侵了。

反应何其缓慢?

这都是上一个朝代持续多久的战争了,自家的朝代也屡屡遭到侵犯,结果到了乾隆这儿很久才反应过来。

学富五车?熟知历史?十全皇帝?放到那些真正的武皇帝面前,不被笑掉一千颗大牙那才怪。

当然。

尽管清军表现并不好,但是相比明缅战争,清缅战争最大的不同,是乾隆三十二年后战火主要在缅甸一方。

祸害的都是缅甸的领地。这是清缅战争相比明缅战争最大的不同,也是清缅战争最大的优势。

也是因为有了明朝之前的积累,加上这个优势,清朝才有了足够的实力反攻,清缅战争最后的结果才是清朝收复了缅甸从明万历十三年—万历三十二年夺取的土司和土地。

并且严重祸害了缅甸北部国土。

这是几代人蓄养下来的国力导致的结果。而乾隆却将一切功劳算在自己身上,不得不说真的是极其不要脸。

偷换概念领域永远的神了……如果忽略和乾隆同时期西方的发展,只把清王朝和乾隆皇帝当做华夏古代的一个普通王朝和普通皇帝来看,那乾隆最好的评价,也就只不过能担当得起一个一般而已。

还算有点儿能力和极为让人“敬佩”的雄心,但同时又是无比的好大喜功、统治中后期各种骄奢淫逸、因承平日久、年老和自满而不再励精图治的盛极而衰的皇帝,他甚至连李隆基都比不上。

也不是说乾隆一点儿优点都没有。

首先。

他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

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然而,和历史上那些个专情至深的皇帝比起来依旧略有不如。

只是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追念了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而已。

和他一辈子写的诗比起来并不算多,不过里面的辞句感情还算真挚,也可以说是令人动容的那种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情真意切,所以这些诗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

比是肯定比不了真正的诗人,只是和他自己那些一片两片的诗句比起来,带着真情实感的东西挺打动人。

除了这个优点外,冥思苦想的话应该是还有。

比如。

乾隆也就是弘历,算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五岁登基二十二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

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乾隆自己咽气那一刻他手握专制皇权64年。

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只能说乾隆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

毫无波折。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的统治阶段。

其实已经给这个自吹自擂的皇帝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