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视频:盘点感动华夏十大千古人物 > 第69章 皇途尽头吾为峰!震惊天下的第一!

第69章 皇途尽头吾为峰!震惊天下的第一!(1 / 2)

仙神流光当中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丝毫不弱于刚才的那个天地异象。

祖龙依旧威势滔天。

流光当中的身影仿佛带着要让一切都臣服脚下的恐怖压迫力,让诸天位面无数世界的人都忍不住要跪倒在此人的脚下。

他眼中没有汉武帝那澎湃而出的欲望,有的是一种天下本该如此的桀骜凌云。

画面当中的无双帝王影像渐渐清晰,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那滔天帝威,天地之间弥漫着一股开天辟地的凶猛气息。

伴随着诸天历史位面的人皆尽献上敬意。

流光微动。

只见。

在这盖世之姿的帝王身影笼罩之下,那拥有无敌之势的军队所向披靡,周转于无数战场之间接连攻城占地。

所到之处无一不插上了大秦的旗帜。这些军队宛如饿狼过境,亦如同虎豹齐出,将所有山河皆尽攻克。

周遭却有无数疆域不断被纳入大秦的统治,那屹立在华夏中原大地上的咸阳城,俨然间成为了四方来朝的无上国都。。

傲立在所有军队之上的身影,注视着一切,没有任何的神色变化,仿佛这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他天生便拥有这样的命运和资格,待得所有的不臣皆被扫荡,无数人从四面八方为他献上了九州。

只见帝王轻抬手臂……便惬意的将天下拿捏。

这等画面不只是震撼了诸天历史位面的普通人,即便是那些同样开疆扩土的帝王,也全都是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始皇帝的气魄和野心,简直让人难以平复。”

饶是同样有着雄心壮志的李世民,此时也是忍不住接连的感叹,他对于自己和秦皇汉武的差距有了非常清楚的认知和了解。

能力上面的差距或许不大,可是这个格局和野心却大有不如,便造成了功绩上面也很难以和秦皇汉武媲美。

也难怪仙神最后评判的会是秦皇汉武了,李世民对此完全就是心服口服,他觉得也该提升一下自己的格局和野心了。

正所谓心有多高天便有多高嘛,要是理想和野心都不够远大,那又如何做出震古烁今的惊人成就呢。

当然。

李世民虽然有所感悟。

但他也不得不去承认一个事实。

有的东西真的就是天生的,既例如这始皇帝的统御能力,还有那明明出生只是质子,可又要天下人臣服的信念。

这在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诞生在一个质子的身上。

显然。

始皇帝是天生如此,天生不凡的人,饶是一向爱吹捧自己的李世民,也清楚始皇帝可能真的是属于天生至尊。

不提信念。

哪怕单纯的站在同样是帝王的角度去看。

大秦帝国的这个统治者和开创者,简直就是实在太懂得人性了,作为一个帝王,懂得人性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百姓心中渴望什么要什么,他就能够给百姓什么,永远都能获得民心,可要知道正是百姓承载起了帝王的统治。

一个帝王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如同流水一般能将身为方舟的帝王,永永远远的抬在逼水流更高的位置。

还有就是在组建军队方面,也能够起到非常厉害的作用,瞧瞧画面当中,那近乎无敌的军队和虎狼之味。

这都是始皇帝实在太懂人性了,对士兵能按照要求挑选的原因。他选择的都是有着强大野心和对土地需求欲望的人。

这样的人组合成的士兵便是格外的有战斗力。对位于西边边境线上的秦国人来说,他们是与少数民族长期交融,血脉中充盈着征服的野性,二是最为尚武。其次,环境恶劣土地资源匮乏。

所以土地的需求欲望旺盛。

因此。

始皇帝只需要凭借自己对人性的了解,找到对的动员方法,就能够凝聚这群秦国人民那贪婪无尽的力量。

李世民自诩在这方面是比不上始皇帝的……没办法,对方就宛如天生懂得人性,亦或者说是质子的经验让他更了解人性?

这一点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始皇帝所拥有的能力,在他登上自家王位的时候就开始展现了。

所谓天生的至尊,便是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当统治者,这一点像是崇祯之类的努力流,刻苦学习流的皇帝永远达不到。

……

“皇帝的开创者啊,这可怕的威势,华夏之政始于此人,仅凭这一点,便已经是能过担得起这份异象和压轴的殊荣了。”

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在始皇帝的军队出来之后才确认。

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嘛,最近又得了自闭症,虽然心里面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猜测,但也要等到百分百确定后才开口。

是最近又有些敏感了,有些生怕自己出了错,在自己这朝堂丢脸的样子,他其实正常情况下不是这样的。

只有他这个大宋朝堂的吧文武百官才知道。

每到仙神颁奖。

自家的皇帝总会出一些问题……文武百官们自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每到仙神颁奖的时候就降低存在感。

然后去无视自家皇帝的奇怪表现。瞧,本来还正常评价了一句,只是小心了一些的赵匡胤又莫名其妙的“大声”嘀咕了。

“也不知道一个始皇帝,相当于多少个朕,一万个朕或许都不够始皇帝两拳的吧。”赵匡胤的语气很是古怪。

看在文武百官的眼里他们知道得假装没听到。

只能在心里面吐槽一下。

“陛下又犯病了,自从仙神颁奖一来,后面每一期陛下都这个样子,哎,再这样下去我们大宋怕是要完蛋啊。”

“小心,小心,再小心,陛下这神经莫名的样子,万一他一个开心,要砍几个头万万,千万不能让他瞧见我。”

“折寿了哦,陛下又中邪了,仙神可怜可怜我们,给咱这皇帝颁个安慰奖行不行啊,省的他每一次都这幅样子。”

文武百官们心中都各自嘀咕。

怎么说呢。

要是有后世的心理学专家在这里,看到了赵匡胤的这个症状,或许可以创造出一个【仙神颁奖综合征】的心理疾病?好吧,这是开玩笑,不过也是不得不承认,赵匡胤心理的确是出了一些问题。

也是。

换位思考一下的话。

从赵匡胤的角度去看到大宋的未来,又不知道自家到底出了多少败家子,而作为开国皇帝他又是唯一一个没有上榜的人……这心理要是不出问题那才不可能,再坚毅的内心,也会产生怀疑人生的感觉。

赵匡胤本来也不是一个玻璃心的人。

奈何每一次仙神颁奖。

那一幕幕的画面都在戳痛他的内心,特别是那些个王朝和帝王获得的奖励,长期以来他自然会养成“自卑”的情绪了。

……

大明朱元璋时空。

“朱棣,朱标,你们好好看,好好学,瞻仰这历史第一人,未来,要去追赶,若有机会也要尝试去超越。”

大明时空的朱元璋正在耐心的教导孩子。

他自然也是很清楚这一期是始皇帝,这等威势除了始皇帝不会有别人,对于嬴政他拥有着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一想到嬴政做下的功绩。

朱元璋甚至都会感觉自己心潮彭拜。天知道当年创业的道路上,他根本没把刘邦当榜样,而是一直都用始皇帝激励自己,虽然始皇帝身份比他尊贵,但是始皇帝最开始的境地可比任何人都艰难。

可始皇帝没有因此而消逝于历史。

他反而是崛起了。

横扫八荒,一统六合,虎狼秦军,鲸吞天下。

那是何等的风采?

以前每当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朱元璋就会遥想当年的始皇帝,便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再次涌现出汹涌的斗志。

如今也如同始皇帝一般成为了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者。

华夏文明的复兴者。

朱元璋依然对始皇帝非常的推崇。

他教导着儿子们。

而另一边。

永乐时空当中。

朱棣也是遥望天际心神震撼。

“瞧瞧这虎狼之师,我大明的军容,恐怕都没有这等气势。”朱棣由衷的惊叹着,他更为关注始皇帝背后的军队。

将自己带领的军队和秦军比起来,说实话,他知道绝对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跟军阵战容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主要是那滔天的气势和信念。

大秦之后。

很难有军队可以再现。

而拥有这样信念和气势的军队,哪怕拿着的武器差很多,哪怕人数少很多,他们却都能像饿狼一般撕咬敌人。

没有谁比一个军事家更懂这样的军队能发挥何等恐怖的战斗力了。

更不用说大秦的军队本来就强大,建制在那个时代也绝对是无人能比,这样的军队自是一个无敌之师。

朱棣这番想法也是不无道理。

要知道秦军在历史上可是很出名的。

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用以征战四方的军队。秦军可以说是当时这一位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始皇帝能够一统江山,这样的军队却也是功不可没。

嗯。

可能有点废话。

毕竟打仗肯定都是士兵们去打,功劳肯定是有他们的一部分,只是说在始皇帝的统御下一直都在打正确的战争。

为华夏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后世的咸阳附近。

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依旧存在。

存在于始皇帝的陵墓地宫当中,展现着当初他们是何等的强大。因此,秦军的无双战力也是在后世广为人知的东西。

从古到今。

战争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对于胜利者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付出了不计其数的努力。

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但是对于失败者来说,战争就像一个噩梦,不仅要牺牲很多的人力物力,还要为自己的失败承担相应的后果。

谈起古代强大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军队。

秦军是绕不开的话题。

遥想当初。

他们可是在秦国君主的带领下,先后战胜六国,让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华夏大一统的王朝。

秦军500年不败的传奇,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多人都很清楚。

到底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的强大。

它让其他国家看到大秦的那支黑旗时都会瑟瑟发抖。

宛如感知到了末日的降临。

秦始皇的军队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他的军队人员精良拥有真正的狼性,而且与当时秦军先进的武器密不可分。

秦始皇为了完成大一统,建立了当时可以说不只是中原,甚至乃至于是整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专门为前线士兵提供了最先进、最锋利的武器,无论是剑弩还是弓弩,都采用了比较领先的工艺。

其中长矛最多。

其他兵器也绝对不少。

不止是装备。

建制方面更是完善。

在几千年前就讲究战法兵种的配合了。

根据战况的不同发展,秦军会将兵种划分为车兵、步兵、骑兵、水兵、弓弩兵等,为了弥补倒下的士兵的不足,秦军对武器进行了标准化制作,前线士兵倒下后可以马上补上,而不影响方阵继续战斗。

这悍不畏死的精神震骇了所有敌人,而在秦兵中,最令人恐惧的,更是莫过于射程极远却又杀伤力极强的弓弩兵。

通过兵马俑就能够看到大秦的军队构造。

秦军前三排战士由弓和弓组成,考虑到大敌目前一个弓和弓只能射出大约三支箭,所以秦军特地组建了一个可轮射阵型。

在第一排弓和第二排弓发射后,后面两排弓和弓提前作好搭箭的准备,每排弓和弓都要蹲下准备。

第一排弓和第二排弓发射后又上前继续射出。

这样的战法。

可以达到弓箭轮射的效果,不得不说,后世大明,大清用火枪的火枪阵,也是在这样的战法基础上进行的变化。

始皇帝在大家都是刀枪棍棒的时代,给出了如此一个恐怖的攒发,箭阵密集的情况下敌人想要接近都很困难。

还谈什么冲散秦军,乃至于击溃秦军?

至于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人不学着照抄秦军的战法。

这个问题。

就跟问为什么阿福汉被入侵,不用原子弹回击是一样的情况,国力,兵工厂不够,根本玩不起这样的战法。

即便忽视技术上的问题,也玩不起这种土豪战。

秦军之所以能够承担得了如此大的消耗。

和他们秦国一直都在提高综合国力有关。

是的没错,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除了在战略、军事上表现出色外,更离不开综合国力的上面的提升。

以前就有积累。

而在开战之后。

更是因为屡战屡胜,取得一次次胜利之后,秦军不但又有充足的马匹和装备,而且有用之不竭的物资支持。

六国即使也非常的强大,终究难以抵挡这支法纪严明、勇猛无比的秦军,再配合那氪金流才可以用的玩法。

当然。

在朱元璋看来。

秦军的百战百胜。

除了自身的恐怖之外,也少不了名将的加持。

春秋时期的四将他们就占了两席。

四位战国名将中,有两位是秦军,白起出身贵族,是历史上著名的传奇名将,秦军在他的领导下,从未败过一场,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四十万赵军,也正是这场战争。

直接就使六国完全丧失了抗击秦军的能力。

而除了生下来就是贵族的白起外,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也堪称传奇,原本只是平民出身的他就宛如卫青。

在军功制的推动下,脱颖而出成为统帅级的灵魂人物,为秦军打了无数次胜仗,甚至后人的大唐名将李靖,在握住三十万大军的时候,都表示,自己终于可以和王翦比一比,看得出王翦在战国史上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朱元璋很清楚。

不管从哪方面看。

秦朝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投入,都是其他国家当时无法比拟的。

尽管商鞅变法曾有过一些争议,但它是秦朝走向强盛的重要因素,而秦国也通过几代君主的共同努力。

实现了底蕴的积累。

直到等到那个人的出现。

一切。

便开始了爆发。

……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帝国。】

【横扫八荒,统御天下,开创帝制,修建长城……他拥有着古往今来无数年间,数不胜数的第一荣光。】

【在那群雄割据天下纷乱的时候,他为华夏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奠定了华夏数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身为被后世诸多人冠以祖龙,始皇称呼的伟大君王,他将自己朝代的国号,变成了华夏历史几千年的一个开端。】

【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传奇,拥有无数帝王都羡慕和推崇的名誉,哪怕后世有更多优秀的帝王出现也无法使他失色半分。】

【功盖万古,永世不朽。】

【作为天下间第一个开天辟地的皇帝,他拥有着谁也替代不了的历史帝王,是他使得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绝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他诞生的那一刻,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就进入了蜕变的倒计时。】

【他是千秋万古的始皇,是文明推进的无双领袖,正是有他的出现,华夏文明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仙神的缓缓诉说。

最后一个感动华夏千古的伟大人物缓缓被评说。

这是一个谁也比不上的伟大存在。

用后世的帝王的评判标准去评判他,显然是一种并不算恰当的行为,毕竟,一条道路的开拓者永远比延伸者要困难。

就如同没有医学的时代,创造了医学的人,没有老师的存在,创造出老师的人,便是跟这在没有皇帝的时代创造出皇帝的道理是一回事——后世的人没有资格去指责创造者,也不能将繁衍了许多年后成熟的体系去和创造者比较。

比如南丁格尔。

1820年的时间。

南丁格尔出生于佛罗伦市。

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地位低微没有太大作用的护士,于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

你能说南丁格尔的护士基本职业能力很强吗?嘴强王者们能说后世随便一个护士,在能力和救治人的本事上都超过她吗?

显然不能。

伟大的人之所以是伟大,是因为他们改变了这个世界。始皇帝是一众改变者当中,最为顶尖和出众的一批。

因为他改变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严格来讲,就跟让原始社会的野人,进入石器时代,让石器时代的人进入部落时代,是一样的不可思议,也是一样的艰难,都可以算是一种历史意义上的神迹。

他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新时代的开创者,他做的一切都是从统一六国的大方向,运行操作的人类进步的跨越。

你可以试想如果他不统一中原,不搞所谓的焚书坑儒,不统一度量衡,不修长城,那么留给后世的局面会是什么样?

肯定是不知道要困难多少倍,要愚昧多少倍的一个局面,继续拿古印去进行比较就能够对此有充分的认知。

别看华夏好像走出了很多。

然而从夏的部落邦联,到商的数国联盟,再到周的分封制邦联,它们都并不是真正的统一全华夏的文明。

由于中央对于地方的相对弱势,他们不能有效管理地方,更不能对地方的分离,乃至一些重大变故做出有效的反应。

也就是说。

只需要一场内战,只需要一场混乱,只需要一场天灾……就能让一切都回到部落时代,让大家重新回到混乱的时间。

古印的部落没有试图联合,没有试图建立更高的国?当然试过,就是因为失败了,他们才会到了后世的近代还是“野人”的样子。

若是没有始皇帝开启这么一个质变,那么可想而知华夏文明的发展,也绝对少不了古印文明那样的变故。

或许最后还能得到统一。

然而。

中间会走多少弯路,会浪费多少时间,都是不得而知的东西。到底也不能排除和古印文明可能有异样的局面。

想象一下,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人,天天和阿三一样用手擦屁股,家里面连个厕所都没有是什么样的画面。

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阿三和华夏的大地接壤良多,他们只是没有如始皇帝一般的伟人出现。

大秦的建立和之前所有的国都不同。

秦以一套全新的制度。

也就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华夏,为后世的华夏能够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屹立地球奠定了基础。

长久以来许多对于这一概念是懂非懂的人都在问。

秦朝究竟是什么样?

这些人懵懂未知的眼中,不知道秦朝是《史记》《汉书》里的那个人间地狱,还是明朝李贽口中那个大变革的盛世?

这不怪大家。

要怪就怪很多人出于私心扭曲了历史。

始皇帝是郭沫若笔下的暴君,还是司马迁《史记》中介于明君和暴君之间的皇帝,亦或是近代太祖以及李贽都称赞的千古一帝?

作为一个普通人。

大多数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翻阅无数的典籍。

去搜寻历史中那个秦朝的真正模样。

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不得而知,真正的秦朝到底是什么样子,也就只能够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秦朝和它的开创者。

江升在制作这一期视频的时候无疑是幸运的。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江升的时间点,华夏大地无数真正的转件,开始对史书典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更深层次的考古发现。

因此秦的缺点,秦的优点,秦的社会生活,民生民俗,政治风貌,秦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血有肉的展示在了他那样的后人面前,让他能够得以从历史当中窥见真正的始皇帝。

以及他的皇朝。

到底带给了华夏多么巨大的影响。

始皇帝确实是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有很多人故意的抹黑他,他身上也的的确确有着一些不能忽视的毛病。

修筑皇陵的浩大,以及阿房宫的规模,的确是他个人的喜好,但毕竟只要他或者天下无敢反者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要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封建的社会,那时候的帝王用百姓来修建这些,就跟后世的人拿自己的钱去买奢侈品一样。

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至于求仙问道,追求长生不死。

很多皇帝包括唐太宗汉武帝等明君都有这么做过,乃至于后世不少现代人也在迷信,这是人类几乎无法战胜的一个本性。

倒是不能因此去数落始皇帝,去数落后世诸多的帝王。其实吧,如果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驾崩了的话。

历史对他的评价绝对会是清一色的「千古一帝」,不,应该是「万古一帝」才对。他将是华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在皇权时代,他的「武功」与「文治」综合起来便是地球诞生以来。

整个地球独一份,无人可以比拟的存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这种统一已知范围内所有文明的功业几千年来没有第二例。

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为什么不算在里面,因为比较遗憾的是,此时此刻的匈奴,大抵也不能够称之为文明。

因此。

没有太过于的针对他们。毕竟,就跟后世为什么大自由国,不直接覆灭阿福汉一样,得到的收获根本没有开销大。

就是这个同样的道理。

始皇帝也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消灭匈奴,因为那样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得不偿失,没有任何收获反而要消耗巨大。

因此。

只被当做是野狗一样的匈奴,就一直到了汉武帝的时期,成长成为了九头犬,被汉武帝和霍去病这样的恶魔猎手给砍掉了八颗头——最后剩下的那颗头远遁欧洲,然后发展成为了凶名赫赫的九头蛇。

咳咳。

不好意思串台了。

说回到始皇帝的功绩上面。

他的武功不容忽视。

再说文治方面。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君王,秦始皇可不只是武功了得,他和汉武帝一样都属于是文武双全的存在。

要不后世怎么那么多人觉得他们两个非常相似呢。

始皇帝在统一中原后的六年中。

也是干了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可不是修水坝、通大桥之类的的行为。

虽然兴建水利、造福万民同样是了不得的事,但和他一手搭建了华夏此后两千多年来的统治基础与框架相比。

还是逊色了一筹。

始皇帝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就是那个影响了华夏两千多年,在华夏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让皇权在发展当中不断增强的强大制度。

皇帝对于整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

然而呢。

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刚刚确立的秦朝,始皇帝对国家对臣工的控制力远远不及后世皇权不断加强的皇帝们。

至于和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满清相比,更是远远不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刚刚确立以及初步发展的时间里,对国家的利大于弊,主要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对国家的影响主要是积极向上的,它维护了自给自足且分离倾向强的农耕帝国的统一。

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护和促进农耕帝国经济的发展,它奠定了后世无数人生活的那么一个安居乐意的统一国家。

站在民族的立场上。

有秦始皇及那个时代的一批能臣干吏。

奶华夏民族的幸运。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使多民族的华夏大地有了统一、融合的可能,并在后世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