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回到几分钟之前。
“今天是感动华夏十大人物最后一位登场的日子。”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天知道这三天以来,我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就等着看最后一位人物是谁呢。”
“求求老天爷,求求老天爷,一定要是我们这个朝代的人物啊,我也想要吃饱饭,我也想要有风调雨顺的庇护。”
“这最后一位人物其实不用猜,但我还是想要确定我心中的想法。”
……
在诸天历史位面的所有时空当中。
不管是皇宫里面的帝王妃子,还是朝堂之上的王公贵族,亦或者是华夏大地的黎民百姓都在翘首以待的期盼。
甚至于连一些个蛮夷外族也在心情忐忑的等待着。
相比较华夏子民们的期待和好奇,这些个蛮夷外族的内心更多的是紧张,他们知道若是自己时空的人上榜了的话。
他们这些对于炎黄子孙而言的蛮夷外族,便会在这么一个时空当中迎来末日。霍去病和汉武帝刘彻获得的奖励让他们心颤。
特别是那些在各自时空欺负过汉人的族群,比如说那个元朝还有辫子国满清帝国,掌权者们各个都是在人人自危。
他们很多都在心里面担惊受怕着,也在暗自祈祷这一期结束了之后,就希望那个仙神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去。
不要再来人间霍霍他们这些人了……怎么说呢,倒是没有一个族群反省自己,被称之为蛮夷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若是对待华夏民族的人们很好,又怎么会去担心自己被报复的问题呢,若不是做贼心虚又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瞧瞧那些跟着霍去病,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匈奴人,可是诸天历史位面的人都看到了,那些匈奴人可也都获得了【天佑】的加持和庇佑……如果是真心融入到华夏文明来的种族,根本不需要担心任何的问题。
只有那些心中只有侵略和压迫,潜意识都知道自己是错误的外族,才会被仙神这把“悬挂在天空的利剑”吓唬到。
并且。
还不知悔改。
只希望仙神能够离开,让他们继续自己的暴行。
游牧民族啊。
古时候的游牧民族。
本性难移。
只能说他们是死不悔改,根本认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当然,这些个时空和蛮夷,毕竟是占据少数的行列。
大多数时空的人们都还是在期待仙神,甚至很多人都会在心里面琢磨,希望仙神颁发完感动华夏十大人物之后。
还能来一个感动华夏十大名妓,感动华夏十大战将武将之类的,那样的话,不只是他们的朝代或许也还能有机会,获得仙神降下的天恩庇护,而且,他们在每日枯燥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些调剂的乐趣。
跟着仙神一起对那些大人物评头论足啊,小老百姓们可就乐呵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其实我想看仙神做十大暴君,十大奸臣,亦或者十大奇葩皇帝之类的评点,想来那样的话一定很有意思。”
“我想问问暴君,奸臣,奇葩皇帝,这些人怎么感动的华夏?要制作也要制作,千古十大奇迹或者千古十大未解之谜吧。”
“我寻思着你这也不感动华夏啊,还不如来一个千古十大名妓,至少她们虽身入红尘,但是在努力的生存和活着。”
“作为女人,我能替父从军,我想看千古十大杰出女性当中,到底有没有我的名字,我更想知道后世的女人站起来没有。”
有很多老百姓们在等待仙神出现的时候,都在跟自己身边的人交头接耳的讨论,现如今三天一次的仙神颁奖成为常态。大家在仙神出现之前就会自觉的安排好事情,并且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仙神的出现。
像是什么村子里面啊,镇里面啊的地方,都是大家伙儿在空地里排排坐,一起观看仙神颁奖顺带评头论足。而像是在某个城里面的人,每到仙神颁奖的这么一天,茶馆酒楼之类的地方就会爆满。
俨然江升的仙神颁奖在诸天历史位面,成为了无数人茶余饭后追的“剧集”,后期几乎每一次都是很多人做好了准备在等待。
尤其是今天。
作为感动华夏千古十大人物的最后一期,自然是格外让人期待,最关键的是不知道仙神这一次颁奖完成后还有没有其他的颁奖,若是没有了的话,那真的就是看一眼少一眼,谁也不想要错过哪怕一眨眼的时间。
每一个人今天起床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气氛的不同,并且,有很多人还哈欠连天,一看就是晚上没有睡好。
所有人都是在心里惦记着最后一期的感动华夏十大人物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
到了大家都觉得应该差不多的时间……于是,天空异象升起,九龙拉辇跟着出现,诸天历史位面的人都被这场景震骇。
只见。
那乌云滚滚的黑暗当中,有一抹如同撕裂封锁的光芒,自乌云当中乍现而出,九条威武的神龙拉着辇车冲出。
带着厚重如山岳,威严如天威般的气势,伴随着那鼓乐齐鸣的声音,所有时空当中的山河在这一刻仿佛都被渲染。
染上了一抹带着浩瀚如云烟,威严如古神一般的韵味和气息。这一刻,龙鸣苍天,让诸天历史位面的人尽数心生臣服。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去直视那九条神龙,去直视那在神龙背后辇车之上的身影。
他们只能够用自己的余光去看,看那一抹竟是神龙拉车的人物,心中无以复加的震撼着这最后一期上榜之人的牌面。
会是谁!
竟是有这样的待遇!
让仙神都特别为他制作了一场天地异象!
“果然如此!”
诸天历史位面猜到这一期人物身份的人不在少数。
就比如李世民。
他今日早就已经沐浴更衣,于自家最威严的大殿之外,带领文武百官,严肃无比的等待着这最后一期的开始。
现在却真的是不出他的预料。其实很好猜,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能够压轴登场的,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别看仙神说什么排名不分先后,可能前面的九个人排名确实不分先后,但是这压轴登场的绝对是在仙神心中最为认可的人。也应该是对于华夏历史有最为重大贡献,在古往今来数千年的时间都无人能替代的存在。
李世民对于这样条件的人物,只能想到一个,并且,他很确信,即便是大唐之后的朝代也不会有任何人超越此人。
始皇帝——嬴政。
只有始皇帝。
只有创造出皇帝这个名号的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统一壮举的伟大存在,才能够是前无古人后面也不会有来者。
“细数古今,能有如此威势,如此依仗的人,当真就只有始皇帝一位啊。”李世民也是根本不敢直视天空中的异象。
虽然都知道那只是仙神伟力幻化,但是那感受到的威势却真实无比,没有任何人能在这种威势下去直视。
即便是他李世民,即便是其他皇帝,也都绝对没有那个能力……这幻化而出的气势,就是那位功绩的分量啊。
压的后世不知道多少人难以望其项背。
“应是祖龙了,除了他之外,谁也不能如此压朕。”大明时空的朱元璋,也是企图强行去直视天空中的身影。
可内心忽然间泛起的强烈悸动,却也让他控制不住的偏离视线,他也看得出来这威势便是功绩的化身。
其分量他尚且根本无法去比拟。
无法去平等对待。
便是只有那横扫六国,气吞山河,一统了整个华夏江山,开天辟地的第一人,才能拥有对他如此的压迫。
才能有功绩化作的威势如此恐怖的展现。
即便心中早已有所预感,但是这一天到来,亲眼目睹这般异象,还是让朕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啊。
朱元璋有些不甘。
但却不影响他对祖龙敬畏的感叹。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敢说自己超越祖龙,也绝对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对祖龙心生不服气。
这一期的人物要不是祖龙,他反而才会感觉不服呢。古往今来,朱元璋就认为只有祖龙能够稳压他一头。
不是祖龙凭什么压轴?
唯有祖龙。
才能在这个榜单上面压轴出现!
“祖龙呀……当真可怕。”
朱棣身穿着饱经战争洗礼的铠甲,于一匹同样久经沙场的战马上,带着千军万马,在出征返程的路上等待着仙神降临。
却没曾想这一期的仙神颁奖,开局竟是这么一个异象展现,周围无数将士们都在那滔天的威严之下尽数匍匐。
朱棣知道这不能够怪将士们,哪怕是他也心生了如此的冲动,帝王已是如此,又怎么能够要求普通人控制得了呢。
身上没有具备天子龙气,没有帝王之心,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威压,而饶是可以强撑朱棣也难以抬头去直视。
他同样被那功绩化作的威压,压迫的根本无法反抗。朱棣清楚,自己这些后来之帝,自是比不了帝之始祖。
不过。
“建立大统一帝国祖龙是第一个做到的人,可那统御下全世界所有的疆土,目前可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
目前正值壮年的朱棣,又因【天佑血脉】焕发青春,他并未因此而认命,这天地间强大的压迫反而是刺激了他的雄心壮志。
就如他所说的,既然在华夏民族和土地的大统一上,已经没有机会胜过始皇帝,那么他就打算去争夺一下世界的大统一。
这一次。
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胜谁负争一争才能够知道!
“这便是古之帝王,千古第一么,朕若能有此风姿,有那样的才能,何愁山河破碎,何愁不能复兴大明。”
同样获得过仙神奖励的大明皇帝崇祯。
此时此刻。
也在自己的宫殿当中观看仙神颁奖。
他相比较自家的两位先祖,功绩可以说是无比的差劲了,若非他的末代行为感动华夏,必然不可能上得了仙神的榜单。
如今。
在这只能用功绩化作的气势去抵御的情况下,他所感受到的祖龙压迫自然更强许多,差点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若非是心中深知自己是皇帝,是朱元璋,朱棣的后人,不能给先祖和身份丢脸,他估计也要和文武百官一样跪倒匍匐了。
好在纵使感觉如同承受了千斤重担,崇祯依旧还是咬紧了牙关挺立了身子,势要为自己为这末代大明争上一口气。
怎么说呢。
这坚持确实值得称赞。作为上榜的人里面只拿了【天佑】的一个获奖者,他如今倒是也已经让末代大明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里面当然有仙神颁奖后带给他的好处,于民间和诸多有志之士心中地位超然了,使唤起下属命令越发好使的原因。
但也绝对不能够否认崇祯自身的努力……他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作为一个从未上过帝王课,本来只是被当做闲散王爷放养的人而言,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但如今他倒是提升了不少。
自然在朝堂之上,虽不说一眼就看出,谁心里面有鬼谁在说谎,但总归是能够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再去一味听信任何人的言语。这便是作为一个帝王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现如今,崇祯终于迈出了这第一步。
他还在努力着,可以预见,终有一日,他这个时空的大明,必然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崇祯和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你且看着,这就是你的榜样,你未来,要成为的人。”
在大宋时空当中。
有岳飞对着天空中的异象半跪行礼。
随即转头对着大宋新君,一个被选出来的聪慧皇室子孙,语重心长的教育着,他虽然身上不具备帝王威严。
但是好歹是上榜的人,身上自由功绩傍身,而且还是极为感动华夏后世的功绩,因此尽管面色苍白但好歹还能挺立身姿,并且对自己身旁被吓的惊慌失措,只能依靠他搀扶才能站立的小孩子说道。
如此差不多的话语。
在另外一个大宋时空的陆秀夫身上也在发生。
陆秀夫也在期待。
并且希望教导大宋最后的小皇帝,要励志成为和秦皇汉武比肩的皇帝,他当然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但总归也能给小皇帝竖立远大的目标。
而瞧小皇帝对天空当中的异象,既是恐惧和害怕,又是羡慕和敬仰的样子,陆秀夫知道小皇帝这个志向应该是可以竖立。于是乎,他便是一边对始皇帝的异象恭敬行礼,一般教导起了身边的小皇帝。
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语下来。
“丞相你说的对,朕,要……要向始皇帝学习。”
小皇帝颤颤巍巍的回答了一句,咬紧了牙关,可奈何身子实在不受控制,还是要拜倒,被陆秀夫给搀扶住了。
此时此刻的大宋末代小皇帝,心中已经是铭刻下了始皇帝无上的身姿,这绝对会对他的成长形成莫大的帮助。
倒是让陆秀夫看在眼里,心中欣慰,哪怕自个儿也在颤抖,却也感激仙神,在最后一期给出了如此让人感受深切的异象。
“祖龙呀,九条龙拉着他在天上飞……皇后,你说,这九条龙,是不是咱这九个,之前上班的感动华夏人物?”
大隋时空。
也是强撑着才能平稳心情的隋文帝。
依旧是不敢直视天空。
不过。
即便是感受着浩大的威严,也依旧阻挡不了他的奇思妙想,一旁瑟瑟发抖的独孤伽罗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话才好了。
只能过翻了个白眼,然后顺从本心,非常庄严的给始皇帝的异象行礼,这倒是一下子让她感受到的压迫减轻了许多。她倒是没有让隋文帝一起跟着行礼以减轻负担,毕竟她一个皇后向始皇帝行礼完全没问题。
可自家的夫君却也是一位帝王,还是意图比肩秦皇汉武的帝王,便是绝对不能够像是她这一般行礼。
毕竟。
那样的话岂不是就是自己承认自己不如始皇帝了么,最关键的是,皇帝行礼,那代表的是向对方臣服。
那样的话皇帝就不再是皇帝,而是别人的臣子子民了,像是隋文帝这般的身份,断然是不可能做行礼之事。
独孤伽罗这想的倒是没有错,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位面的皇帝,无一人行礼,像是小皇帝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皇帝,旁边的臣子也要赶紧阻拦他们跪下一般……始皇帝值得尊敬,但自家皇帝的威严也不能丢。
“这种威势,这样的排场,我想应该就是那一位了。”汉武帝刘彻神具【武帝躯】,尽管这是一个贴牌货。
但到底还是不同于其他的凡人,他强顶着那天地间如同流水般的威压,眼神闪烁着凝视向了辇车之上的身姿。
在那乌云穿透而出的光辉照耀下,汉武帝刘彻完全看不清楚始皇帝的面容,只能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姿屹立辇车。
驾驭着九龙,纵横在天地。
“大人物呀。”
汉武帝刘彻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慨,他自诩比肩秦皇,不过,到底也是自诩,也明白开天辟地所代表的分量。
这一期。
是真正的大人物专场。
相比较起来。
他们前面九个人的确逊色不少。这不是能力不能力的问题,而是在对华夏的影响力,以及个人魅力方面。
正如这诸天许多人的确信。
是的。
这最后一期的压轴人物,并非是什么流氓皇帝,而是真正值得赞誉的始皇帝,他所做到的一切值得感动华夏千古。
不止如此。
整个华夏民族的所有人都应该感谢他。
要是没有这么一位震古烁今的人物出现,或许华夏文明也将和其他地球区域一般,在泯然于众人的氛围内不得大统一。
当然。
根据华夏民族的一个特性,在文明即将覆灭的时候,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带领整个民族重新站起来。
也许到了民族存亡之际依旧会有人站出来,可那时候到底整个文明被摧残了多久,又有多少人在历史的浪潮中被吞噬,这些都是不得而知,但却一定可以猜到,时间和数量都绝对不会少的一个事实。
后世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办法出生,因为他们的先祖早就已经死掉,连诞生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说用键盘去战斗了。
有的人如果从极为狭隘的角度,去看待始皇帝嬴政的一生和成就,那自然就会得出他有多少缺点做了多少错事的结论。
他们不会去考虑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个达成这个功绩的人。
前面根本没有任何人的经验去参考。治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大一统帝国,其实就跟在没有任何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要从头去发明原子弹是差不多的难度。哪个文盲能一点儿都不错的把原子弹搞出来呢?
在创造和统御大一统帝国的难度上,确实是丝毫不弱于让文盲去发明原子弹,知道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始皇帝到底有多厉害了。君不见,那古印地区的文明繁衍生息,可一直都是跟原始部落差不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应该得到尊重,无论他到底有没有做错太多的事情,站在整个民族的角度他都是最为伟大的存在。
华夏历史上出现过500多位皇帝,为什么秦始皇永远排第一位?
汉武帝刘彻其实个人也被誉为全能的六边形战士,从细分的各个方面来说很多都略微超过嬴政老大一点点。
如从个人的文化修养,文化和政治成果,政治制度设计,和个人的武艺,对内军事成就和对外军事成就,总共六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汉武帝刘彻其实会高于嬴政一丢丢的,六边形评判个人能力汉武帝刘彻可以排上第一。
然而。
他为什么永远都是在秦皇的后面才会有汉武的出现。
原因无他。
因为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存在,是有始皇帝为他奠基和试错,秦始皇永远排第一,最关键的是他是第一个皇帝!后面敢自称皇帝的,首先就得认清这个事实,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就是秦始皇。
然后。
再去说别的有的没的东西。
汉武帝各方面超越,是因为文明的发展,必然是呈现递进式的增长,不然的话那就是整个文明的巨大退步。
始皇帝千古第一,他属于是文明的质变,这一点谁也无法替代,量变的堆积容易,让文明发生质变才是最为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其实在华夏历史上一直是负面评价占了90%,都是类似“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类的评价。
直到近200年才开始对他做出一点正面的评价。
站在大历史的宏观角度讲,统一文字度量衡,统一全国结束战乱,修长城、驰道、直道、灵渠等国家工程,都是对历史有相当大推动作用的,其作用甚至超越了他那个时代,每一个都是有跨时代的意义。
然而呢。
之所以后世的人不喜欢他。
是站在他那个时代来看,就是所谓的“步子太大扯到蛋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搞这么多工程。
不过。
或许始皇帝也知道这一点,只是他的抱负和夙愿还没有完成,所以,才会像是在赶工程一样的不断加快步伐。
越到后期感觉自己时日不多,这个步伐便越想要再加快,同时,到处找长生不老药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像是嬴政这样的雄主。
不会甘心自己在没有完成这个世界所有想要完成的成就前离开人世——当然,这种猜测只不过是江升的推断。
毕竟他没有跨越时间和古人真正对话的能力,始皇帝嬴政到底是不是这样想,他也肯定是不可能从始皇帝口中得知。
或许以后成为比较高级的颁奖人之后,系统能够创造一个宏达的舞台,让他能够有对话古今和其他时空畅谈的能力。
这是值得去期待的事情,但现如今的江升,到底还只是个最卑微的初级颁奖人,没有办法获得如此不可思议的权限。
他只能过是从历史的文献当中,去一窥所有古人的思想和故事。
通过考古研究的结果和真实历史的记载,都可以清楚秦始皇其实是一个特别勤政、也是非常有作为和担当的的帝王。
只不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里做出了一些决策失误,从而给大秦帝国未来秦二世时期的崩溃和灭亡埋下了隐患。
这便是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参考,所以没有能够预防的失误,就比如立太子这种事情,若是有完整的帝国管理经验。
那个胡亥又怎么可能击败始皇帝选定了的继承人扶苏呢。
正因为没有大统一帝国的经验,没有比较立的让皇长子扶苏成为太子,给予扶苏像是后世太子们那样的条件和权限,这才让赵高迎立胡亥为皇帝有了可乘之机,最终让胡亥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而关于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长子扶苏的太子的理由,自古以来就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切的答案。那么到底为什么在有着早立太子传统的秦国,秦始皇没有直接立皇长子扶苏的太子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完成秦朝统一大业的秦始皇眼里,皇长子扶苏确实可以算是自己23个儿子中,远比其他人更加优秀的一个。
但扶苏生性过于仁慈,与秦始皇严刑峻法、喜好行帝王之术的性格完全相反,让始皇帝觉得扶苏太过于仁慈了。
如果在这样一个奉行法家思想的大帝国里,立扶苏这样仁慈的人为太子的话,确实是一件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不过呢。
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扶苏还是始皇帝心里面,继承庞大帝国的最好人选,皇长子扶苏虽然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但是秦始皇一直把扶苏当做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这一点从历史文献里可以清楚得知。
即使因为秦始皇大肆杀害那些术士,心慈手软的扶苏坚决反对而惹怒的秦始皇,父子俩的关系由此降到冰点的时候。
秦始皇依旧没有放弃对扶苏的培养,作为惩罚,秦始皇只是将自己的长子扶苏,派到大将军蒙恬身边而已。
名义上是监督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实则是有意锻炼扶苏。按秦始皇所想,扶苏既可以得到锻炼,又可以和手握30万大军的蒙恬搞好关系,并将其发展为支持扶苏的一派,为将来继承皇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扶苏之才德,虽然太过仁念,但他一旦即位为尊,那么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大秦帝国绝对不会那么的短命。
大秦经过始皇帝的驱使,一代仁君,才是该应运而生的发展,扶苏便会像是汉文帝,汉景帝一般让大秦进入修身养息的阶段。
如此一来。
大秦帝国的寿命未必会比大汉帝国来的短。
可惜的是秦始皇在生前没有确立储君,结果他骤然崩逝以后,却被太监赵高和丞相李斯给篡改了遗诏,立一个庸碌之辈的胡亥为帝,造成的结果便是仅仅过了十五年,大秦帝国就轰然倒塌了。
很多人将大秦帝国的覆灭全怪罪在始皇帝是一个暴君身上。
然而。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
后世在秦始皇陵做过十年考古队长就曾经表示过,后世的历史研究学者们,越越来越人通过对秦始皇陵的文物进行研究,已经是开始发现了历史的真相,一个和某些史籍中的记载很不一样的秦始皇。
最起码把秦始皇定位为一个暴君。
其实是极为不适合的。
属于是将始皇帝给直接妖魔化了。这些说到底也跟流过余孽有关系,秦始皇的形象之所以从古到今被诸多人误解,便是跟从秦始皇那个时代开始,《战国策》以及战国晚期一些著名的学者对秦始皇的评价有关系。
他们到底是带着极端的个人偏见,就宛如有时候看到电视里不喜欢的明星,许多人都会吐槽这个明星太丑一般。
实际上照照镜子……咳咳,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
正因为古代一些学者的有失公正,才给后世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即秦始皇是私生子,长相奇特、极凶,声音沙哑,马面,性格暴戾、反复无常,根本没有规律可言,反正是能怎么抹黑的形容都给用上了。
如此一个谣传,在华夏大地统一的过程中,秦始皇的“扭曲”形象,便在他的对手的范围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而在成功实现大统一以后,众所周知秦帝国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在西汉初年,人们对秦始皇的形象又有了新的加工,比如秦始皇在晚年大兴土木,后来为了求仙,提出「吾慕真人」的离奇思想。
不愿意让任何人包括他的丞相、大臣正常地见到他,在各个宫殿秘密地潜行等等,这些事都塑造了秦始皇是一个反复无常,甚至还带着几分神经病的个人形象。然而,稍微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这绝对不可能。
一个如此之人断然不可能实现开天辟地的壮举,而即便退一万步讲,始皇帝要真沦落到了这样一个神经病的成都。
诸如李斯,赵高,胡亥之类的野心之辈焉还能被威慑?总不能说,这些人胆子小到还害怕一个神经病的程度吧。
江升在制作这一期视频的时候。
一直从以前的文献上得到的印象,便是秦朝是一个暴政的时代。严刑峻法,监狱遍地,人们动辄违法,法律制定的特别严格。
然而他通过近代一些文献的发掘和研究后发现,西汉前期包括西汉中期的法律比秦更全面、更完善,某种程度上比秦更严厉。从汉承秦制以及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看,把秦定位为一个暴政的时代其实就是双标。
是主观意义上的扣帽子。
事实是什么?——「末代之王」现象这么多年来,通过考古的发掘,尤其是1974年发掘兵马俑后,似乎更加印证或者佐证了历史文献对秦朝、对秦始皇的认识,那是一个军事性的时代,那是一个暴君。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要到了后世接近江升的时代,才会有人开始发现,其实秦始皇的形象在西汉初年被人们所妖魔化。
这种妖魔化不是只有汉朝人这么做,而是中国的历朝各代都会做的一件事情,因此这个情况便被称之为「末代之王」现象。
仔细地看历朝各代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们的形象是一样的,从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秦始皇、秦二世、王莽、曹操乃至于隋炀帝等,每一个朝代最后一个王的形象都是暴戾、不讲信用、不信功臣,亲小人、远君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等,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事后诸葛。以上帝视角看末代君王,去看一个短命的王朝,自然是让人看到的都是缺点。
从大秦灭亡后的2000年来。
秦始皇的形象已经逐渐被人们越发以讹传讹了,大多数人提起他都说他是个暴君,是一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