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纷纷点头,张老汉攥着红本本,激动地说:“有了这规矩,俺家的地就能传下去了,再也不用怕被地主抢了!”
等所有地分完,三个乡的田埂上插满了木牌,像一片小小的森林。
刚忙完土地分配,李云龙就接到了徐象谦总指挥的命令:立刻着手建立军事体系,落实《鄂豫边军事建设纲要》。
于是,当李云龙带着王二柱赶到红31师驻地时,徐象谦正在地图前标注敌情,见他们来,指着地图上的红圈说:“现在G民党军盯着咱根据地,必须尽快建强武装。你负责牵头,先把主力红军、地方武装、群众武装这三级体系搭起来 ,这是根基。”
李云龙接过纲要,先把目光落在“主力红军”这一条上:“徐总指挥,红31师目前有三个团,您说的机动作战,具体怎么安排?”
徐象谦指着鄂豫边的山脉:“咱根据地多山,红31师要随时能在各县之间调动,哪里有敌人‘会剿’,就往哪里去,不能被敌人困在一个地方。你从各团抽调骨干,组成侦察连,提前摸清敌人动向。”
王二柱在一旁记笔记,忍不住问:“那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咋建?”
徐象谦笑着说:“地方武装就是赤卫队,每个乡建一支,选年轻力壮的贫农、雇农参加,配长矛、土枪,负责保卫乡苏维埃,配合红31师站岗放哨、袭扰小股敌人;群众武装就是少先队和儿童团,少先队帮着送情报、看俘虏,儿童团盯着陌生人,发现可疑情况就报信——要让敌人进了根据地,就像掉进了人民的包围圈。”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云龙跑遍了鄂豫边的十几个乡。
在柳溪乡建赤卫队时,李云龙挑了三十个当过长工、敢打敢拼的青年,每人发了一把大刀、一根长矛,还从红31师调了两支汉阳造当示范枪。
第一天训练,李云龙就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写在木板上,挂在训练场上:“咱是红军,不是土匪,第一条纪律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昨天有个队员摘了老乡的两个柿子,今天必须去道歉,还得赔老乡两个铜板!”
那个摘柿子的队员红着脸,跟着李云龙去了老乡家。老乡见队员来道歉,赶紧摆手:“俩柿子不算啥,别往心里去!”
李云龙却认真地说:“老乡,规矩就是规矩,今天摘俩柿子不罚,明天可能就有人抢老乡的粮。咱红军要让老乡信任,就得说到做到!”
落实“六项注意”时,李云龙更是细致。他规定队员借老乡的东西要打借条,用完准时还;损坏了老乡的东西,必须按价赔;行军时不踩老乡的庄稼,宿营时要帮老乡挑水、扫院子。
有次赤卫队在村里宿营,王二柱发现一个队员把老乡的柴禾多烧了一捆,立刻让队员去山上砍了一捆新的送过去。老乡感动地说:“俺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守规矩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