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67章 建康惶惶

第67章 建康惶惶(1 / 2)

前秦“应允”姚襄、“派兵东进”的消息,如同乘着秋风的野火,一路添油加醋,越过淮水,顷刻间便烧遍了整个建康城。

最初的来源已不可考,或许是惊慌失措的江北流民,或许是别有用心的边境商贾,亦或是某些暗中传递消息的渠道。但无论源头为何,消息在传播中飞速扭曲、膨胀,最终砸入建康时,已变得无比骇人听闻:

“不好了!羌酋姚襄已献了洛阳,拜倒在苻坚脚下!”

“秦主苻坚尽起关中精兵,大将邓羌为先锋,铁骑数万,已出潼关,直扑洛阳!”

“姚襄为前驱,秦兵为后盾,两家合兵数十万,要联手扫荡中原,南下饮马长江了!”

建康城,这座惯于沉醉在秦淮风月、乌衣风雅中的帝都,仿佛被一桶冰水当头浇下,瞬间从繁华旧梦中惊醒,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市井街巷,流言蜚语如同毒雾般弥漫。粮店门前顷刻间排起长龙,米价一日数涨,顷刻间斗米千金仍被抢购一空。布帛盐铁等物资价格也随之飞涨。秦淮河上的画舫歌歇,酒楼茶肆人声寥落,往日吟风弄月的士人也面带忧色,窃窃私语间皆是“胡马渡江”、“神州陆沉”之类令人心悸的字眼。不少高门富户已悄然吩咐仆役,开始打点细软行李,预备一旦风声更紧,便举家南迁,避祸吴越乃至更远的岭南。

皇城之内,紫宸殿上,恐慌更甚。

平日里庄严肃穆的朝会,此刻乱得像一锅煮沸的粥。白发苍苍的中书令何充,激动得胡须颤抖,几乎是老泪纵横地扑倒在御阶前,叩首泣诉:

“陛下!陛下!祸事了!桓温一意孤行,悍然北伐,终招致如此弥天大祸!如今姚襄未灭,反引来了更凶恶的苻坚!秦羌合流,虎狼之师数十万叩关东来,我江东兵力空虚,江淮防线如何能守?社稷倾覆,只在旦夕啊!陛下!老臣恳请陛下,立刻下诏,命桓温即刻罢兵回师,全力固守淮泗!并……并速遣使节,携带重礼前往长安谢罪,陈明我朝绝无北犯之意,或可……或可消弭苻坚雷霆之怒,为我江东求得一线生机!”

他话音未落,司徒、会稽王司马昱亦面色惨白地出列附和。这位宗室重臣,向来对桓温权势膨胀心存忌惮,此刻更是将一切归咎于北伐:“陛下,何公所言乃至理!桓温穷兵黩武,至有今日之危!若再容其妄为,恐我司马氏江山不保!必须令其回师!必须向秦国示好!”

一众反战派大臣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跪倒一片,哭声、谏声响成一片,仿佛亡国之祸就在眼前。龙椅上的晋帝司马奕年纪尚轻,被这阵势吓得面无人色,手足无措,只会喃喃道:“众卿……众卿平身……此事,此事容朕三思……”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恐慌吞噬。琅琊王氏的府邸深处,密室之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烛光摇曳,映照着王劭(王导之侄,侍中)王彪之和其族中几位掌权老者沉静却暗藏锋芒的脸。外面的恐慌似乎被高墙彻底隔绝。

“苻坚东进的消息,确实了吗?”一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王劭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神色平静:“八九不离十。纵有夸大,秦人意图干预河南局势,当是确凿无疑。”

“如此说来,桓温危矣?”另一人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未必。”王劭放下茶盏,目光锐利起来,“苻坚、王猛非庸主,岂会轻易为姚襄火中取栗?最大可能,不过是虚张声势,坐观成败,欲收渔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