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61章 西府激辩

第61章 西府激辩(1 / 2)

中军大帐之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却照不透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压抑。帐帘低垂,将姑孰秋夜的寒凉隔绝在外,却也使得帐内充斥的焦虑、愤怒与浓重的汗味无处消散,几乎令人窒息。

桓温并未端坐主位,而是面色铁青地立于那幅巨大的江北舆图之前,背影如同一块紧绷的岩石。舆图上,代表姚襄叛军的猩红色标记触目惊心,已不仅限于洛阳一隅,而是如同恶疮般在司州、豫州乃至兖州、青州的部分区域蔓延开来。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其他色块或被覆盖,或变得摇摆不定。

帐下济济一堂,西府核心将佐与高级参军几乎悉数到场。人人面色肃然,空气中仿佛绷紧了一根弦,随时可能断裂。

“还有什么可议的!”一声爆喝如同惊雷炸响,邓遐虬髯戟张,猛地踏前一步,铁甲叶片哗啦作响,他指着地图上的洛阳,“姚襄狗贼,忘恩负义!竟敢窃据神都,荼毒中原!大司马,末将请命,愿率本部精兵为前锋,即刻渡江,直扑洛阳,必斩此獠狗头,以雪国耻!”

他的请战如同点燃了火药桶,一众少壮派的将领纷纷出列附和,群情激愤:

“没错!发兵!剿灭姚襄!”

“我江东健儿岂容羌虏猖獗!”

“趁其立足未稳,正是一举破敌之时!”

主战派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与军事冒险的躁动。

“胡闹!”一个苍老却沉浑的声音冷冷响起,压过了喧嚣。出声的是资历极深的老将,曾参与多次北伐,深知其中艰难。“发兵?说得轻巧!粮草何在?冬衣何在?我军新卒尚未练成,仓促北上,以疲惫之师迎击姚襄以逸待劳的羌骑,胜算几何?一旦受挫,江淮防线动摇,谁来负责?!”

谨慎务实的老成将领们纷纷点头,面露忧色。

“将军所言极是。姚襄非寻常流寇,其部众骁勇,更兼据守洛阳坚城,岂是易与之辈?”

“江北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于我军补给更是雪上加霜。”

“是否应先稳固淮南,遣使联络尚未沦陷之坞堡,固守待机,以待明年粮足兵精再图北伐?”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一方主张立即雷霆出击,一方主张谨慎固守,帐内争吵不休,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几乎要将帐顶掀开。各种战略、困难、风险被反复提出、争论、驳斥。

桓温始终背对众人,凝视着地图,一言不发。但他负在身后的双手,指节已因用力而捏得发白,偶尔极其轻微地颤抖一下,显是内心怒潮汹涌,却在极力克制。

陆昶作为书记官之一,坐在帐幕边缘的阴影里,面前案上铺着纸笔,却并未记录多少。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视着帐中每一个发言者的神情、语气,敏锐地捕捉着那些隐藏在激昂言辞背后的利益考量与真实心态。

他看到邓遐等将领请战时眼中不仅有愤怒,更有攫取战功的渴望;看到老将们反对时,除了现实的忧虑,亦有一丝不愿再冒险、保全实力的私心;他还注意到,以桓懿为首的部分桓氏宗族子弟,虽也喊着主战,眼神却有些闪烁,似乎更在意的是如何借此机会攫取兵权,而非真正关心战局胜负。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桓温那僵硬的背影上。他注意到,当有人提及“迁都之议恐成画饼”、“朝廷物议沸腾”时,桓温的肩膀会微不可察地绷紧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