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管理模式:结果导向(2 / 2)

接下来的几天,林婉、苏曼和赵小伟闭门磋商,在江城“结果导向”的核心原则下,细化了一套全新的“江工工作室管理手册”。

手册很薄,加起来不到十页。

里面明确写道:

· 考勤: 无。建议保持通讯畅通。

· 工作时间: 弹性。鼓励高效工作,拒绝无效加班。

· 会议: 能免则免,能短则短。提倡异步沟通和文档协作。

· 绩效考核: 唯一标准:目标完成度与工作质量。由直接上级、协作方及项目成果共同评定。

· 薪酬奖金: 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透明公开。

· 福利: 强制年假、心理健康假、补充商业保险、定期体检、以及……老板不定期投喂(口味随机)。

· 红线: 数据造假、泄露机密、收受不当利益、因个人原因屡次未能达成预定目标。

当这份手册下发到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包括新招聘的几位执行岗位员工)手中时,引起的反响空前热烈。

一位刚从某互联网大厂跳槽过来的内容策划,看着手册,激动地差点哭出来:“没有日报!没有周报!没有述职!天啊,我把生命浪费在了多少毫无意义的ppt上!”

一位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姑娘兴奋地表示:“我习惯晚上有灵感,以后可以白天摸鱼看书,晚上高效干活了!太人性化了!”

当然,也有短暂的无所适从。一位习惯了被安排工作的年轻助理,小心翼翼地问林婉:“林总,那……我每天具体要做什么?”

林婉笑着回答:“你的岗位职责和目标清单已经发给你了。自己规划时间和方法,确保在截止日期前高质量完成就行。遇到困难,随时求助。”

这种极度信任和放权,带来的不仅是放松,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每个人都清楚,在这里,没有“苦劳”只有“功劳”,混日子是混不下去的。但同时,只要你有能力,就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尊重。

“结果导向”的管理模式,如同给“江工工作室”这台新组装的机器,注入了一种独特的润滑剂和驱动能量。它开始以一种在外界看来有些散漫,实则内部高效协同的方式,悄然运转起来。

系统提示如期而至:

【宿主成功确立并推行“结果导向”反内卷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组织效能与成员幸福感。奖励:被动技能“效率光环”Lv.1,小幅提升团队成员在专注工作时的效率与灵感迸发几率。】

江城看着提示,打了个哈欠。

效率不效率的,他不在乎。他只是觉得,以后应该没人会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他了。

省心,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