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自点脸上青红交加,只得硬着头皮回答:“据探马回报,多尔衮麾下的两白旗核心约万人,但其入我朝鲜后,大肆招揽、胁迫境内女真遗族,编练所谓‘朝鲜八旗’,如今其总兵力,恐怕……已不下三万之众!”
“三万?”朱纯臣直接倒吸一口凉气,脸色都有些发白。
他原本盘算着,多尔衮的真鞑子撑死万把人,一路攻城略地总要折损些,自己能带着五千京营,再加上朝鲜军队协助,守住汉阳应该问题不大。可眼下敌军竟膨胀至三万!足足是自己兵力的六倍!
他气得差点当场下令掉头回船,这浑水实在太深了!
然而,征发三十万民夫的重任还未完成,此刻撂挑子回去,根本无法向皇帝交代。他只能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慌,面上强作镇定。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而带着一丝倔强的声音响起:“若再算上各地望风归附、为虎作伥的朝鲜军,多尔衮麾下可用之兵,总数恐已不下五万!”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者正是那位容貌俊秀的禁军将领。
金自点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满了警告与不满。但那将领,尹正,却似乎并不畏惧,继续清晰地说道:“五日前,鞑子猛攻开京,城中士绅惧其屠城,竟私自开门纳敌,致使城陷,守将姜弘日将军力战殉国!如今王京汉阳门户已然洞开。万幸的是,左议政崔鸣吉大人临危受命,已率领万余敢死之士入卫王京,誓与都城共存亡!王京城池坚固,存粮尚可支撑半年。恳请天使速速率军进驻王京,与崔大人合兵一处!只要上国旌旗在王京城头飘扬,必能极大鼓舞军民士气,坚守待援,为大明主力到来争取时间!”
朱纯臣来前恶补过朝鲜政局要员的信息,对“尹正”此名却无甚印象,他疑惑地看向金佑直。
金佑直连忙低声解释:“此乃禁军大将尹正,原是大王的侍读……”
“侍读?”朱纯臣心中顿时了然。
中原的侍读多半还要充当主人的男宠,这尹正皮肤白皙,面容俊秀,再加上朝鲜王看他那充满爱意的眼神,不用说屠他就是“王的男人”了。
面对朝鲜方面急切要求进军汉阳的请求,朱纯臣心中虽慌,面上却不露分毫。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将皮球轻巧地踢了回去,脸上甚至挤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尹将军忠勇可嘉,言之有理!打仗,首重军心士气。朝鲜王乃一国之主,万民所系,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若能坐镇王京,必能使军民感奋,士气倍增!不如……就由本公亲自护送大王,返回王京,如何?”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将抉择的烫手山芋扔给了李倧。反正我只有五千人,你国王要是敢冒着被五万大军围困的风险回汉阳,我就“舍命陪君子”;你若不敢,那就怪不得我按兵不动了。
朱纯臣话音刚落,尹正已“扑通”一声跪倒在李倧面前,仰起那张梨花带雨般的俊脸,泣声恳求:“大王!成国公所言极是!如今有天兵在此,王师旌旗便是定海神针!只要大王返回王京,军民必定信心百倍,誓死守城!末将恳请大王回銮!末将……末将纵然肝脑涂地,也定要护得大王周全!”
感受着周围文武官员和明军使者投来的目光,李倧的心中天人交战。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
“好!”李倧挺直了腰板,声音虽然仍有些发颤,却带着一丝决绝,“孤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大军即刻拔营,回师王京!孤要与都城共存亡,与天兵共抗虏寇!”
身为天朝上使,他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只得下令大军向王京汉阳进发!
这时一旁的郑成功说道:“成国公别忘了陛下的锦囊!”
郑森作为郑家留在京师的质子,原本是在国子监读书的。
虽然郑芝龙接受了弘光小朝廷的册封,不过朱由崧并没有为难郑森,反而令其随军一起出征朝鲜!
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不但如此朱由崧还给其赐名“成功”!
朱纯成赶紧拿出临行前陛下赐予的锦囊!
打开锦囊,里面只有一副地图!
朱纯成打开一看,这正是朝鲜王京以及附近京畿道的地图!
只见王京汉阳一南一北的两座山城,被朱笔圈了出来!
并御批了四个大字“坚守山城”!
面对大明皇帝朱由崧的御批,包括朝鲜王在内的众人只得跪谢皇恩!
尹正感叹道:“大明皇帝真是料事入神,汉阳南面的南汉山城是我朝鲜抵御外敌的要塞,地形险要,城池宏大,城内更有大量的僧兵驻守!”
“而北面的北汉山城虽然城池规模不大,但地势更为险要,两处皆乃易守难攻之地!只要守住这两处,鞑子便不敢轻易进攻王京汉阳!”
“只是末将离开王京已有两日,这北汉山城是否已经被鞑子攻占亦不可知!”
郑成功说道:“这北汉山城地势最为险要,配合我神机营的火器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末将愿率一千骑兵先行,抢占此城!成国公可率主力驻扎在南汉山城,我们一南一北互为犄角,定可保汉阳无忧!”
尹正则说道:“郑将军不明地理,末将也愿率五百骑为其向导!”
尽管心中有些不舍,但朝鲜王最终还是同意了尹正的方案!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