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武昌守将马进忠就被押到了朱由崧面前!
朱由崧打量着满脸血污的敌将,轻声说道:“朕率天兵剿逆,一路势如破竹!想做马德功还是徐勇,你就给句痛快话吧!”
徐勇怒骂朱由崧被凌迟处死,徐家更是被直接夷灭三族,早就被明军宣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马进忠没想到堂堂天子说话会如此直接。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说道:“左良玉将家眷托付于我,末将率部血战武昌没有退缩,也算对得住他了。陛下乃是天命所归,末将愿意归降!”
虽说朱由崧的登基也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但是同朱由榔比起来可就正统多了!
这时李来亨说道:“启禀陛下,武昌降卒之中,那些不愿投降的死硬分子已经被末将处决了!”
马进忠一脸诧异,赶紧说道:“这位将军怕是弄错了吧,末将已经归降陛下,军中怎么会有不愿投降的士卒?”
李来亨则是一本正经的回道:“左营之中的积年老寇对左良玉忠贞不二,陛下已经下令全部坠城,马将军难道有异议?”
马进忠内心苦不堪言,李来亨口中的“积年老寇”正是自己麾下最核心的嫡系人马,如今这些人全都被陛下给赐死了,他也就掀不起太大风浪了。
朱由崧说道:“这些人嗜杀成性,手上背着大量人命,将来马卿你也管控不住他们;一旦继续祸害百姓败坏的可就是朕的名声;朕替你提前除掉这些隐患,也免了你将来的无妄之灾!”
马进忠抱拳说道:“末将多谢陛下体恤!”
“武昌乃是左良玉的大本营,左军老营的家眷多在此地!此外,据末将所知,左良玉还将一批洗劫得来的财宝藏匿在了洪山附近!”
朱由崧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笑着说道:“李岩,这件事就交给锦衣卫了,务必将左良玉的这笔赃物给朕搜出来!”
李岩赶紧说道:“末将领命!此番在武昌的府库之中查获粮食21万石,白银15万两,足够我大军东征之用了!”
朱由崧虽说率领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出川,但是运输船大多用来装运是士兵了,粮食等物资并不是很充分。此前攻克秭归、夷陵同江陵虽然有些斩获,但都不如武昌。
有了这21万石粮食,暂时就不用为粮食烦恼了!
长江北岸,汉阳大营。
左良玉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军报、令箭、茶盏哗啦一声砸落在地。帐内诸将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压得极低。
“武昌丢了……“
他声音嘶哑,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老子的粮仓!老子的家眷!全特么落在朱由崧手里了!“
他猛地拔出佩刀,寒光一闪,将帐内立柱劈出一道深痕。木屑飞溅,映着他赤红的双眼,宛如一头困兽。
营外隐约传来哭声。
左良玉掀帐而出,只见三五成群的士兵聚在一起,有人攥着此前家书发抖,有人对着武昌方向跪地痛哭。更远处,几个军官正低声争吵,见他出来才慌忙散开。
这些兵痞可以跟着他劫掠州县,但妻儿老小被捏在别人手里时,刀再快也斩不断牵挂。
军师柳敬亭轻咳一声,袖着手凑近:“侯爷,明军水师锁江,郑家船队又困在洞庭。咱们现在过不了江,硬拼……“
他瞥了眼左良玉青筋暴起的手背,咽了下唾沫:“怕是鸡蛋碰石头。“
左良玉冷笑:“怎么?你要本侯跪着去求朱由崧?“
柳敬亭山羊须一抖,压低声音:“侯爷,虽说您这'宁南侯'的印绶还没捂热,可武昌城里坐着的才是朱家正朔......“
话未说完,左良玉的刀尖已抵住他咽喉。
帐内死寂,只听得刀锋割断几根胡须的细微声响。柳敬亭却不动,甚至微微昂起脖子:“杀老夫容易,可侯爷得给十万弟兄谋条活路。“
刀,当啷一声落地。
左良玉背过身去,影子被烛火拉得老长,投在帐上像座将倾的山岳:“去谈吧。“
他声音突然苍老十岁,“告诉朱由崧……“
他喉结滚动数次,终于挤出后半句:“本侯愿助他收复南京。“
柳敬亭深深一揖,转身时瞥见,这位叱咤多年的枭雄,此刻正用掌心死死按住双眼,指缝间有水光闪动。
很快柳敬亭便渡过长江,孤身踏入武昌城门。
街道两侧,明军甲士持刀肃立,目光如刃。
他面色不改,袖中手指却微微发颤,这武昌城,数月前还是左营的地盘,如今却已易主。
临时整理出的行宫内,朱由崧高坐在上,指尖轻叩扶手,似笑非笑地看着阶下之人。
“罪臣柳敬亭,代宁南侯左良玉,叩见陛下!“柳敬亭伏地而拜,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
“宁南侯?“
朱由崧忽然冷笑:“朕怎么记得,左良玉是大明的‘平贼将军’,何时封的宁南侯?“
殿内霎时一静。柳敬亭后背渗出冷汗,但仍强自镇定:“陛下明鉴,此乃南京伪朝所授……“
“伪朝?“
朱由崧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厉:“那左良玉既受伪朝爵禄,如今又来降朕,是想让朕承认他这个宁南侯吗?“
柳敬亭额头沁出细汗,左大帅还真是这么想的,他连忙叩首:“侯爷愿献江汉六州、率十万雄师,誓死效忠陛下!“
朱由崧眯起眼,缓缓起身,龙袍下摆扫过台阶:“左良玉手下那十多万乌合之众是啥样子朕一清二楚,回去告诉左良玉:若真心归降,就亲自来武昌向朕请降!“
汉阳大营,烛火摇曳。
“他真这么说?“左良玉脸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
柳敬亭低声道:“侯爷,朱由崧态度强硬,若不去,只怕……“
左良玉猛地拍案:“去,去了还能回来吗?“
柳敬亭继续劝道:“若是侯爷都不敢渡江去见陛下,如何能显示我们归降之诚意?”
左良玉站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要是朱由崧若扣下本侯,这十万大军顷刻瓦解......“
最终还是说道:“让本侯思虑一番.....”
翌日清晨,武昌行宫。
朱由崧冷笑,将茶杯重重搁在案上:“看来左良玉还是不敢来,朕可是给过他机会了。“
李来亨抱拳:“陛下,左营军心已乱,正是渡江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