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122章 以梁代秦,强吞关中

第122章 以梁代秦,强吞关中(2 / 2)

旁边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紧紧搂着怀里的孩子,嘴唇哆嗦着念叨:“三成租子……三成啊!往年秦王府收租,哪回不是扒掉咱一层皮?如今竟能留下七成!”

就在百姓们争相登记租田、议论新政之时,一名青衫道士排众而出,拱手高声道:

“梁王殿下仁政爱民,然陕西连年大旱,仅靠修渠引水,恐难解根本之困!”

人群骤然一静,无数双眼睛齐刷刷望向这名胆大的老道。

梁王朱由崧原本已准备离去,闻言脚步一顿,转身打量此人,但见这名道士年愈六十,胡子花白!面容清瘦却目光炯炯,虽衣衫简朴,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朱由崧微微挑眉,“道长有何良策?”

老道深施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双手奉上:“贫道王徵原为天启二年进士,曾任直隶广平府推官,如今在乡里传授西学!”

“贫道曾游学江南,见彼处水车灌溉之法甚妙,故潜心改良,绘此‘龙骨翻车’之图!”

他展开图纸,众人凑近细看,只见上面绘着一架庞大水车,结构精巧,旁注详细尺寸。

“此车高逾三丈,以巨木为架,齿轮联动,可借渭水之力,将低处河水提至高渠,再分流灌溉!”

王徵手指图纸,侃侃而谈,“若沿渭河修筑百十座,可保八百里秦川半数旱地得水!”

朱由崧接过图纸,细细端详,眼中渐露赞许之色。

一旁的汪乔年凑近低语:“殿下,此物与江南‘筒车’类似,但结构更精,若真能成,可解关中缺水之困!”

梁王抬眸,直视王徵:“你既有此才,可愿入王府工曹,专司水利?”

“贫道献策,非为功名,只愿关中百姓免受饥馑。若殿下不弃,愿以白身效力,但求速建此车,以应春耕!只是建造排车疏通水渠,花费甚巨......”

朱由崧笑着说道:“银子同人力不是问题,王工曹放手去干便是了!”

太白楼三层雅阁内,鎏金烛台映得满堂生辉。

西安士绅们锦衣华服,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惶恐!

“梁王殿下!”

黄员外起身举杯,手指微微发颤:“孙传庭已率边军南下,扬言要‘肃清秦逆党羽’,我等虽然曾经资助配合过秦王,但实在不知他有谋逆之心......”

“还请梁王殿下出手相救?”说罢便递上了一份礼单。

朱由崧指尖轻叩桌案,目光扫过礼单,却未伸手。

“诸位多虑了。”

他忽然一笑,“秦王伏诛,朝廷不会株连无辜。只是……”

他推开木匣,取出一卷水利图纸在席间展开:

“关中水渠年久失修,泾惠渠淤塞过半。若诸位愿捐资疏浚,筑水车、开新渠,本王自当奏明圣上:‘西安士绅急公好义,活民百万’!”

黄员外瞳孔一缩,瞬间算清了账。

同样是破财,贿赂孙传庭不但银子打了水漂,还要被讥为“附逆之徒”。

捐助水利则不然,除了可以对梁王表示效忠外,还可以花钱给自己买到一个好名声。

没准将来在《县志》以及《族谱》中还可以记下一笔,自己也算是流芳百世了!

他猛地离席拜倒:“殿下心系苍生,黄某愿捐银来三万两助修龙首渠!”

其余士绅争先恐后:

“周家出三百民夫!”

“李某捐蓝田石料千车......”

不久之后,渭水周边疏通河道,修缮水渠以及建造“龙骨翻车”的工程便展开了。

工地旁的《劝捐水利功德碑》,榜首赫然是黄员外的名字。

就连汪乔年也不得不赞叹朱由崧的手段,他在陕西巡抚任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朱由崧旦夕之间就办成了,而且愣是自己没往外掏一两银子!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关中的士绅百姓只知有梁王朱由崧,而不知有大明朝廷了!

“先生‘取关中为王基’之策果然高明;假以时日此地定能成为本王的粮仓!”朱由崧激动的说道。

顾君恩则微微一笑:“关中虽有山河之险,秦川沃野;然陕北之地土地贫瘠,民风彪悍,只有将这些饥民变成秦卒,殿下方有争雄天下的资本!”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u2029

u2029感谢书友“20240830095103493”、“天空之城7878123”、“151124082510718”、“141011170704820”、“龙瞐”的月票支持,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