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11章 惊涛终局:兴南港的落日

第11章 惊涛终局:兴南港的落日(2 / 2)

在鹰嘴峰阵地,一支美军特种分队利用炮火掩护,突入了一连的阵地。连长高喊:“同志们!人在阵地在!跟狗日的拼了!”率先端着刺刀冲入敌群。战士们紧随其后,用刺刀、工兵铲、甚至石头,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特种兵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最终,这个连队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但他们的顽强抵抗,为主阵地调整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林文澜在指挥所里,通过望远镜和不断传来的战报,密切注视着前线每一分钟的变化。他的心如坠铅块,每一份报告都意味着巨大的牺牲。

“司令员!38军王军长报告,鹰嘴峰主阵地失守,但残部仍在侧翼阻击!”

“39军吴军长报告,白云山核心阵地还在我们手里,但伤亡超过七成,弹药告罄!”

“40军郑军长报告,沿海公路发现美军试图用小股部队渗透,已被击退!”

周志宏看着地图上逐渐被压缩的防线和不断减少的可用兵力标记,声音沉重:“司令员,部队……快打光了。美军舰炮火力太猛,我们……我们恐怕很难达成全歼的作战目标了。”

林文澜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渗出血丝。他看着远处海面上那些不断喷吐着火舌的巨舰,看着在敌人绝对火力优势下依旧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一股巨大的悲怆和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知道,周志宏说的是事实。凭借意志和牺牲,可以重创敌人,可以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但在这种级别的工业火力面前,想要完全阻止敌人撤退,已经不可能了。继续强攻,只会让这些经历了九死一生、从长津湖冰天雪地里杀出来的骨干力量,全部消耗在这最后一道防线上。

是拼尽最后一兵一卒,兑现“不惜一切代价”的誓言?还是为了未来更漫长的征战,保留这些宝贵的种子?

这个抉择,无比艰难,无比痛苦。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兴南港方向,美军的登船行动在舰炮和飞机的拼死掩护下,正在加速进行。滩头上,人影攒动,车辆拥堵,一片混乱。

林文澜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杨文涛重伤被抬下去时的眼神,闪过路边那些“冰雕连”战士凝固的身影,闪过王铁柱、吴信泉、以及无数他知道或不知道名字的将士们浴血奋战的面庞……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血红的清明和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的、沙哑到极点的声音下令:

“命令……各部队……转入防御,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不再强行封闭港口。”

“命令炮兵,打完所有炮弹,然后……分散隐蔽。”

“命令……抢救伤员,收拢部队……我们……准备撤退。”

当这道命令通过电台传达到各个烽火连天的阵地时,许多正在与敌人厮杀的指挥员愣住了,随即,一种混合着巨大失落、不甘,却又隐隐带着一丝解脱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们理解司令员的决定,这无关勇气,而是责任——对这支军队未来的责任。

炮火渐渐稀疏,枪声也变得零落。志愿军战士们依托着残破的工事,冷冷地注视着下方海滩上,美军如同潮水般涌上运输舰和登陆艇。没有人欢呼,也没有人哭泣,只有一种死寂般的沉默。

当最后一艘美军的运输舰,在漫天纷飞的雪花和岸上零星射来的、更像是告别礼炮的枪声中,缓缓驶离兴南港,消失在黑暗的海平面上时,长津湖战役,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战役之一,终于落下了帷幕。

林文澜站在指挥所外,任凭冰冷的雪花落在他的脸上、身上。他望着那片曾经激战不休、如今却空空荡荡的海滩,望着远方漆黑的海面,久久伫立。

陆战一师主力跑了,他们没能实现全歼的战略构想。但是,他们重创了这支不可一世的王牌,粉碎了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将战线从鸭绿江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打出了国威军威!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同样沉默肃立的周志宏等人,看着远处山岭上那些在寒风中依旧挺立的身影,缓缓说道:

“我们没能把他们全部留下,但我们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军人,不好惹!”

“打扫战场,统计伤亡,收拢部队。”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告诉同志们,仗,还没打完。休整之后,还有更漫长的征战,在等着我们。”

风雪更大了,覆盖了战场上的血迹和创伤,却掩盖不住那冲天的英气与这段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的冰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