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11章 惊涛终局:兴南港的落日

第11章 惊涛终局:兴南港的落日(1 / 2)

当美陆战一师及其他联合国军残部,拖着沉重的步伐,带着满身的硝烟与冻伤,终于踉跄着冲出最后一道山隘,看到前方相对开阔的咸兴平原,以及更远处那铅灰色海平面上若隐若现的舰影时,一种近乎虚脱的、混杂着劫后余生与巨大屈辱的情绪,在队伍中弥漫开来。许多士兵瘫倒在雪地上,失声痛哭,或者只是麻木地望着大海的方向,眼神空洞。

然而,这片看似希望的平原,并非安全的终点。在他们与最终的逃生港口——兴南港之间,还横亘着最后一道,也是志愿军精心构筑的、倾注了最后力度的阻击防线。以鹰嘴峰、白云山为核心的一系列丘陵和高地,如同蛰伏的巨兽,俯瞰着通往港口的必经之路。山岭之上,红旗招展,工事密布,枪炮林立。

林文澜已经将他的兵团前进指挥部,推进到了距离兴南港不足十公里的一处高地上。他放下望远镜,镜片后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他的脸颊深深凹陷,嘴唇因干裂而布满血口,身上的将校呢大衣多处破损,沾满了泥泞和冰屑,但他站得笔直,如同一杆挺立在寒风中的旗帜。

在他身后,是刚刚经历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残酷、最为艰难的追击作战的第十三兵团指挥中枢。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极度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和即将喷薄而出的决死战意。

“司令员,各部已基本就位!”参谋长周志宏的声音嘶哑得几乎难以辨认,他指着地图上那道弧形的防线,“第38军残部协同友军负责左翼鹰嘴峰一线;第39军负责正面白云山主阵地;第40军及兵团直属部队负责右翼延伸地带及沿海公路封锁。能集结起来的火炮,包括我们缴获的和所剩无几的家底,都已经进入阵地。”

林文澜的目光在地图上那条被红色箭头紧紧抵住的蓝色撤退路线上停留了片刻,缓缓抬起头,望向指挥部里所有还能站立的指挥员:“同志们,我们都看到了,美国佬能用飞机运来一座桥,这是他们的本事,是他们国力的体现。我们羡慕,但不嫉妒,更不服!”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现在,他们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想坐着船跑!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水门桥我们没能拦住,是因为我们手里的家伙不如人!但在这里,在这最后一道门槛上,我们手里还有枪,还有刺刀,还有成千上万不怕死的爷们儿!”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上面的茶缸跳了起来:“我们要用行动告诉美国人,告诉全世界!有些东西,是飞机大炮换不来,也炸不垮的!那就是中国军人的骨头!是保家卫国的决心!”

“命令所有部队!”林文澜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没有预备队!没有退路!所有人,包括伙夫、文书、卫生员,全部给我上一线!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捅弯了,就用拳头、用牙齿!就算死,也要用尸体给我垒一道墙,挡住他们!我要让史密斯明白,他想走,可以!但必须把他陆战一师的魂魄,给我永远留在这兴南港的海滩上!”

“是!!”指挥部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回应,所有残存的指挥员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烈火。这一刻,个人的生死、部队的损耗,都被一种更宏大、更悲壮的情感所取代——不惜一切,给予敌人最后一击,打出中国军队的尊严和威风!

几乎在林文澜下达决死命令的同时,兴南港外海,美海军第七舰队的庞大特混舰队,已经将冰冷的炮口对准了海岸线。战列舰“密苏里”号、“新泽西”号的重炮,巡洋舰、驱逐舰的副炮,以及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共同构成了一张覆盖海岸防御阵地的、毁灭性的火力网。

史密斯将军在临时设立的滩头指挥部里,接到了最后的情报: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坚不可摧,突围将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看着海面上那些如同移动城堡般的巨舰,又回头望了望身后那些衣衫褴褛、惊魂未定的士兵,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咸腥味的空气,下达了命令:“按计划,执行‘火力屏障’战术。舰炮覆盖中国军队阵地,空军全力掩护,工兵加紧搭建登船设施,各部交替掩护,依次登船!快!”

下午三时,凄厉的警报声在美军舰队上空回荡。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海平面上骤然爆发出连绵不绝的橘红色闪光和震耳欲聋的轰鸣!成吨的钢铁带着死亡的气息,划破天际,如同疾风暴雨般砸向鹰嘴峰、白云山等志愿军阻击阵地。

轰隆隆——!!!

天地失色,山海动摇!

巨大的爆炸声连成一片,仿佛持续不断的滚雷。志愿军阵地上瞬间被浓烟、烈火和掀起的冻土、碎石所吞噬。406毫米、203毫米、127毫米……各种口径的巨型炮弹,将山头反复犁荡,坚固的工事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撕碎、掀飞。冲击波像无形的巨锤,横扫一切。

“隐蔽!全体隐蔽!”阵地上,各级指挥员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战士们蜷缩在残存的防炮洞、弹坑和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承受着这如同世界末日般的轰击。大地在剧烈颤抖,仿佛随时都会崩塌。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呛人的尘土,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甚至流出鲜血。不断有防炮洞被直接命中,里面的战士瞬间化为齑粉。

炮击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当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为美军地面部队突围清扫障碍时,幸存的志愿军战士们抖落身上的泥土和碎石,抬起被震得昏沉的头,看到的是一片如同月球表面般疮痍的景象。阵地被削低了好几米,战友的遗体残缺不全,武器被炸成了零件。

然而,就在这地狱般的景象中,一面被弹片撕开无数口子、却依旧顽强飘扬的红旗,被一名受伤的战士,再次插上了白云山的制高点!

“敌人上来了!准备战斗!”沙哑的呐喊在阵地上此起彼伏。

美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如同潮水般向志愿军阵地涌来。他们知道,这是最后的生路,攻势异常凶猛。

“打!给老子往死里打!”王铁柱,这位接替牺牲的邱清泉担任第38军军长的悍将,亲自操起一挺转盘机枪,对着冲上来的美军步兵疯狂扫射。他的军装破烂,额头被弹片划破,鲜血糊了半张脸,但眼神凶悍如猛虎。

子弹如同泼水般倾泻而下,手榴弹冰雹似的砸向敌群。美军士兵成片倒下,但后续部队依旧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冲。坦克的炮火将志愿军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拔除。

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拉锯战。阵地反复易手,双方士兵在焦土和残骸间进行着惨烈的白刃战和近距离枪战。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