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鏖战辽河:铁血渡江(2 / 2)

这时,主力部队已经渡过辽河。林文澜立即重新组织攻势。

"邱清泉,带你的人从左翼包抄!郑洞国,正面牵制!周志宏,指挥炮兵压制敌军纵深火力!"

各部队迅速展开。与一个月前相比,这支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升。步炮配合默契,各兵种衔接流畅。

战斗持续到中午,大雾渐渐散去。此时解放军已经巩固了滩头阵地,正在向纵深发展。

但敌军第54军毕竟是精锐部队,很快调整部署,依托村落和丘陵组织起新的防线。

"司令员,敌人收缩防线,想要拖住我们。"周志宏报告。

林文澜仔细观察战场态势,突然发现敌军的指挥所设在一个小高地上。

"命令特种炮兵分队,目标敌方指挥所,急速射!"

这支由神炮手组成的特种分队立即开火。六发炮弹几乎同时落在敌军指挥所周围,虽然没有直接命中,但造成了极大混乱。

"好机会!全线进攻!"林文澜抓住战机。

解放军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敌军防线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天空传来飞机引擎声。国民党空军出动轰炸机,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河。

"防空分队!"林文澜临危不乱。

隐蔽在树林里的高射机枪突然开火,在空中织成火网。一架敌机被击中,拖着黑烟坠向远方。

下午三时,敌军开始全线溃退。解放军乘胜追击,一举突破辽河防线。

当晚,林文澜在刚刚占领的敌军指挥所里召开总结会。

"这一仗我们虽然赢了,但暴露的问题更多。"他开门见山地说,"渡河作战中,各部队衔接不够紧密,火力支援也出现脱节。"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工兵营长站起来:"司令员,我检讨。浮桥架设速度还是太慢,影响了主力渡河。"

"不全是你们的问题。"林文澜摆摆手,"是整个作战体系还需要完善。"

他走到地图前:"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城市攻坚战。传令各部队,就地休整七天,开展渡江作战专项训练。"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辽河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训练场。部队反复演练渡江作战的各个环节:工兵练习快速架桥,步兵训练武装泅渡,炮兵研究火力支援。

林文澜亲自到每个训练场检查。在工兵训练场,他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和战士们一起搬运桥材。在步兵训练场,他和战士们一起进行武装泅渡。

"司令员,您何必亲自下水?"邱清泉劝道。

"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战士们需要什么。"林文澜抹了把脸上的水珠。

训练期间,林文澜还特别注重发扬军事民主。每天晚上,各部队都要召开"诸葛亮会",让战士们畅所欲言,提出改进建议。

一个老兵建议:"咱们可以在渡江时用绳索连接,这样就不会被水流冲散。"这个建议立即被采纳。

另一个战士提出:"夜间渡江时,可以在背上贴反光条,便于识别。"这也很快得到推广。

八月二十五日,部队继续南下。站在辽河南岸,林文澜对周志宏说:"经过这一仗,我们的部队又成熟了不少。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远处,沈阳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将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