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五日,重庆黄山官邸。
蒋介石将手中的电报重重拍在红木书案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侍从室主任俞济时垂手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娘希匹!美国人这是要另立山头吗?"蒋介石的奉化口音因愤怒而格外尖锐,"整整三个师的装备,绕过军政部直接运到邢台!林文澜想做什么?要做军阀吗?"
俞济时小心翼翼地用奉化话回答:"先生,根据调查,这批装备是史迪威以训练物资的名义直接拨付的。林文澜方面解释说,这是为了加快部队整训速度..."
"训练物资?"蒋介石冷笑一声,"一百辆坦克、三百门火炮,这是训练物资?立即给林文澜发电,要其即刻来重庆述职!"
"是!"俞济时躬身退出。
同一天下午,邢台第十战区司令部。
林文澜看着手中的电报,眉头紧锁。电报措辞严厉,要求他"立即赴渝,汇报战区整训情况及与外军交往事宜"。
"总座,这是来者不善啊。"周志宏忧心忡忡地说,"肯定是有人向委座进了谗言。"
作战处长李振华指着电报说:"特别提到'与外军交往事宜',显然是知道了我们与美军的直接合作。"
林文澜沉思片刻:"该来的总会来。准备飞机,我明天就去重庆。"
"总座,要不要先向史迪威将军通报?"周志宏建议道。
"不,"林文澜摇头,"这是阿拉自家人事情,不要让外国人看笑话。"
十月十六日中午,林文澜的专机降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令他意外的是,机场上除了例行迎接的军政部官员外,还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人物。
"文澜兄,别来无恙?"陈诚热情地迎上来,"听说你在华北打得不错啊。"
"辞修兄过奖了。"林文澜不动声色地回应。
在前往官邸的路上,陈诚与林文澜同乘一车。
"文澜啊,"陈诚看似随意地说,"最近听说你那里来了不少美国朋友?"
"史迪威将军确实来视察过,"林文澜谨慎地回答,"主要是为了了解美援装备的使用情况。"
"哦?"陈诚意味深长地说,"可我听说,有些装备好像没有经过军政部啊。"
林文澜心中一震,但表面依然平静:"可能是训练物资,直接由美军顾问团配发。"
陈诚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下午三时,林文澜来到黄山官邸。蒋介石端坐在书房内,面色阴沉。
"报告委座!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林文澜奉命来到!"
蒋介石用家乡话冷冷地问道:"文澜,侬在华北做得蛮好嘛。听说美国人给侬送了不少好东西?"
林文澜立即改用奉化话回答:"报告先生,美军确实提供了一些训练装备,都是为了增强部队战斗力。"
"训练装备?"蒋介石站起身,走到林文澜面前,"三个整编师的装备,包括坦克重炮,这都是训练装备?侬当我是三岁小娃吗?"
林文澜挺直腰板:"先生明鉴,这些装备确实是为了应对日军可能发起的进攻。第十战区直面日军主力,装备需求确实较大。"
"需求大就可以绕过军政部?就可以私自接受外军装备?"蒋介石的声音陡然提高,"侬眼里还有没有军纪?还有没有我这个委员长?"
"学生不敢!"林文澜立正回答,"所有装备都用于对日作战,绝无二心!"
蒋介石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叹了口气:"文澜,我晓得侬一心为国。但是侬要记住,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山城:"现在有人跟我说,侬要做第二个张学良。我说不会,侬林文澜是我一手提拔的,不会背叛党国。"
"先生知遇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但是,"蒋介石转身,目光锐利,"侬必须给我一个交代。那些装备,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文澜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用奉化话说道:"先生,学生确实与美军达成了某些合作协议。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抗战大局!"
他详细汇报了与史迪威会谈的经过,特别强调了美方对国民政府腐败现象的不满。
"美国人说,伊拉不希望宝贵的援助被蛀虫吞噬。"林文澜小心地选择着措辞,"伊拉想要确保每一颗子弹都用在打鬼子身上。"
蒋介石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史迪威是不是想要侬取代我?"
林文澜心中大惊,连忙回答:"绝无此事!美方只是希望找到更有效率的合作方式。学生始终效忠先生,效忠党国!"
"希望如此。"蒋介石坐回椅子上,"侬先回去吧。明天召开军事会议,侬要在会上做个说明。"
当晚,何应钦的公馆内高朋满座。除了军政部要员外,还有不少各派系代表。林文澜一进门,就感受到各种复杂的目光。
"文澜来了!"何应钦热情地迎上来,"快请入座,就等你了。"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宴会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流涌动。酒过三巡,何应钦看似随意地问道:"文澜啊,听说第十战区最近装备大有改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介绍经验?"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文澜身上。
林文澜放下酒杯,从容回答:"主要是将士用命,加上美援装备及时到位。"
"哦?"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可我听说,有些装备好像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分配的?"
说话的是CC系的代表,显然是要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