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20章 暗流涌动:史迪威的考察与抉择

第20章 暗流涌动:史迪威的考察与抉择(2 / 2)

他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林文澜:"这是初步的合作方案。如果你同意,美军将直接向你部提供装备和训练支持,绕过重庆的官僚体系。"

林文澜快速浏览着文件内容。方案包括直接装备五个美械师、建立独立的后勤补给线、提供美军顾问团全程指导等。这些条件相当优厚,但也意味着他将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国民政府指挥体系之外。

"将军,"林文澜放下文件,"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史迪威理解地点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是请记住,这是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我们共同的敌人。"

当晚,林文澜彻夜未眠。史迪威的提议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接受美方的直接支持,意味着他将获得空前强大的战斗力,但也可能被扣上"军阀"的帽子,甚至被视为叛变。

第二天清晨,林文澜召来了他最信任的几位幕僚:周志宏、黄伯韬、卫立煌和汤恩伯。

在密室内,林文澜简要介绍了史迪威的提议。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黄伯韬首先表态,"如果我们能直接获得美援,就不必再看重庆那些官僚的脸色了。"

卫立煌却持谨慎态度:"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委员长绝不会容忍部下与美国人直接合作。"

"我担心的正是这个,"周志宏说,"虽然美方的支持很诱人,但我们必须考虑政治后果。"

汤恩伯沉思片刻:"或许可以采取折中方案。我们接受美援,但通过正常渠道向重庆报备,表明这是为了增强抗战力量。"

林文澜静静地听着每个人的意见,最后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打击日军。如果接受美援能够让我们早日收复失地,那么这个风险就值得冒。"

他站起身,在密室内踱步:"不过,我们也要讲究策略。我决定有条件地接受美方的支持,但必须确保所有行动都在抗战的大框架下进行。"

当天下午,林文澜再次与史迪威会面。

"将军,"林文澜开门见山,"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但有几个条件。"

"请讲。"

"第一,所有援助必须用于对日作战,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我部仍然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挥。"

"第三,合作细节需要严格保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纷争。"

史迪威露出满意的表情:"很明智的决定。我接受这些条件。"

他取出一份更详细的计划书:"这是具体的实施方案。首批装备将包括三个师的完整装备,特别是你们急需的坦克和重炮。美军顾问团将扩大到两百人,负责训练和作战指导。"

林文澜仔细阅读着计划书,特别注意到了后勤保障部分:"将军,补给线的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已经规划了从印度经缅甸到云南,再转运至河北的路线。另外,必要时可以直接空运到邢台机场。"

"很好。"林文澜点头,"我建议首先加强第11集团军的装备。该部刚刚经历邯郸血战,急需补充。"

"可以。"史迪威在地图上指点着,"另外,我们将在邢台建立联合训练中心,培训各部队的骨干军官。"

会谈结束后,史迪威立即向华盛顿发去密电,汇报与林文澜达成的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林文澜也向蒋介石发送了一份经过精心措辞的报告,说明与美军合作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必要性。

三天后,第一批直接援助的装备运抵邢台。与之前通过国民政府分配的装备不同,这批武器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而且还包括了一些最新式的装备。

在仓库区,林文澜看到了刚刚运抵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与之前的M3A3相比,这种坦克火力更强,装甲更厚。

装甲兵司令邱清泉兴奋地报告:"总座,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炮可以轻易击穿日军任何坦克的装甲。有了这些装备,我们可以在平原地区与日军装甲部队正面交锋。"

林文澜抚摸着坦克厚实的装甲:"抓紧训练。记住,好装备更要配得上好的战术。"

与此同时,美军顾问团开始大规模进驻各部队。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批顾问拥有更大的权限,可以直接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

在司令部作战室内,中美军官正在共同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根据空中侦察,"美军情报顾问指着地图说,"日军在保定地区集结了大量部队,包括第110师团和第27师团残部。他们似乎准备发动新一轮攻势。"

林文澜沉思片刻:"如果我们能先发制人,打乱日军的部署..."

"正是如此。"史迪威接话道,"我们可以利用装备优势,在日军完成集结前发起进攻。"

新的作战计划开始酝酿。有了美军的直接支持,林文澜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实施他酝酿已久的大规模反攻计划。

然而,就在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进行时,重庆方面的一封密电送到了林文澜手中。电报语气严厉,要求他立即赴重庆述职。

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林文澜知道,他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前方的道路充满机遇,也布满荆棘。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