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431章 五庄观内访镇元

第431章 五庄观内访镇元(1 / 2)

长安城的抗灾备战与地仙联盟事宜已初步安排妥当,但李渊深知,若要真正抗衡那高悬于九天之上的天庭意志,乃至可能愈演愈烈的天道“修正”,仅凭眼下汇聚的力量仍显不足。他需要更强大的盟友,需要足以定鼎乾坤的支柱。而在地仙之界,有一位存在,其声望与实力堪称泰山北斗,若能得其支持,局势将大为不同。

这一日,将朝政暂交房杜二人与太子承乾,李渊只带了袁天罡一人,悄然离了长安,一步踏出,便是缩地成寸,跨越千山万水。

万寿山,灵脉汇聚之所,洪荒遗泽之地。

此山不在寻常舆图记载之中,非有缘法或大神通者不得其门而入。山势并不险峻奇绝,反而透着一种古朴、厚重、与世无争的韵味。山中灵气之浓郁,几乎化为实质的氤氲紫气,吸一口便觉百脉通畅,神清气爽。奇花异草、珍禽瑞兽随处可见,却毫无戾气,一派祥和。

山深处,一座古朴道观静静矗立。观门前一副对联,道尽此间主人之超然与底蕴: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五庄观。

李渊与袁天罡来到观前,整了整衣冠。袁天罡上前,轻扣门环。

不多时,一位眉清目秀的小道童开了门,见到二人,似早有所料,打了个稽首:“二位居士,家师已知来意,正在内堂等候,请随我来。”

道童引路,穿过清幽的庭院,来到一处静室。室内陈设简单,仅一蒲团,一香案,案上供奉着“天地”二字。一位头戴紫金冠,身穿鹤氅,面容古朴,颔下三缕长须的道人正盘坐于蒲团之上,气息与整个万寿山融为一体,深不可测。正是镇元子。

他并未起身,只是睁开双眼,目光平静如古井深潭,看向李渊,微微颔首:“人皇陛下亲临,贫道这荒山小观,蓬荜生辉。”语气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与距离感。

李渊亦拱手还礼,不卑不亢:“冒昧打扰大仙清修,实乃有要事相商,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大仙海涵。”他身为帝王,又是即将超脱之境,面对这位洪荒大能,气度上丝毫不落下风。

袁天罡则恭敬地行了一个晚辈之礼:“晚辈袁天罡,拜见镇元大仙。”

镇元子目光在袁天罡身上停留一瞬,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袁小友修为精进不少,已得窥天仙门径,难得。”随即又看向李渊,“陛下所为,贫道亦有耳闻。逆天改命,征伐西土,引动天道杀机,灾劫频仍。不知陛下今日前来,所欲为何?”他开门见山,显然不愿多费唇舌。

李渊坦然道:“朕之所为,非为一己之私欲,实为华夏文明存续,为人道争一线自主之机。西方神系东侵之心不死,若待其坐大,则我神州道统、文明薪火,皆有倾覆之危。朕不过先发制人罢了。然,天庭视此为忤逆,天道降罚以示‘平衡’。如今劫气弥漫,生灵涂炭,非朕所愿见。朕虽竭力抗灾,然天道之力浩瀚,恐非人间之力所能独抗。”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镇元子:“久闻大仙乃地仙之祖,与世同君,慈悲为怀,更与洪荒人族渊源颇深。故朕特来请教,亦望大仙能念在苍生黎庶,出手相助,稳定地脉,消弭部分灾劫。大唐愿尊大仙为国之上宾,共享资源,乃至……共探超脱之道。”

镇元子闻言,沉默片刻,缓缓道:“陛下雄心,可敬可佩。然,天道运转,自有其规。逆之,必有反噬。贫道乃清净散人,一向不沾因果,不惹红尘。陛下与天庭、与西方之争,贫道实不愿卷入。”这话语中,透着一丝疏离与谨慎。

李渊似乎早有所料,并不气馁,反而道:“大仙超然物外,朕自然知晓。然,大仙可知,此次天道‘修正’,受损的岂止是凡人疆域?地脉动荡,灵穴移位,洪荒以来孕育的天地灵根,恐怕亦受波及。朕听闻,大仙这万寿山中,有一先天灵根‘人参果树’,乃天地之瑰宝。若天地灵气持续紊乱,劫气侵蚀地脉,恐对此树……亦非幸事。”

此言一出,静室内空气似乎微微一凝。镇元子的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人参果树是他的命根子,亦是他的道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