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430章 联合地仙散修

第430章 联合地仙散修(1 / 2)

天灾的轮番肆虐,如同天道无情挥下的鞭挞,虽未彻底摧垮大唐这棵根基深厚的大树,却也使其枝叶凋零,元气受损。李渊深知,仅凭帝国现有的、以钦天监和军方修士为主体的官方超凡力量,应对如此规模、如此诡异的天地之威,终究力有未逮。那冥冥中的杀机依旧高悬,更猛烈的“修正”或许还在后头。必须汇聚一切可用的力量,方能在这逆天改命的道路上走下去。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超然于世俗王朝、同样拥有强大力量却往往独善其身的群体,地仙与散修。

这些存在,或隐居名山大川福地洞天,或游戏人间红尘炼心,他们不属天庭编制,不受人间律法完全约束,拥有着悠长的寿命和各种奇能异术。他们同样敬畏天道,但更注重自身道统传承与逍遥自在。想要说服他们卷入这场与天相争的漩涡,绝非易事。

终南山,云雾缭绕的隐士谷。

此地并非寻常人所能寻觅,乃是关中地区地仙散修的一处重要聚集交流之所。谷内灵气氤氲,奇花异草遍地,几间简陋却暗合自然的茅屋点缀其间。此刻,谷中的气氛却不如往日平和。数位气息或飘逸、或沉凝、或古怪的地仙散修,正围绕着一块显示着外界山河地脉气运的水镜,面色凝重地议论着。水镜之中,代表灾劫之气的灰暗气流依旧如同跗骨之蛆,缠绕在神州大地之上,尤其以帝国西部为甚。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一位身着八卦道袍、手持藜杖的老地仙摇头叹息,“这般劫气,老夫活了八百载,也只在古籍中见过。大唐皇帝……这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啊!”

“哼,人皇欲行逆天之事,却要这万里山河、亿万生灵一同承担劫难,岂是仁君所为?”另一位面容枯槁、仿佛与脚下大地融为一体的老者(或是地仙中的土地公一类存在)闷声道,语气中带着不满。

“然其应对天灾之举措,倒也果决。修缮水利,储粮备荒,甚至以人道之力结合阵法抗衡天威,保全了不少生灵。”一位风姿绰约、周身有淡淡药香萦绕的女仙沉吟道,“观其作为,倒非纯粹穷兵黩武之辈。”

“非也非也!”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却是一只蹲在树梢、口吐人言的黄皮老貂精,“俺可听说,那天灾就是因为他打得太狠,杀生太多引来的!现在做这些,不过是弥补罢了!咱们修行之人,最重因果,沾上这趟浑水,怕是千年道行一朝丧!”

众说纷纭,忧虑、观望、不满、甚至一丝幸灾乐祸的情绪交织着。他们习惯了超然物外,不愿轻易被王朝兴衰裹挟。

就在这时,谷外云雾一阵涌动,一道清光落下,显露出袁天罡的身影。他今日并未穿着官服,而是一身朴素的青灰道袍,手持拂尘,对着谷内诸位地仙散修打了个稽首:“贫道袁天罡,冒昧打扰诸位道友清修,奉人间至尊陛下之命,特来与诸位共商应对天地大劫之事。”

谷内顿时一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袁天罡身上,有审视,有警惕,也有好奇。

那八卦道袍的老地仙作为此地暂时的主事人,还了一礼:“原来是袁道友。道友如今身居大唐国师之位,日理万机,怎有暇来我这山野陋谷?共商大劫?呵呵,我等山野之人,道行微末,怕是帮不上陛下什么忙,还是莫要沾染因果为好。”话语间,疏离与拒绝之意明显。

袁天罡神色不变,朗声道:“清风道友过谦了。诸位皆是得道高人,神通广大,远非贫道可比。如今之局,非是大唐一国之劫,实乃席卷天地之灾。劫气滋生,天道失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诸位道友纵然避世,难道真能确保这滔天劫火,不会焚及自身洞府,不会污及自身道果吗?”

他指向那面水镜:“天道此次‘修正’,看似针对大唐,实则无差别降临。寒潮冻死的何止禾苗?山中灵药岂能幸免?洪水冲垮的何止堤坝?地脉灵穴岂能无恙?瘟癀之气,可不管你是凡人还是修士!此乃天地大劫,无人可 truly 超然物外!”

这番话,戳中了许多地仙散修的隐忧。他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山门灵气变得紊乱,一些珍稀灵植长势不佳,甚至自身修炼时都偶尔有心悸之感。

那黄皮老貂精吱吱叫道:“说得好听!谁知道是不是你们皇帝惹来的祸事,想拉我们垫背!”

袁天罡目光扫过它,平静道:“陛下曾言,劫由西征起,朕不推诿。然,西方神系东侵,欲亡我道统,灭我文明,此乃大争之世,非朕所能选择。如今唯有奋起抗争,于死局中杀出一条生路!陛下愿一力承担最大因果,只望诸位道友,能为这天地苍生,为自身道统存续,略尽绵薄之力。非是为大唐,而是为这方天地,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况且,劫者,危也,机也。浩劫之中,亦蕴藏着天地法则剧烈变动之机。若能参与其中,顺应乃至引导,或对诸位道友感悟天道、突破瓶颈,大有裨益。陛下承诺,凡愿出手相助者,大唐国库所藏之典籍、灵物,可酌情开放;钦天监研究所得之阵法、符箓新知,亦可共享;战后,更可敕封山水神只之位,以正其名,享人间香火,稳固道基!”

威逼(劫难波及)、利诱(共享资源、突破之机、正名香火),袁天罡代表李渊,抛出了难以拒绝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