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419章 帝国疆域达极盛

第419章 帝国疆域达极盛(1 / 2)

时光荏苒,自怛罗斯惊世一战已过去两年。两年时间,对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但对于雄心万丈的大唐帝国及其那位深谋远虑的皇帝而言,却足以将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催化、发酵、沉淀为一场全方位的地缘政治巨变,将帝国的版图与威望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

长安,两仪殿。

今日的大朝会气氛格外庄重,甚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即将见证历史的激动。巨大的殿宇中央,原本的空地被一副前所未有、庞大到极致的疆域图所占据。这并非寻常的帛书或羊皮地图,而是由工部巧匠与钦天监修士联手,以沙盘混合光影法术制成的立体微缩景象,山川河流、沙漠绿洲、城邦国度,皆栩栩如生,细节毕现。

帝国的核心,关中、中原、江南、巴蜀,依旧散发着稳定而繁荣的灵光。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那向西方和北方惊人延伸出去的、闪烁着煌煌金光的庞大疆域上移开。

李渊高踞御座,目光沉静地俯瞰着这副象征着帝国极盛伟业的疆域图。他的气息愈发深邃内敛,经怛罗斯一战及后续的运筹帷幄,其身上的帝王龙气与那异种龙魂似乎融合得更加完美,虽不刻意散发,却自然有一种抚平四海、掌控八荒的无上威严。

兵部尚书侯君集(因李靖常驻西域,侯君集主持兵部)正手持长杆,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向满朝文武禀报着最新的疆域勘定与军政设置:

“……仰赖陛下天威,三军将士用命,自怛罗斯大捷后,我大唐兵锋所向,群雄束手!今,镇西大都护府辖境已稳固西推至乌浒水(阿姆河)东岸,于河畔要地筑碎叶、怛逻斯、白水三座大城,驻军五万,互为犄角,烽燧相望,已成不可撼动之钢铁防线!”

长杆划过辽阔的中亚草原和沙漠,那片曾经游荡着突厥残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广袤土地,此刻已尽数被标注为大唐的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辖地,代表大唐的赤色旗帜甚至插到了遥远的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西。

“安西、北庭故地,经两年治理,诸国彻底归化,汉官治理已深入州县,屯田兴商,成效卓着。通往西域之南路、中路、北路商道,前所未有的畅通繁荣,税收较战前激增五倍!”

“波斯都督府(卑路斯)已初步整合波斯东部流亡力量,组建‘波斯义从军’三万,皆习唐军操典,配唐式军械,由镇西大都护府派员督导,屡次清剿乌浒水以西之大食残兵与匪患,表现骁勇。其治所暂设于木鹿城旧址重建之‘归义城’,政令已能覆盖呼罗珊东部地区!”

长杆继续西移,点向那片曾经属于波斯萨珊王朝的核心区域:“目前,大食主力因怛罗斯之败及内部纷争(据报哈里发奥斯曼遇刺,倭马亚家族与阿拔斯家族内斗加剧),已暂时收缩至泰西封以西。整个呼罗珊地区,除少数负隅顽抗之城堡外,已大半臣服于我大唐兵威或波斯都督府招抚之下!”

朝堂之上,响起一片抑制不住的惊叹和吸气声。虽然早知道西线战事顺利,但当这庞大的新版图如此直观地展现出来时,带来的视觉和心灵冲击依旧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大唐的实际控制疆域,已在太宗皇帝的基础上,向西推进了数千里!东西跨度之广,前所未有!

房玄龄出列,补充道:“陛下,不仅是军事。据户部与鸿胪寺统计,两年间,通过移民实边、招募流民、吸纳归附,新增录入户籍之民,于安西、北庭及新设军镇之地,已逾三十万户。开设官学百余所,西域诸胡子弟争习汉话汉字者,蔚然成风。丝绸之路税收,已成为国库重要来源。更有来自拂林(东罗马)、天竺、甚至更遥远大秦(罗马)之商队,直接抵达凉州、长安,带来的不仅是财货,更有四方异闻,开阔我朝视野。”

杜如晦接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更为重要的是,陛下于怛罗斯展现的无上天威,尤其是……镇压西方‘神之使者’之事,已传遍四方。如今不仅西域诸国,漠北诸部、西南吐蕃(虽仍有摩擦但已大为收敛)、东北靺鞨、契丹,乃至隔海之倭国、新罗,皆遣使频仍,言辞恭顺远超以往。帝国之威望,已达三皇五帝以来未有的极盛之巅!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实乃旷古未有之盛世!”

群臣情绪激昂,纷纷躬身道贺:“陛下文治武功,旷古烁今!大唐万世永昌!”

龙椅之上,李渊平静地接受着臣子的赞美,但他的目光却依旧深邃,并未停留在眼前的辉煌之上。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压下了所有的欢呼:

“众卿所言,朕已知之。疆域之广,威望之盛,确是前无古人。然,”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辽阔的版图,特别是在乌浒水以西那片标注着“大食残余”、“暗日教团影响区”以及更西方那片巨大的、未知的阴影区域上停留了片刻,“疆域并非越大越好,威望并非越高越安。”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治理如此辽阔之疆土,非仅靠兵威可以维系。需有完善之制度,高效之官僚,畅通之驿路,繁荣之商贸,共同之文化认同,方能将其真正融为一体,而非一时之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