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之大食,虽暂遭挫败,内乱不休,然其根基未毁,其背后之‘暗日教团’,更是阴魂不散,诡秘难测。彼等绝不会坐视大唐永远掌控东西要道。此番沉寂,或许正是在酝酿更大之风暴。”
“更何况,”李渊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怛罗斯一战,朕虽胜,却也窥见西方超自然力量之冰山一角。其体系迥异,潜力未知。朕能败其先锋,却未必能稳胜其全力。帝国之极盛,亦意味着站得更高,所需承担之风险与责任更大。”
他的一番话,如同清凉的泉水,让有些发热的朝堂渐渐冷静下来。众臣意识到,陛下看到的,远不止地图上的扩张,更是扩张背后的隐患与挑战。
“陛下圣虑深远,臣等不及。”房玄龄等人躬身道。
“故,”李渊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长安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划过,直至乌浒水,“今日之极盛,非终点,而是新征程之起点!”
“传朕旨意:
一,于镇西大都护府之下,增设‘金山’、‘昆陵’、‘蒙池’三都护府,分片管理药杀水至乌浒水间广袤新土,细化治理,巩固统治。
二,命工部、将作监,联合钦天监,抽调人力物力,全力修筑自玉门关至碎叶城的‘大唐西道’,拓宽夯实,设立驿站、军堡,务必使长安与西域之联系,畅通无阻,朝发夕至!
三,加大移民实边力度,给予更优厚政策,鼓励中原百姓、工匠、商人西迁。令波斯都督卑路斯,筛选波斯流亡贵族中聪颖子弟,送入长安国子监学习,另遣汉儒西行,于归义城开设学堂,传授华夏经典。
四,令钦天监、镇西大都护府‘西域招讨司’,继续深入研究西方超凡力量,改进破邪武备,训练道兵,一刻不得松懈!朕要大唐的军队,不仅能战凡敌,更能对抗任何来自超自然领域的威胁!”
五,令鸿胪寺,广泛接见各国使者,尤其是来自更西方的拂林、大秦之使,探听虚实,了解其国情、军力乃至……其地之超自然传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条条旨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扩张,而是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情报全方位的深耕与巩固,展现出一位成熟帝王深远的战略布局。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心悦诚服,再次山呼。
李渊转身,目光再次扫过那巨大的版图,最终望向殿外广阔的天空。
帝国的疆域已达极盛,但他的目光,已投向了更远的西方,投向了那隐藏着无数秘密与挑战的未知之地。
极盛,不是终点,而是意味着帝国这艘巨轮,即将驶入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暗流汹涌的深水区。
一个属于大唐的、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正伴随着它的巅峰疆域,缓缓拉开最辉煌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