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坊则更加热闹。工匠们正在尝试将一种极细的、掺了“胶乳”和少量金丝的特制丝线编织进龙武卫的制式明光铠内衬之中。这是来自岭南的新材料试验品,旨在提升对阴邪侵蚀的抵抗力。负责此项目的,正是之前在天工院提出“计算织机”构想的博陵崔氏子弟,崔明。他挽着袖子,满头大汗地蹲在地上,对着一个复杂的织机模型比划划划,向旁边的工匠解释如何调整齿轮以编织出蕴含简易防护符文的特殊纹理,神情专注得忘乎所以。
“快!记录数据!第三十七号‘胶乳’与金丝配比,韧性提升两成,对死气侵蚀抗性提升显着,但重量增加了半斤!”一个年轻工匠高声报数。
“半斤……不行!龙武卫需要高机动性!再试!减少金丝比例,尝试增加蕈粉涂层!”崔明头也不抬地喊道,完全没了世家子的风度,更像一个痴迷的工匠。
李渊穿梭在各个工坊之间,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拿起半成品感受,偶尔出声指点,往往能切中要害。他的存在,给了所有人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就在这片热火朝天之际,两份急报再次被送入李渊手中。
一份来自吐蕃南部雪山。上面是王玄策以密语写就的简短信息:“……遭遇吐蕃‘雪豹营’,小规模接战,借地利险胜,斩首三十七,俘一人。据俘称,禄东赞确已生疑,且赞普与黑教裂痕加深。然我行踪已露,将继续向西南迂回,尝试接触象雄故地反抗势力。急需伤药及御寒符箓补给。”
另一份则来自安西都护府李靖。奏报语气凝重:“……大食东征军主力异动,有向怛罗斯方向集结迹象。其军中似新增数名黑袍法师,气息较之前更为诡异。另,巡逻队于边境发现小股马匪,其装扮手法,疑似来自西突厥残余,恐与大食有勾结。西域局势,恐有大变,请陛下定夺。”
内忧未除,外患又至!
李渊目光冰冷,将急报收起,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波澜。他走到正在疯狂试验铭刻刀的马周身边,忽然问道:“马周,若朕给你足够的赤铜、桃木,以及熟练工匠,日产‘破邪弩箭’可达多少?”
马周一愣,迅速心算,答道:“回陛下,若材料充足,工匠熟练,目前流程下,日产量可达三千支。若崔明那边能改进编织机,腾出更多人手,或可增至五千。”
“五千……”李渊沉吟片刻,断然下令:“即日起,神机坊产能分出六成,全力生产‘破邪弩箭’和‘龙牙刀’!优先满足安西需求!龙武卫的装备,压缩至四成,但质量不得有任何下降!”
“陛下,那汉陵之行……”马周惊愕。
“汉陵要闯,西域更要守!”李渊语气斩钉截铁,“龙武卫是尖刀,但大唐的根基,是万千将士组成的钢铁长城!绝不能因为一把尖刀,折了长城之基!”
他看向西方,眼中寒光闪烁:“大食……西突厥……看来,朕的‘戮神弩’,第一个要见血的,未必是那陵中怨龙了。”
压力如山崩般倾泻而下,神机坊内的气氛更加紧张,每一个工匠都知道,他们锤炼打造的,已不仅是装备,更是帝国国运所系!千锤百炼,只为一朝出鞘,斩破一切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