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58章 安东都护府

第258章 安东都护府(2 / 2)

“至于都护人选……”李渊沉吟片刻,“高句丽故地,情况复杂,非久历战阵、威名素着者不能服众。薛万彻(原李建成部将,后归顺,骁勇善战,是李渊用以制衡秦王府旧将的重要人物)!”

一员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出列:“末将在!”

“朕命你为安东都护府第一任都护,持节,镇守平壤!你可能替朕守好这东北门户?”

薛万彻没想到如此重担会落到自己身上,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地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陛下信重,末将万死不辞!必竭尽所能,抚平地方,镇守边疆,若有一差二错,提头来见!”

选择薛万彻,李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非秦王府核心,也非关陇或山东士族代表,属于可以扶持的第三方势力,且作战勇猛,能震慑屑小。用他,既能避免一方坐大,也能示天下以广纳贤才之胸襟。

“好!”李渊点头,又道:“然民政繁剧,亦需能臣辅佐。刘洎(荆州江陵人,南方士族代表,以干练着称)!”

一位中年文官出列:“臣在。”

“朕命你为安东都护府长史,辅佐薛都护,处理民政,安抚百姓,兴利除弊!”

“臣,遵旨!”刘洎沉稳领命。以南方士族代表制约北方将领,又是一重平衡。

“权万纪!”

“臣在!”权万纪一愣,连忙出列。

“朕命你为安东都护府监察御史,常驻平壤,有闻风奏事之权,直报于朕!”

“臣……臣领旨!”权万纪心中五味杂陈,这既是重用,也是将他放在了火上烤。

“此外,”李渊继续道,“擢升原高句丽降将高惠真(史实人物)为安东都护府副都护,赐李姓!其余各级官吏,优先从东征有功将士、河北山东寒门士子及投诚之高句丽良才中选拔任用!”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充满了制衡与布局。薛万彻主军,刘洎主政,权万纪监察,再掺入本地降将和寒门力量,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体系。

“李靖、李绩!”

“臣在!”

“命你二人统筹安排,从此次东征大军中,留下五万精锐,归属安东都护府麾下,分驻平壤、辽东城、国内城(吉林集安)等要地,屯田戍守!”

“臣遵旨!”

“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

“会同户部、工部,即刻拟定援助安东都护府之钱粮、农具、工匠计划,并动员关内、河北百姓,移民实边,授田免税!”

“臣等领旨!”

一道道命令细致而周密,从军事、政治、经济、人口等多个层面,勾勒出了安东都护府的雏形和未来发展的蓝图。

众臣看着陛下运筹帷幄,平衡各方,心中凛然之余,也不得不叹服其帝王心术。

数月后,平壤城头,“唐”字大旗和“安东都护府”的旌旗一同迎风招展。

都护府衙署内,薛万彻、刘洎、权万纪以及一众新选拔的官员已然开始忙碌地处理各项事务:清点户口、分配土地、修复城池、招抚流民、与周边靺鞨、契丹部落接触……

大量的唐军士卒在领取了农具和种子后,开赴指定的屯田区,开始亦兵亦农的生活。一批批从中原迁来的百姓,带着憧憬与不安,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在军队的保护下,建立新的家园。

困难重重,矛盾时有发生,但一个全新的统治秩序,正在战争的废墟上,艰难却坚定地建立起来。

安东都护府,这颗被李渊亲手植入东北亚的战略棋子,开始正式运转。它将成为大唐经略东北、震慑诸蕃的坚固堡垒,也将成为未来帝国与更北方、更东方世界交流与碰撞的前沿。

站在都护府最高的望楼上,薛万彻眺望着远方依旧苍茫的山峦,感受着身上沉甸甸的责任,目光坚定。

而远在长安的李渊,通过无数道奏折和密报,掌控着这片新土的一切动向。

帝国的东疆,自此有了一道新的、名为“安东”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