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方丈和袁守诚真人脸色惨白,浑身僵硬。他们能感受到,陛下此言绝非恐吓。仙凡隔绝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空前强大,军队的力量愈发重要,再加上那些层出不穷的新式军械和正在成长的超凡力量……若真与帝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重要的是,陛下给出的并非绝路。在严格的框架下,宗教依旧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甚至若能做出贡献,还能得到奖赏和支持。
是抱着过去的辉煌溺死,还是在新的规则下求生、甚至谋求新的发展?
这是一个残酷却必须做出的选择。
良久,慈恩寺方丈长叹一声,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他缓缓躬身,声音干涩:“阿弥陀佛……陛下……圣心独断,贫僧……遵旨。佛门,愿遵《宗教律》。”
袁守诚真人也艰难地低下头:“贫道……遵旨。道门,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两位领袖低头,意味着佛道两家,正式向皇权臣服,接受了被彻底管束的命运。
李渊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但那笑意却比之前的冰冷更令人心悸。
“很好。”他重回御座,“既然遵旨,那便拿出实际行动。宗教事务局即刻成立,房玄龄。”
“臣在!”房玄龄出列。
“由你牵头,镇异司、礼部配合,即日起开始全国寺观登记及度牒重颁工作!凡有阳奉阴违、阻挠新政者,无论僧俗,无论官职,一律拿下,按律严惩!”
“臣遵旨!”
“袁真人。”李渊又看向袁守诚。
“贫道在。”
“朕命你率道门精干,与格物院、医学院合作,成立‘丹符研究院’,专司改良、规范、量产各类有益于国计民生、军备武力的丹散符箓。所需资源,由朝廷调拨。朕要看到成果。”
袁守诚心中一凛,这是要将道门最核心的丹符之术也纳入朝廷掌控,但事已至此,只能应下:“贫道领旨!”
“方丈大师。”李渊最后看向慈恩寺方丈。
“贫僧在。”
“朕命你率佛门高僧,配合宗教事务局,审定佛门经典,去芜存菁,编纂《劝善利民经集》,于各州府宣讲。同时,你之前所提‘金刚禅阵’调和龙气之议,朕准了,但需在镇异司严密监控下,于皇城一角先行试点。若真有成效,朕不吝封赏。”
慈恩寺方丈心中五味杂陈,这既是限制,也是机会,躬身道:“贫僧领旨,必竭尽全力。”
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李渊将帝王心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至此,宗教的命运被彻底定下。
皇权,如同无形的巨鼎,轰然落下,镇住了乾坤,也镇住了所有试图超脱其外的力量。
一个新的时代,真正拉开了序幕。在这个时代里,一切力量,都必须为帝国的战车服务。
退朝之后,李渊独自站在宫阙之高,俯瞰着这座正在他意志下深刻变革的城市。
袁天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陛下,律法虽定,然人心鬼蜮。佛道之中,乃至百家之内,恐仍有心存怨望、阳奉阴违者。”
李渊负手而立,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朕知道。朕从未指望一纸律法便能解决所有问题。”
“律法,是框,是笼子。”
“而接下来……”
他的目光变得幽深而锐利,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该往里装东西了。”
“用实实在在的利益,用畅通无阻的上升通道,用强大无比的帝国实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待在这个笼子里,甚至以这个笼子为荣。”
“而这,就需要你们,需要格物院,需要医学院,需要墨工坊,需要镇异司……需要整个大唐,更快地变得更强。”
皇权已定乾坤,而征服人心的漫长征途,才刚刚开始。